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欢迎光临维宠宠物导航网!

维宠宠物导航网

153-2012-0258

Encyclopedias
百科+

品种 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品种

侏罗纪的壁虎宗亲长什么样?

2023-12-17 922 返回列表

壁虎家族是爬行动物中,种类繁多且在全球广泛分布的类群,它们发展出了多种形态以适应各地的生态环境。它们可以说是两爬爱好者们最熟悉的物种,而同时,壁虎类(Gekkota)在蜥蜴类动物中也是绝对的老资格,是其中最古老的分支之一。

图源 Dr. Raju Kasambe

在最近,耶鲁大学的古生物学家在研究一些蜥蜴头骨化石的时候发现了壁虎家族的“宗迹”,这些头骨来自于来自美国犹他州晚侏罗世莫里森组(Morrison Formation)。起初它们被认为是欧洲石龙子祖先(†Paramacellodus cf. P. oweni)的一部分。但通过断层扫描(CT)技术对这些化石建立三维图像后,在进一步的研究后,人们发现其中一个头骨确实属于早期的石龙子,而另一个却不是。

“它是化石记录中已知最早的壁虎亲戚之一,”研究者Meyer 说。“这意味着壁虎族系比先前已知的最早记录早近一亿年到达北美。”

这只终于被人们发现的壁虎宗亲被命名为 "Helioscopus dickersonae",Helioscopus,源于古希腊语helios (太阳)和古希腊语scopós (观察者)的拉丁化,源于在该物种身上发现的突出的松果体孔,以及dickersonae,拉丁化的“Dickerson”形式,以纪念两位女士,分别是首席研究员的已故祖母和曾祖母,以及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第一位爬行动物学馆长和著名蜥蜴系统学家 Charles L. Camp 的导师玛丽·辛西娅·迪克森 (Mary Cynthia Dickerson)。

上面提到了这只壁虎类动物拥有明显的松果体结构。在观察它的头骨时不难发现,它的顶骨上面有一个圆型的洞,那就是一个突出的松果体穿孔。对比其近亲†Ardeosaurus brevipes则没有这一特点。这个特征在夜行性的壁虎类中是不存在的,这个孔洞的丧失首次出现在原始壁虎类†Gobekko cretacicus的分支上。可以说,这个松果体孔的消失,表明了泛壁虎类逐渐形成了夜行习性。

(e)图可以看到明显的松果体孔

松果体作为感光器官,是人们熟知的爬行类的“第三只眼”。通过它跟踪昼夜光线变化,调节褪黑激素的产生时间和数量,从而调节昼夜节律和光依赖的生理过程,帮助爬行动物实现体温调节。因此,†H. dickersonae头骨上松果体孔的存在,表明其对昼长追踪和光调节信号仍然有比较强的需求,这意味着它既不完全是夜行性动物也不是地穴动物。

依次为带斑守宫 图源AzWildcard 豹纹守宫 图源Kerstin Franke 

关于这只壁虎老祖究竟长什么样子?

据研究者Meyer说,Helioscopus dickersonae的外形很可能与现今的带斑守宫或者豹纹守宫相似,因为它和这两种壁虎有一样足底结构,没有具备粘性趾垫。根据在欧洲发现的类似物种更完整的化石骨骼,他推测,即使没有趾垫,这也可能是一种熟练的爬树动物。

此图非Helioscopus dickersonae,是类似的Limnoscansor digitatellus

这只最新发现的化石样本,展示了目前美洲最古老的壁虎类动物。扫描得到的解剖结构揭示了这类动物存续变化的复杂历史。

原文参考:

Dalton Meyer, Chase D. Brownstein, Kelsey M. Jenkins, Jacques A. Gauthier. A Morrison stem gekkotan reveals gecko evolution and Jurassic biogeography.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 2023; 290 (2011) 

本文转自——REPTIZOO

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

00

二维码
维宠宠物导航网 电话:153-2012-0258 电话:155-0222-3953 邮箱:594036387@qq.com 地址:天津滨海新区烟台道15号办公楼5-506室

天津维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2019 Inc.

 津ICP备19008835号 技术支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