登录 注册 

欢迎光临维宠宠物导航网!

维宠宠物导航网

153-2012-0258

Encyclopedias
百科+

病症 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病症

输血相关的常见误区

2022-01-15 1268 返回列表

血液是越新鲜越好吗?

     中国输血协会于2017年发表科普文章《新鲜血较“陈旧”血更好?It Depends》2018年发表科普文章《输血治疗一定要远离四大误区》,两篇文章详细阐述了为什么输血不是越新鲜越好。

误区:血越新鲜越好?最好是热的,有活力。特别是全血,新鲜的成分全面?
        新鲜的血液由于其血液成分活力高,纯度大,有害物质如钾、氨、乳酸等相对较少,因此被认为疗效好,副作用少。但新鲜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现有研究表明,血液成分制品符合保存要求的情况下,3天内的ACD红细胞、7天内的CPD红细胞、6小时内的白细胞、3天内的血小板,均具有良好的治疗功能,因此可视为新鲜血液成分。
        凡事均有两面性,特别是全血,因为新鲜,其所含具有免疫活性的T淋巴细胞数量也相对较多,如在受血者体内植活、增殖,将受血者组织器官识别为非己物质并进行免疫攻击、破坏,便会引发严重的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
        此外,因为受检测条件和检测能力的限制,经血传播疾病的检测“窗口期”始终难以避免,而未能检测发现的梅毒螺旋体在4℃保存72小时便可完全自行灭活,因此使用热乎乎的新鲜血或新鲜全血还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

        美国血库协会(AABB;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Blood Banks )规定保存在4℃,72小时之内的血禁止使用。



输全血,不能解决所有需求!

        我们知道,血液是由占体积45%的血细胞和55%的血浆组成,经分离程序可以制备成红细胞悬液、浓缩血小板、血浆或冷沉淀等各种成分制品,每种成分制品的保存条件不尽相同,其中红细胞制品需要4℃保存,血小板制品和白细胞制品需要的22℃保存,血浆和冷沉淀制品需要-20℃以下低温保存。        

      全血的保存条件与红细胞制品相同,而在4℃这个温度下,血小板保存6小时活性下降60%,保存12小时活性下降80%以上;白细胞保存6小时功能损失80%,保存8小时功能尽失;凝血因子中的Ⅴ、Ⅷ因子保存48小时含量仅存10-20%。如此,全血中的主要成分只有红细胞还有良好功能,而其余成分大都已经失效或失去功能。        

      可见,“全血”受保存条件的限制,成分损失较多,确实是不全的。此外,不按指征使用全血,极可能引发输血后的循环超负荷(TACO),特别是心、肺、肝、肾功能不好的老人和孩子。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利用血液挽救生命已经成为了大家的共识,为了不断提高输血的安全性,现代输血的原则是“缺什么补什么”。也就是说,将采集来的全血进行成分分离,之后进行血液成分制备、储存,最后将各类血液成分发往需要输血的各类患者身边,进行输血治疗,如:贫血的患者输入红细胞、烧伤的患者则需要输入血浆等。其实除了对全血进行血液成分的分离,献血者还可以直接进行成分血的捐献,也就是在献血过程中,献血者献出血液中的某种成分,然后再将其他血液成分回输到献血者体内。

  成分输血,它是对血液使用的又一次进步,它不但让宝贵的血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还提高了疗效和安全性,降低了因输血而产生的死亡率。



输血前必须提前用药吗?

常用药物一:地塞米松

      地塞米松属于长效糖皮质激素,具有较强的抗过敏和免疫抑制作用,其作用分为基因组效应和非基因组效应,以前者为主,通过受体复合物与 DNA 的结合影响基因表达发挥作用,此过程至少需 1 小时以上 。而速发型过敏反应往往在数分钟内发生,其作用迅速而强烈。因此,输血前给予地塞米松并不足以预防过敏反应。

常用药物二:苯海拉明

    抗组胺药物,其对抗作用主要针对组胺含量增高。过敏反应的发生除与组胺释放有关外,还与慢反应物质等释放有关,单纯抑制组胺释放并不能预防过敏反应的发生。

总结:

    大量研究表明输血前预防性用药对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没有影响。所以输血前提前用药是非必须的。


参考:

  • Ning S, Solh Z, Arnold DM, et al. Premedication for the prevention of nonhemolytic transfusion reaction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Transfusion2019;59(2):3609–16.

  • 章华,张微,孟琳.地塞米松预防输血不良反应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7,17(09):1206-1207+1210.

  • 刘怡伶,曾勇,韦婕.成分输血前预防性用药对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17,24(04):485-486.

  • 王叶,胡小春,梁翠容,覃惠英.输血前预防用药对输血反应发生率影响的Meta分析[J].循证护理,2017,3(05):446-450.


血袋内的血,实测压积不足?

       使用不同抗凝剂检测血液的红细胞压积是不同的。临床上常用EDTA抗凝管进行血常规检测,EDTA抗凝不占体积,所以检测的红细胞压积体现了动物身体的实际值。而血液保存为了更好的保护红细胞,使用的是CPDA或是专用红细胞保存液进行抗凝。这些抗凝剂都占了体积,所以测得的红细胞压积当然低于EDTA管的检测值了。

常见供体实际压积及血袋内压积换算表


    猫咪单次采血较少,为了防止采血凝集,我们会对采血管进行抗凝剂预充,所以加入的抗凝剂较多。

Q:  猫全血多出来的抗凝剂,是否会对受体有影响?

A:枸橼酸抗凝剂,需要补充钙,以猫全血为例,多出来的3ml抗凝剂需要0.02g钙去中和,换算称10%葡萄糖酸钙仅仅需要0.2ml,这么少的剂量并不需要补充。所以这点抗凝剂能更好的保存血液,并且不会对受体有明显的影响。


输血的公式或计算器一定准确么?

      很多医生按照公式或计算器进行输血量的计算,但是输血后并没有达到期望的红细胞压积值,造成这种结果的常见原因有:

  • 输血后胶体渗透压(COP)的升高,提高了血容量。

    很多研究数据表明,虽然输全血对血液白蛋白的影响较小,但是胶体渗透压也会有所提高。公式或计算器是按照血容量不变的前提下计算的。而渗透压的升高提高了血容量,所以最后的治疗结果不相符。而提高血容量,增加携氧能力,不就是我们输血的目的么?所以遇到这种情况,说明我们的输血量不足,应该提高输血量或继续输血。

  • 输血后,纠正了机体代偿过程中的第一道防线,“自体输血”效应。

    当机体血容量降低时,会开始代偿反应,而代偿过程的第一道防线,称为“自体输血”效应,改变了血液的分布情况,其目的就是保证足够的回心血量。其实这时候我们测得的血液的红细胞压积值,由于血容量的不足并不能真实反应全身的贫血的程度。输血后,由于纠正了代偿反应,改善了血液循环。输血后的红细胞压积就会和计算器或公式的值不相符,甚至低于输血前的红细胞压积。所以遇到这种情况,也说明我们的输血量不足,应该提高输血量或继续输血。


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

00

二维码
维宠宠物导航网 电话:153-2012-0258 电话:155-0222-3953 邮箱:594036387@qq.com 地址:天津滨海新区烟台道15号办公楼5-506室

天津维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2019 Inc.

 津ICP备19008835号 技术支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