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广东省中兽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珠海市畜牧兽医小动物医委会副主任
宠物中医交流会发起人之一
宠物行业高峰论坛特邀专家*2012
北京小动物医师大会讲师*2018
“宠物临床中兽医八大名家”*2018
随笔。随意识流,
无为,而无不有为。
近年来不泛见“中医亡于中药”的观点,且流传甚广,更不泛所谓“大伽”居中推波。而致影响日深,尤其是普通社会受众,甚至无知盲从,至此更引至出现对中药之混乱及甚至信心丧失。遗祸深远。所谓“中医亡于中药”无非涉及中药之“假”。
“中医亡于中药”一说流传已多年,其来源于忧心忡忡的中医先辈或是反中医人士呢已难探其究竟。
此处所谓“中医”也可泛指(上下游)产业,或特指从业医师,而其基则为“中药”(草本、虫、矿石类等饮片,甚至中成药、中药注射液),“中药”作为“中医”的重要载体,两者是阴阳及表里关系,互为抱负。往往互强互映,甚至此弱彼也弱。
基于人性化的最大善意。我们也可将“中医亡于中药”这一说法归为中医前辈或 仝人的良好善意愿景:伪劣中药害人不浅,或将拖累及拖垮中医师甚至于中医产业,并危害群众健康。但实情是否事实或言过其实,甚至夸大其词或哗众取宠?又或在无奈的现实下无助的呐喊还是呼唤什么呢?
一、饮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
古籍中就有不少告诫及有真假优劣之辨,中药传统上就有对同一品种药材进行鉴别等级划分的优良传统:上品、优等、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劣品、伪品…
甚至严格苛求到气候变异之生产季时与产地,如:
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
广(新会)陈皮、广(东)藿香、(阳)春砂(仁)、化(州)桔红、(四)川(黄)连、浙(江)贝(母)……
除此,对每种药材的应用场景及其所需的特有炮制工艺要求甚是严谨。如著名的((雷公炮制))就是这方面的专著。又如某些特需卓知的“九蒸九晒”。
更不要说应用前的精细化的标准要求如煎熬时长及方式、用量和用法、禁忌。
可见,对中药材的鉴别应用古而有之,标准掌控分类精细、森严。
也即,中药伪劣品,古而有之,非今独然。对于伪劣品,当然也非中药材所独具。
借用那句话:**利润就让人违法,**利润就让人作奸犯科……
所以,中药材真伪优劣鉴别也一直都是道与魔之争:互相辉映,从未停息。
当然,随着社会及科技的发达,伪劣水平也可能会越来越高,鉴真能力呢?会越来越高吗?
现在在临床一线的所谓中医师或中成药生产企业及医疗单位负责药品采购、鉴定人员还有如传统上在药房捡药三年取得师傅授予初级结业准许的吗?或在大专院校中专业学习鉴别中药材数年的?
如果没有,是不是自我的质量监控形同虚设或沦陷?还是放任伪、劣为己所用?
亦即是说:中医以自我质量的把控不严谨或不作为而责任无限外推给中药(材)?真优品中药会很受伤吗?
那么,到底是“中医亡于中药”?
还是“中药亡于中医”?
二、天然精华&人工草本
社会安定和谐发展,人口增长及增加,相应产业及应用得到延伸或扩大化及增量成长,需求日增自是必然。而疆域及生产处所等生产资料的固定及特定,甚至是随着山林耕地的减少及不可再生产出的缩减必导致市场需求日益紧缺、不能充分得到满足,尤其是对甚为讲究天然精华的中药饮片而言。
解决方案或大抵三条。
一是外求进口,将境外的资料购买回来应用;
二是原有基础上增强生产力~即人工草本栽培种植;
三是以其他的生产方式(如合成生物化工品)替代。
这三种方式近年来一直进行,并都增长迅速。
但第一种方式受限于多种因素并不能将全世界各国的资源充沛地灌注满足国人应用;
第三种方式目前仍有很长且久远的成长过程。
这样,第二种方式就成了目前急需及增长最强劲的内动力。
贫惯穷怕了的人往往对金钱都拥有强大而迅烈的占有欲渴望暴富,甚至不择手段,那怕各种逾越法规与人伦道德。
其实这也叫勤劳聪明创造财富吗?未必。所谓聪明往往反被聪明害:始于自害,继而相害。
人工草本正是在此“勤劳聪明创造财富”的基础上生产了自害与相害。如追求:速生、快大、高产、高周转、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用“人工”完全湮灭“天然”,以“草本”替换“精华”。
或者又有人说:日本的也是人工草本但却高价畅销全世界包括给华人呢。
据所知,日本人还曾在我国某省以租期十年租下一大片田地荒置五年,然后投种某种草本且不施加任何化肥农药生长素,原生态下三年后收获后弃地而去。他们也是“人工草本”,还是“天然精华”呢?
崇尚天然,原产精华,道法自然。
若居然选择完全的入门级“人工草本”产品,凭什么就非强求真优“天然精华”的品质不可?
正如一患者以治疗外感风寒的费用支付要求您务必治疗及治愈危重癌症一样?
又或者您仅以治疗外感风寒的药味与费用承诺高空坠落多处粉碎性骨折呕血吐血便血的病患?
又或者您只想用南方速生参的价格等量购买长白山老山参的价值?
尽管追求便价、优惠是天性。
道可?道非?常道?
那么,到底是“中医死于中药”?
还是“中药死于中医”?
随机搜索“中药质量”
(相应法规制度不少)
三、其效不彰与安慰剂
有说,自己开的药方无效,后来到药店一查原来是药出了问题,复以原方良药,药到病除。以此说明死于“中药”。
大家应钦佩及学习该精准辨证而施治的精神。但该案例恰好说明:
1.该类不如意医案医者不是直接掌控到药材的鉴定辨别;
2.中间环节质量辨别、鉴定、监控掉链子。
大家可能很难去责怪药农药商的投机取巧如其不算违法违规的情况下,但中医鉴辨临门一脚的把关却是决定自我的取向及定位。
支持合规的真优正品就等同于消灭伪劣商品。
支持合规的真优正品就等同于树言树信树徳树碑,为群众生命健康保驾护航,为社会谋福祉。
到底是有些人把关的鉴辨技艺欠精?又或把控不严甚至被金钱蒙蔽了双眼?
优良“中药”能承受污名之重吗?
有说,自己开的药方无效更是安慰剂。持这类说法基本都是西医使用中成药的多。
中成药,国家都有其各自标准。
所谓标准的制定往往是通盘考虑全部受众人群的利益及安全性,但每个个体一样吗?如男青壮魁梧体况与老弱妇孺之比?加减灵活运用在所难免。如青霉素,或视其体况病况也可3~10万单位/公斤吧?那中成药药量可加减吗?
药量的加减不正是中医传统不传之秘、需灵活掌握的优势所在吗?
更有甚至,以中药为主治,再辅以西药取速效。
其药物药性的搭配是否合理?
是增效或减效?
会否出现副作用?
相应作用是加强还削弱?
还见有厂商人员于寒冬相询:为什么很多医生说我们这产品没什么效果呢?
这就奇了,合规合格的产品怎会没效果呢?问题出在哪儿?
而该产品却以善治风热感冒、清热利胆为主……
但他冬天有此询问又反映了什么呢?
是不排除该销售人员对该产品特性并不掌握?
或更遑论那些被他推销而毫无中医知识的西医?
所以,我们可见有些中成药随意搭配甚至乱用、滥用:
感冒了必有板蓝根,发烧了必定小柴胡,高烧不退了麻杏石甘颗粒,尿道感染了龙胆泻肝颗粒…
有说,中药毒副作用大。每每一说到这话题“鱼腥草注射液”总是个好典型。但鲜见有人提及“鱼腥草注射液”也是用现代工艺萃取及所有大数据均指向使用者基本都是西医……
借用他说的---诺奖委员会成员汉斯(Hans Frossberg)说:“我们不是把本届诺奖颁给了中医,而是把奖颁给被中医启发而创造出新药的研究者”。
而中药被中医的利用本源就是以草本之偏性纠正体况之偏性来达到体况再度平衡作用。
鱼腥草会想从那个几千年的灶台跳下来塞实他的口并说:
子非我焉知我之乐?明明就是您们的现代工艺不成熟及西医的不当使用……
现明白国家为什么限制??西医使用中药的初衷了吗?
合标合规“中药”能承受污名之重吗?
君子不妄动也,动必适其道。
那么,到底是“中医亡于中药”?
还是“中药亡于伪中医”?
·宠物活体(犬猫)经营者应用利器·
四、“中医亡于中药”中的九型人格
1.不忍市场污浊横流的大徳者;
2.有中医学术地位造诣颇深但没有稳定可靠可信赖的中药供应商与过硬的质控鉴别把关的,且往往自己并不具备深厚的中药鉴别能力的忧国忧民者;
3.从事于中药采购、中医药临床或研究、以及中成药生产,但没有稳定可靠可信赖的供应商与过硬的质控鉴别把关的,且往往自己并不具备深厚的中药鉴别能力的切身感受应用者;
4.从事于中药商贩但没有稳定可靠的供应商与过硬的质控鉴别把关的,且往往自己并不具备深厚的中药鉴别能力的从业者,以及制备技术仍未得到完善的;
5.从事于中药生产/采集为突显自我品质优异于同行小伙伴想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小商贩;
6.略微掌握点中医药知识及炮制技术而为突显自我的特长与众不同且自我感觉甚良好并期望通过此而获利者;
7..兄弟阋于墙外侮必至者:大诈者惑于心扰清虚者;
8.应用无效而对中药苛责者;
9.打造煽情爆文骗赞赏的。
五、中药的与时俱进
综观数千年之中医药发展史,近现代的大开大阖是从未有过之历史大变局。也是最好的时局。中医药一直紧贴时代脉搏适时俱进,更从过往封闭的局域网时代急驰上现在直面全球挑战的互联网时代。
那如何解决中医之伤中药之殤呢?
新态势中可能很多医者已作进一步的社会分工,并不同时肩负优良伪劣之现场鉴别,但若任何单品从客观既有标准转入量化直观的标准、并通过区块链的可溯源系统,直接掌握优良伪劣与无公害的、甚至是药渣的,或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与方向。
往期热文荐读:
西界未解之谜•安然居1:此中医外科秘技一公布就被全世界西医追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