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正脱水,达到足够的水合状态,可优化心输出量和RBF,减少诱导和维持麻醉麻醉时血压的变化。CKD动物应提前住院,并在麻醉前持续静脉输液12-24 h。根据脱水评估,在4-6 h内补充脱水量,而后以维持量输注(40–60 ml/kg/天)。液体类型根据动物电解质情况做调整,通常推荐使用平衡液(如乳酸钠林格)。如果动物患高血钾,则可以选择生理盐水,但要注意避免加重已存在的代谢性酸中毒与高氯状态。同时注意应避免血浆钠浓度快速升高或降低,可能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而在补液时需做好输液监护,既达到足够的水合,同时避免水合过度,特别是同时患有心血管疾病的动物。如:体格检查和胸部听诊、监测尿量(0.5-2 mL/kg/h)、监测中心静脉压(3-5 cmH2O,>10 cmH2O提示容量过载或心肌功能障碍,<3 cmH2O提示液体复苏不足)。 肾病动物的氮质血症可能是肾前性的,也可能是肾性的。它可改变血脑屏障的通透性,而麻醉剂则依赖于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氮质血症,高碳酸血症和低蛋白血症会导致药物蛋白结合减少,游离的活性药物增多使药效变强。故应减少用药剂量。 AKI和CKD会出现多种电解质异常,但高血钾是最威胁生命的,需要立即纠正!并在麻醉前至少24 h内稳定下来。心电图在高血钾的监测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由于血钾浓度过高导致心肌细胞静息电位增加、细胞自律性和传导功能以及心肌收缩力兴奋性降低,故在不同程度的高血钾会导致不同的具有特征性的ECG波形(见下图)。应立即治疗高血钾,并密切监测心电图的特征性变化和节律失常。不建议在血钾浓度超过6.0 mEq/L时进行麻醉。静脉给予10%葡萄糖酸钙可降低细胞膜兴奋性,避免致死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但并不能降低血钾浓度,可通过给予25%葡萄糖和胰岛素降血钾, AKI和CKD动物常因脱水和灌注差出现代谢性酸中毒,导致乳酸中毒、尿H+排泄减少和尿HCO3-再吸收减少。应在全身麻醉和纠正脱水前应调节酸碱平衡。麻醉诱导后控制通气,防止酸中毒加重或并发呼吸性酸中毒。应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维持在30-35 mmHg,中度至重度代谢性酸中毒的病例,应进行动脉血气测量。 CKD患者可能伴有中度至重度贫血,这是由于红细胞脆性增加和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减少造成的。一般为慢性贫血,动物通常耐受性较好。但当出现严重贫血时(Hgb<7.0g/dL),携氧能力会严重受损,动物更依赖溶解氧部分。这类动物应在麻醉诱导前到苏醒后全程吸氧,并且建议输血(红细胞)维持携氧能力,延迟麻醉至Hgb>7.0 g/dL。 CKD可能出现高血压,导致个体器官自动调节范围发生变化。例如,正常动物的RBF在血压80-180 mmHg时可自动调节,而慢性高血压动物的RBF自动调节范围可能因长期代偿的原因转移至更高的范围,而对低血压的耐受性变差(达不到健康动物的水平),在发生低血压时更要尽早干预。一些CKD并发高血压的动物可能接受ACEi的治疗,需要警惕这类动物在麻醉状态下更容易出现低血压,建议频繁监测。麻醉前12 h停止使用ACEi可显著降低相关低血压的发生,但持续给药至麻醉有预防高血压和更好地保存剩余肾功能的优势。这种时候,需要权衡术中可能出现顽固性低血压的风险和中断用药对动物内科管理的影响。 此外H2受体拮抗剂(如法莫替丁或雷尼替丁),或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可用于有尿毒症性胃炎和呕吐的动物,减少胃酸的产生。这些药物的剂量应该低于正常使用剂量。当怀疑有胃溃疡时,可给予硫糖铝。尿毒症会刺激化学受体触发区,引起恶心和呕吐,胃复安、马罗匹坦等可有助于缓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