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VET萌爪学社
胰腺炎是胰腺因胰蛋白酶的自身消化作用失常而引起的疾病。胰腺表现水肿、充血或出血、坏死,临床上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化验血液和尿液中淀粉酶含量升高。本病可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2种。
雪纳瑞犬,2岁,雌性,体重6.7千克。
主诉:发病1天,呕吐、腹泻,且以前每间隔1~2天就会发生呕吐,服用抗炎药和止吐药后就恢复正常。发病前曾喂过羊肉串和鸡骨架,免疫完全,做过驱虫。
体温39.6℃,结膜潮红、腹壁紧张、心率快(150次/分)、呼吸急促、流涎、肠蠕动音增强;犬瘟热病毒检测阴性,犬细小病毒检测阴性;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20.9×10^9/升,粒细胞总数18.6×10^9/升,其他正常;X线检查消化道无明显异物显影,医生初步诊断为急性胃肠炎。按胃肠炎输液治疗,给予5%糖盐水和头孢拉定抗炎,氨基酸和脂肪乳营养支持治疗。2天后病情加重,处于休克状态,结膜发绀,尿量减少且尿色黄,心率极速。进一步做血清生化检查,发现血糖16.6毫摩/升,淀粉酶3600单位/升,脂肪酶1220单位/升,甘油三酯1.65毫摩/升,肌酐327微摩/升,尿素氮11.6毫摩/升,血钙2.86毫摩/升,血磷2.19 毫摩/升;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36.7×10^9/升,粒细胞总数28.9×10^9/升,红细胞总数4.15×10^9/升。确诊为急性胰腺炎合并肾衰竭,给予胰岛素降血糖,镇痛、纠正酸中毒、利尿、抗炎、补液,但1天后此犬死亡。由于此犬近一段时间经常呕吐,且用药后即得到缓解,所表现症状与胃肠炎症状相似,医生未及时做实验室检查。在按胃肠炎治疗期间,通过静脉给予了大量的葡萄糖和脂肪乳,病情没有好转,由于漏诊延误治疗最佳时机使病情进一步恶化。
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可通过实验室检查确诊。血常规检测白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大,核左移,血清淀粉酶或脂肪酶浓度增高,胰蛋白酶活性下降,血液中尿素氮增多,尿液中有蛋白和管型。其中淀粉酶的检测具有很重要的诊断意义。血清淀粉酶活性升高见于胰腺炎、肾功能不全等。临床上与胃肠梗阻、胃肠炎等症状相似,但通过X线或B超检查可排除胃肠梗阻。诊断胰腺炎的同时要进行尿液中葡萄糖的检测,只要不发生糖尿病,则预后良好。在内分泌功能减退时,多预后不良,可试用胰岛素治疗。急性胰腺炎治疗时,最好禁食以减少胰腺分泌。可采用镇痛剂(盐酸哌替啶、镇痛新等),以缓解疼痛和抗休克,同时使用电解质液以使降低的血容积、血压和肾功能恢复正常,调整酸碱平衡和维持营养,给予阿托品抑制胰腺分泌,选用抗生素以制止坏死组织的继发感染。慢性胰腺炎建议给予高蛋白质、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饮食或用胰蛋白酶混饲。来源:犬猫疾病诊疗失误病例分析/孙义和,栾长福主编。北京金盾出版社,2012.1。ISBN:978-7-5082-72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