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欢迎光临维宠宠物导航网!

维宠宠物导航网

153-2012-0258

Encyclopedias
百科+

病症 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病症

病例报道|硬膜外阻滞联合右美托咪定和抗胆碱能药物治疗特应性皮炎一例

2022-11-16 902 返回列表
硬膜外阻滞联合右美托咪定和抗胆碱能药物治疗特应性皮炎一例

黄立1 杨沁岩1 宁春竹2 贾瑞玲2 

1重庆市第七人民医院麻醉科

2重庆市中医院皮肤科

通信作者:杨沁岩

Email: 1521969551@qq.com

患者,男,65岁,因“躯干、四肢反复红斑、丘疹伴瘙痒8年,复发加重1个月”入院。患者8年前无明显诱因躯干、四肢出现粟米至蚕豆大小红斑、丘疹伴瘙痒,诊断为“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 AD)”,予“口服免疫抑制剂、抗过敏药物,外用激素类药物等”治疗后好转,但仍反复发作。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病情加重,在本院麻醉科特病门诊就诊,根据Williams诊断标准[1],以“AD”收治入院。入院时患者皮肤瘙痒明显,焦虑。查体: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皮肤干燥,颈部、躯干、双肘窝、双侧腹股沟可见大量绿豆至黄豆大小红斑、丘疹、部分融合成片,上覆少许糠秕状鳞屑,双侧腹股沟明显湿疹样改变。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体液免疫、ENA自身抗体谱+ANA抗核抗体+Ds-DNA抗体检测、硫嘌呤甲基转移酶基因检测、紫外线生物计量测定均无明显异常,总IgE>2 000 IU/ml。血常规:白细胞11.08×109个/L、嗜酸性粒细胞3.3×109个/L。

麻醉治疗开始前,停用免疫抑制剂、抗过敏药物和激素类药物,使用低敏无刺激的洁肤用品,维生素E乳膏保湿皮肤,避免饮酒和辛辣食物及物理化学刺激。治疗前常规准备,禁食4 h、禁饮2 h。入麻醉治疗室监测BP、HR、SpO2、ECG、BIS。开放外周静脉,预先输注复方电解质溶液500 ml,鼻导管吸氧。于T12—L3椎间隙硬膜外穿刺置管,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4 cm,固定留置导管时间不超过72 h,避免同一穿刺点反复穿刺。硬膜外导管回抽无血液及脑脊液,注入1%利多卡因3 ml,5 min后患者无不适,遂经硬膜外导管注入1%利多卡因8 ml,控制麻醉平面达T6水平。血流动力学稳定后经硬膜外导管连续泵注0.8%利多卡因10 ml/h,每次治疗持续泵注10 h(9:00—19:00)。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1.0~1.5 μg·kg-1·h-1,持续8 h(9:00—16:00),根据BP、HR、BIS调整药物浓度,预防治疗过程中出现知晓和觉醒[2]。当SBP低于基础值的80%,泵注小剂量去甲肾上腺素0.03~0.05 μg·kg-1·min-1维持循环稳定,避免降低右美托咪定剂量以预防治疗过程中出现知晓和觉醒。同时静脉泵注阿托品0.03 mg/kg,持续2 h(9:00—11:00),阿托品输注结束后泵注东莨菪碱0.02 mg/kg,持续4 h(11:00—15:00)。治疗中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MAP 55~85 mmHg,HR 50~90 次/分,BIS 50~60。输注极化液(10%葡萄糖液+氯化钾+胰岛素)1 000 ml、复方电解质1 000 ml用于能量支持及血容量补充。每两天治疗一次,6次为一疗程。因使用阿托品和东莨菪碱具有抑制腺体分泌和扩瞳作用,麻醉苏醒后患者自觉口干、视物模糊等,对其进行解释后患者耐受性良好,症状逐渐减轻,停药24~48 h后以上症状完全缓解。治疗结束后1周复查外周血常规:白细胞6.08×109个/L,嗜酸性粒细胞0.35×109个/L,总IgE<260 IU/ml,嗜酸性粒细胞5.8%。全身皮疹和红斑块消失、已无明显瘙痒,治愈出院,未采用其他治疗。连续随访6个月未复发。

讨论 A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AD往往反复发作伴有剧烈瘙痒,严重影响生活质量。AD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免疫异常、皮肤屏障功能障碍、皮肤菌群紊乱等因素是本病发病的重要环节,Th2型炎症是AD的基本特征,IL-4和IL-13是介导AD发病的重要细胞因子,同时其发病与遗传和环境等因素关系密切,心理因素(如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也在AD的发病中发挥作用[1]。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外用或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控制炎症,系统使用抗组胺药物、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光疗、中医药方法等,但均不能完全治愈且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有效的且不需要长期治疗和减少复发的治疗方法。

本病例根据AD的可能机制,探索了一种新的麻醉学疗法。蔡青等[2]病例报道表明硬膜外阻滞可以减弱或抑制交感神经信号的传出,使免疫应答的各个组成部分发生改变,包括Th细胞[3]。硬膜外阻滞可防止或减轻过度的应激反应,从而阻止伤害性刺激传入。利多卡因具有抑制炎症应激反应、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本例患者采用利多卡因持续硬膜外输注治疗,通过持续阻滞交感神经抑制伤害性刺激的过度表达、调节免疫来缓解AD的症状。此外,利多卡因作用时间短,治疗结束后有利于运动、感觉和胃肠功能快速恢复。右美托咪定是高选择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药,通过作用于蓝斑核α2受体及激动内源性促睡眠通路而产生镇静催眠作用,有抗焦虑、降低应激反应作用。Th2的活化为AD炎症重要途径,右美托咪定可促进Th1/Th2的平衡向Th1转移,抑制T淋巴细胞从Th1向Th2转移,明显改善其细胞免疫功能,提高脾脏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抑制过度激活的补体功能,改善体液免疫,从而起到治疗AD的作用。本例患者右美托咪定的使用剂量参考了蔡青等[2]的报道,右美托咪定剂量为2 μg·kg-1·h-1,可维持BIS 50~60,故本例患者使用剂量为1.0~1.5 μg·kg-1·h-1。另外,2000年Borovikova等[4]首次提出了“胆碱能抗炎通路”的概念,主要指当有致病菌侵入人体时,刺激传到神经中枢,经过中枢神经激活迷走神经,引起外周迷走神经末梢释放抗炎递质ACh,随后ACh与免疫细胞上有α7亚单位的N型ACh的受体(α7nAChR)结合,通过细胞内信号转导来抑制促炎因子的生成和释放,最终抑制局部或全身的炎症反应。李启芳等[5]报道了一例东莨菪碱治疗顽固性银屑病的病例。东莨菪碱被认为对M1受体具有选择性拮抗。对于中枢神经系统作用较强,能够产生一定的麻醉作用,且能够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调节轴,并抑制乙酰胆碱的类组胺作用,减少体内的超敏反应,抑制自身免疫。东莨菪碱能够直接抑制副交感神经,通过抑制节前纤维而抑制交感神经,改善体内交感-副交感平衡,从而改善AD患者微循环。阿托品和东莨菪碱同属胆碱能拮抗药,其半衰期大于东莨菪碱,治疗过程中先于东莨菪碱输注,可以预防右美托咪定减缓心率的作用同时也可减少停药后的不适感。

综上所述,采用硬膜外阻滞抑制伤害性刺激的传入,减弱交感神经的传出,从而抑制应激的过度反应,右美托咪定的抗焦虑、降低应激反应和调节免疫抗炎作用,以及利用抗胆碱能药物改善微循环和“胆碱能抗炎通路”抑制促炎因子的生成和释放,抑制局部或全身的炎症反应,三者联合互为补充达到治疗AD的作用,与传统治疗控制炎症和免疫机制相似,为AD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略。

DOI:10.12089/jca.2022.10.021


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

00

二维码
维宠宠物导航网 电话:153-2012-0258 电话:155-0222-3953 邮箱:594036387@qq.com 地址:天津滨海新区烟台道15号办公楼5-506室

天津维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2019 Inc.

 津ICP备19008835号 技术支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