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山东省宠物行业协会
2025年3月19日,由山东省宠物行业协会、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联合主办,山东省宠物行业协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承办的“2025宠物食品安全大会”在泰安举行。
会上,协会标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研究员 李俊进行《宠物食品精细加工的研究与应用》主题演讲。此次分享,李俊主任聚焦于原料评价方法、加工过程中的问题以及产品精细加工三个方面,结合详实的案例与数据,为行业同仁呈现了一场知识的盛宴。
“原料不对,后面白费”,这句话精准地揭示了原料质量对于宠物食品加工的重要性。在原料评价方法上,李俊主任强调了合规性的重要性,如辅酶Q10渣在畜禽和水产饲料中的可用性与在宠物饲料中的禁用情况,以及胆汁酸等原料的使用规范。他分享了通过显微镜检查发现鸡肉粉和鱼粉掺假问题的案例,凸显了原料真实性对产品质量的决定性影响。除此之外,李俊主任还介绍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原料评价中的应用。他指出,虽然许多企业认识到了近红外的价值,但真正将其用好的企业并不多。通过实例展示了如何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鉴别原料的真伪和质量差异,如氯化胆碱在不同载体和含量下的光谱特征,以及肌醇的快速质量评估方法,为原料的质量把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加工过程中,李俊主任深入探讨了热特性与粘度分析在宠物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以鸡肉粉为例,他展示了不同样品在粘度和热特性上的差异,如何通过这些特性快速判断原料的质量稳定性。他强调,这种方法简单高效,能够在半小时内以低成本解决原料质量评估问题,对于企业控制原料质量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此外,李俊主任还提到了鱼粉、面粉等原料的质量鉴别方法,以及智慧嗅觉系统在宠物食品分析中的应用。通过实际案例说明了如何利用这些技术手段提升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水平,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在产品精细加工方面,李俊主任分享了宠物食品质构与粘度评价的实例。他以猫粮产品为例,通过质构仪检测发现了产品质量的不稳定性,并分析了硬度差异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他建议企业采用更精准的硬度检测设备,以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李俊主任还探讨了膨化干粮加工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如水蒸气和水的控制、蒸汽管路系统的优化等。他强调,这些被忽视的环节实际上对产品质量有着重大影响,企业应给予足够重视,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技术手段提升加工水平。
李俊主任的分享,不仅为宠物食品企业提供了宝贵的技术指导,更引发了行业对于加工精细化的深入思考。在追求产品质量与安全的道路上,宠物食品行业需要更多这样的专业引领与交流,共同推动行业的进步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