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欢迎光临维宠宠物导航网!

维宠宠物导航网

153-2012-0258

Encyclopedias
百科+

病症 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病症

小型鹦鹉常见消化道病原的诊治

2023-11-15 1478 返回列表

鹦鹉作为广受欢迎的伴侣动物,在国内也被越来越多的家庭饲养。目前在临床中也常见各种鹦鹉因为各种各样的疾病而就诊,其中小型鹦鹉就诊最长的见临床临床症状就是消化道症状,包括腹泻及呕吐等。目前在我们临床中常见的小型鹦鹉的消化道病原最主要包括以下三类:分别是巨细菌、滴虫及念珠菌。


1. 巨细菌

鸟巨细菌通常大量存在于前胃峡部的浅层粘膜腺体中。已在多种鸟类中报道感染(包括雁形目、鸡形目、鹤鸵目、雀形目和鹦鹉目),导致患病动物出现慢性消瘦,特别是在免疫功能低下的个体。该疾病通常发生在雀形目和鹦鹉中,从雏鸟到1-5岁均可发病。

1.1诊断

该病原体呈间歇性释放,这可能会影响诊断,但通常根据症状观察和粪便、嗉囊拭子或前胃冲洗物或细胞刷、活检或尸检中收集的刮取物中对该病原体的显微检测发现具有独特特征的病原体(图1)进行诊断。用盐水制成的粪便湿抹片可以在400×镜下直接筛查巨细菌,或者用Diff Quick染色剂或革兰氏染色剂染色,但因巨细菌较大,可能因染色过程中的冲洗造成检出率下降。该疾病的确诊可通过荧光钙白-M2R(一种对真菌中存在的甲壳素和纤维素具有特异性的染色剂)进行染色,可快速观察鸟巨细菌。使用这种染色剂的注意事项是,需要具有紫外线荧光和屏障过滤能力的显微镜,其呈现特异性荧光(图2);或是通过分子方法(PCR)进行的。

图1 存在呕吐的玄凤鹦鹉的粪便样本中的巨细菌。湿抹片(400×)

图2 存在腹泻的虎皮鹦鹉的粪便样本中的巨细菌。荧光钙白-M2R染色(400× 荧光显微镜)

鸟巨细菌曾经被认为是一种细菌;然而,研究证实,它是一种真菌(酵母),含有真核细胞和酵母的核糖体RNA基因序列。该病原体呈棒状、微需氧、革兰氏阳性、嗜银和碘酸-雪夫染色(PAS)阳性、荧光钙白染色阳性,是子囊菌门中该属的唯一物种。该病原体是一个大的(20–80μm长×2–3μm宽)、坚硬的直杆,具有圆形末端。罗曼诺夫斯基染色下,病原体表现为非常大的蓝色染色棒;因此,早期被误认为是细菌(图3)。

图3 存在慢性体重下降的玄凤鹦鹉的粪便样本中的巨细菌(箭头)。Diff–Quik染色(1000×油镜)(图片引自《异宠血液学与细胞学》)

1.2治疗

目前针对巨细菌的一线治疗药物为两性霉素B。在文献也有使用制霉菌素的治疗报道,但可能不同程度存在耐药性。另外,文献已经证实常用的抗真菌药物,包括伊曲康唑、特比萘芬、酮康唑等犬猫常用抗真菌药物对巨细菌无效。除了药物治疗患病动物,也需要同时对环境进行清洁及消毒,以避免因为环境中残留的病原造成再次感染。如果有存在耐药性菌株感染的个体,需考虑避免接触别的鸟,以免将耐药株散播。

2.  滴虫

毛滴虫病是鸟类(尤其是斑鸠、鸽子、猛禽和软食鸟)的一种常见疾病,影响上消化道。感染毛滴虫的鸟类通常出现包括慢性化脓性肉芽肿性炎症和口腔和食道的溃疡病灶。当病原体进入消化道时,取决于致病力,它可以通过循环系统迁移到肝脏、肺、心脏和胰腺,导致鸟死亡。在小型鹦鹉中尤其是玄凤鹦鹉感染滴虫,常继发患鸟出现啄羽的行为,怀疑与滴虫感染造成的消化道不适有关。

2.1诊断

粪便或嗉囊样本的湿抹片是临床最常用的诊断方式,可见快速游动的滴虫病原体,其波纹膜和鞭毛移动,包括呈现直线游动的毛滴虫与呈现落叶状的贾第虫。此外,罗曼诺夫斯基染色的上消化道毛滴虫病灶的细胞学制片通常可见许多嗜碱性梨状体到具有圆形细胞核的叶形病原生物(图4)。还可以看到嗜酸性鞭毛、波状膜和轴柱。

图4 虎皮鹦鹉嗉囊抽吸物中大量的梨状生物,具有前鞭毛、波状膜和轴柱,有助于诊断滴虫病,Diff–Quik染色(100×油镜)。(图片引自《异宠血液学与细胞学》)

2.2治疗

甲硝唑是常用的药物,其他包括罗硝唑也可以用于治疗存在甲硝唑耐药的毛滴虫。但笔者有使用罗硝唑治疗也存在耐药的病例。除了药物治疗患病动物,也需要同时对环境进行清洁及消毒,以避免因为环境中残留的病原造成再次感染。如果有存在耐药性菌株感染的个体,需考虑避免饲养新的鸟,以免将耐药株散播。


3.  念珠菌

念珠菌感染是由念珠菌属真菌(酵母)引起的一种感染,可影响许多类型的鸟类,常作为继发性感染而出现,特别是那些患有其他胃肠道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的鸟类,属于机会性致病病原体。念珠菌作为胃肠道正常菌群一部分,笔者有在90%以上的临床病例的便检中发现其孢子,大部分都无临床异常。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是与宠物鸟念珠菌病有关的常见病原体。这种机会性真菌病原体参与从浅表粘膜感染到全身念珠菌病的感染。与念珠菌病相关的典型病变包括嗉囊或腺胃粘膜中的干酪样物质和小的假干酪样结节。尽管罕见,但鸟类也可能出现肺念珠菌病。

3.1诊断

念珠菌孢子直径为2-6μm的椭圆形薄壁窄基部外观,在嗉囊及粪便的湿抹片样本中分容易辨别。念珠菌属于胃肠道正常菌群一部分,因此使用胶体金试纸检测或PCR检测念珠菌对确诊疾病并无帮助。只有当发现短管状分隔菌丝或存在大量芽生孢子时才表明念珠菌侵入组织(图5、6)。念珠菌通常经瑞氏染色,呈深嗜碱性,革兰氏染色法呈革兰氏阳性,尽管偶尔酵母菌和菌丝染色较差。通常存在大量背景碎屑,但除非发生粘膜溃疡,否则通常很少发现炎症细胞。念珠菌菌丝的出现提示预后不良,并表明需要行系统性治疗。

图5 存在嗉囊排空减慢的玄凤鹦鹉的嗉囊抽吸物中,有数个出芽的念珠菌样酵母和菌丝。这一发现提示念珠菌病,瑞氏吉姆萨染色(1000×油镜)。(图片引自《异宠血液学与细胞学》)

图6 体重减轻的军金刚鹦鹉粪便细胞学中的大量念珠菌样酵母,瑞氏吉姆萨染色(1000×油镜)(图片引自《异宠血液学与细胞学》)

此外,一些鸟的食品中添加有酵母作为B族维生素的补充来源。从喂食此类食物的动物的消化道中获得的细胞样本可能发现大量的非出芽酵母。这些酵母菌与病变或其他疾病的临床症状无关,被认为是偶然发现。可以对食物样本进行染色,以确认酵母(念珠菌)的来源。


小结

鸟类消化道症状在临床中非常常见,需要结合粪便细胞学检查确定或排除病原体。除了上述的3种常见病原体,可能直接或间接影响宠物鹦鹉出现消化系统症状的病因还包括:消化道异物、重金属中毒、其他毒素中毒、鹦鹉热嗜衣原体、分支杆菌、博纳病毒引起的鹦鹉前胃扩张症等。需要临床医生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及系统的影像学+实验室检查进行鉴别。

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

00

二维码
维宠宠物导航网 电话:153-2012-0258 电话:155-0222-3953 邮箱:594036387@qq.com 地址:天津滨海新区烟台道15号办公楼5-506室

天津维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2019 Inc.

 津ICP备19008835号 技术支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