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讲的这个事儿,其实几个月前我就已经发动态还作图做过了,而且也不能说是个新闻,毕竟去年年底就在讨论,今年上旬就已经变更了,像我这样蹭热点的操行,真的是吃屎都赶不上热乎的,开门见山吧,如标题所示,大名鼎鼎的入侵物种绿鬣蜥被拆分了,入侵到全世界遥哪都是的大蜥蜴,突然不叫绿鬣蜥了?翻身农奴把歌唱啊,绿鬣蜥表示,背了快一百年的大锅,终于物归原主。具体怎么回事先看视频吧,没流量的话下划是视频的图文版。
至于绿鬣蜥是什么,他的亲戚们大举扩张这码事儿,我在之前的视频里有非常详细的叙述,没看过的朋友可以回去补补课。不过我觉得,咱们号的老粉,不能不知道绿鬣蜥究竟是什么东西。
那这一期咱们就不扯别的,就说绿鬣蜥被拆分的这个事儿。很多人很困惑,这绿鬣怎么就分家了?所以我们今天得重点就放在绿鬣所在的这一家子人,美洲鬣蜥属上,由于是讲分类学方面的陈年往事,所以内容会比较枯燥,但是谁叫私信我讲个事儿的人多呢,我就还是说说吧···
我们熟悉的国内最常见的“绿鬣蜥”现已更名为犀角美洲鬣蜥 Iguana rhinolopha
绿鬣蜥现属于美洲鬣蜥科旗下的美洲鬣蜥属,是该属下最具代表性的成员,看起来这个宗族关系非常清晰明了嘛,但要说这绿鬣蜥的命名与分类,以及美洲鬣蜥属的创立历史那可真是一波三折。1753年,林奈老爷子创立双名法,即每个物种的学名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属名,表示其所在的属,第二部分是种加词,通过一个拉丁文形容词标定该物种。仅仅过了5年时间,1758年,欧洲殖民者就在新大陆发现了绿鬣蜥,或者说当时发现的是绿鬣蜥的亲戚,不过这个时候,生物分类学还太年轻,尚在起步阶段,大家对身边的一切还充满着未知和好奇,于是就把绿鬣蜥和珠宝蜥放在一家子里去了,同属于正蜥科的珠宝蜥属!?拉丁学名定为 lacerta iguana
南美所产比较普遍的目前是新分类后的绿鬣蜥 Iguana iguana
你看看这两个家伙有一点像的地方么,一个莫西干头杀马特,另一个简直就是大头娃娃,他们俩怎么可能是一家子人?等等,别开上帝视角,当年的分类学先驱们也没辙,只能这么干,那时候新发现一个蜥蜴,基本全都往这儿塞,没办法呀,没见过别的。而且你细品,正蜥科这个名字。由于实实在在的正蜥科成员大多都是分布在欧洲的,而欧洲又是生物分类的摇篮,因而早期研究人员,就顺理成章的认为,他们平时见到最多的这种蜥蜴是最能代表这类动物的,是最正统的,因而汉语翻译时也带了个正字,同理还有正蟒属等等。而作为1758年就被发现的绿鬣,自然毫无悬念的被塞进了这个初代垃圾桶里。
绿鬣蜥
珠宝蜥
然而仅仅过去10年,大家就觉得这事儿不对,他俩区别实在太大了,而且分布区域相距太远。于是,咳咳,音乐起!1768年这不仅对绿鬣,对整个美洲鬣蜥属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年!这一年,美洲鬣蜥属成立(Iguana),绿鬣沿用至今的属名第一次出现在白纸黑字上,不仅如此,同年竟然发现了美洲鬣蜥属的第二个成员,小安德烈斯岛鬣蜥(Iguana delicatissima),这使得放置在新属的绿鬣不再孤单!
绿鬣蜥 Iguana iguana
小安德烈斯岛鬣蜥 Iguana delicatissima
小安德烈斯岛鬣蜥和绿鬣相比有诸多不同,比较直观的,他们没有绿鬣的次鼓膜盘,也就是没有绿鬣下巴上那个大鳞片,相对而言嘴巴更尖,头更短,吻部高高隆起,鼻子上有巨大的鳞片。而且这货成体之后会变成咖啡色,体型也比绿鬣小得多。再加上他们的分布地非常局限,且与绿鬣没有生殖隔离,这也为100年后被绿鬣暴打埋下了伏笔。
注意绿鬣下巴上的大鳞片
小安的列斯岛鬣蜥没这个大鳞
说完了小安德烈斯岛鬣蜥,在门言归正传,说回美洲鬣蜥属的分类史。在美洲鬣蜥属确立之后的半个多世纪里,欧洲殖民者对新大陆进行了突飞猛进的开发,基本快摸清了这块不毛之地,但随之而来的动物学家们却并未有什么新的发现,似乎美洲鬣蜥属就这两兄弟没跑了。唯一有变化的就是在这几十年中,绿鬣的种加词换了又换。
直到1834年,科学家魏格曼的一篇论横空出世,描述了一种与绿鬣混居的大蜥蜴,然后,就被打入冷宫了,再没人理会,因为他描述的这个东西似乎并不是什么新发现,更像是在玩儿找不同···魏格曼指出他见到的绿鬣怎么鼻子上都是有角的?应该把这家伙的种加词改为 Iguana rhinolophus,着重去描述鼻子上像犀牛一样的角。这在别人看来,这有什么值得讨论的,不就是个角么?然而这却是美洲鬣蜥属的终极大Boss在世人面前的第一次现身。
犀角美洲鬣蜥第一次被命名
3年后,1837年,这个鼻子上长着犀角的大哥将学名变更为Iguana rhinolopha,这名字的重要性在魔幻的2020年看来尤为突出,他不仅是大魔王第一次拥有属于自己正了八经的名号,更成为近200年后绿鬣拆分的头版预告片。
1837年犀角美洲鬣蜥现用拉丁学名第一次使用
有意思的就在,自魏格曼发现的鼻角一事被打入冷宫后,似乎有学者慢慢重视起来了这件事,或许绿鬣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于是,一石激起千层浪,1834到1934的100年中,可谓美洲鬣蜥属大发现的一百年,美洲大陆就像一块动物爱好者的金山,在这里他们能发现形形色色不同的神奇生物,光是和绿鬣像的就发现了几十种!然后,他们就都被取消了~就连魏格曼描述的犀角大王都给无效了,直接归属于绿鬣蜥的亚种。
此后犀角美洲鬣蜥被归为绿鬣蜥亚种
至此,美洲鬣蜥属确定仅有两个独立种,即绿鬣蜥和小安德烈斯岛鬣蜥。而绿鬣那些杂七杂八的新发现统一归为两个亚种,分别是指名亚种和犀角亚种。这个经典分类直到2011年都没有丝毫变化。
也正因为这样,国内老一辈的爬虫爱好者,尤其是养绿鬣的,都忘不了02到09年那段时间,大家疯狂讨论的III和IIR,这III就是曾经的绿鬣指名亚种,他们大多分布在南美,眼睛深棕色,头部椭圆像个王八蛋,体色以橄榄绿为主,花纹多为藏蓝色,身体修长看起来比较优雅。
曾经的指名亚种 I.i.iguana
而IIR就是犀角亚种了,他们大多分布在中美洲地区,眼睛是中黄色的,头部很长像个驴脸,体色很难保持小时候的绿色,稍微大一大就因为发情变成了黄褐色,橙黄色,花纹也是棕色的,整体偏暖色调,而且这些家伙都异常敦实,看起来五大三粗。
曾经的犀角亚种 I.i.rhinolopha
但这么简单的话分为南北两个亚种,终究不是办法,自1934年确立两个亚种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即使是在这两个亚种内部,也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差别,像这样造型,还有这样的,你一看就不是绿鬣呀,要还这么和稀泥,很多极度濒危物种不就消失在人们的冷漠中了么?于是经过了3年的讨论,2014年,绿鬣两个亚种被取消了?!也没设立新的独立种。你在中南美洲见到的所有,长得类似这种造型的,都可以叫绿鬣,也不分什么亚种了,都一个名儿,就那么回事儿吧!绿鬣是万万没想象到啊,自己在分类学上好歹也算个混了200多年的元老,终究没逃过变成分类学垃圾桶的命运。
屋漏偏逢连夜雨,在这几十年间,随着人类活动的频繁,绿鬣以及那些和他说不清关系的小伙伴们一路高歌猛进,坐着货船,游着泳,当着宠物,在无数个未知的新大陆占山为王,成为了当地最臭名昭著的入侵物种之一,甚至有一些在东方遥远的文明古国,不仅挡着入侵物种还混上了二级保护动物的待遇,真是大沿儿帽两头翘,吃完原告吃被告。
在2014年之后的数年间,由于无论长的多稀奇古怪都得叫绿鬣,但是他们长得又太不一样了,大家聊天的时候总的知道对方说的是啥吧?所以一时间,竟在绿鬣讨论中出现了不说名字直说产地的魔幻景象。例如体型庞大橙色外衣的墨西哥,养殖场土鸡萨尔瓦多,以及被传得神乎其神的红色绿鬣洪都拉斯。
墨西哥
萨尔瓦多
洪都拉斯
另有一些国内玩家很少听说,但却长得千奇百怪的家伙,比如丰富多彩的委内瑞拉,梦幻冰蓝色的潘塔纳尔,活在传说中的玉色秘鲁,来自哥斯达黎加的红脸关公,来自巴伊亚的黑脸张飞,来自萨巴的青面窦尔敦,来自多巴哥的白脸曹操,更有吊丧出场的圣卢西亚,垃圾堆里爬出来的美属维京这种诡异体色。当然了除了这些比较标志性的还有很多很多。想了解曾经绿鬣一锅粥时候那些地域种详细资料的可以看这篇文章,当年整理的,还算详尽。
这些“烂大街”的绿鬣蜥你有钱都买不到——绿鬣样貌全解(上·产区差异)
委内瑞拉
潘塔纳尔
秘鲁
哥斯达黎加
巴伊亚
萨巴
多巴哥
圣卢西亚
美属维京
围绕这些奇奇怪怪“产区差异”,十几二十年前国内也闹出过不少笑话。比如当时进入国内做宠物的绿鬣蜥大多来自台湾和泰国,而那里的种源又是萨尔瓦多的,这导致国内绝大多数绿鬣均来自该产区。好巧不巧,萨尔瓦多所产的绿鬣,一些幼体在出生时是蓝色,长大会变回绿色,这使得04~07年缺黄基因的蓝色绿鬣并没普及的这段时间,商家会挑出这些萨尔瓦多所产的蓝色幼体以高于其本身数倍的价格售卖,买回家发现该绿的时候,你是永远逃不掉的。
拍摄于久负盛名的鬣蜥农场Rotan。种源不仅出自原产,与萨尔瓦多也有互通
这条是我09年买的小家伙,独特的蓝色,眼睛略红
05年,当年的爬天老版主“我喜欢恐龙”的帖子里出现的,平价在鱼市上买的蓝色幼体
还有更乌龙的,因为二零零几年的前辈们翻译一些关于绿鬣体色的文章,里面提到洪都拉斯发现过红色的幼体,这一句话被国内其他商家大做文章,宣扬自己手里的绿鬣苗子是正统的洪都拉斯红鬣,还搞出一堆所谓的辨别方法鉴赏指南,什么白肚子红肚子长大了能全红是洪都拉斯,绿肚子黑脑袋不是,大了会半红半绿,这一说法在07~14年的国内爬虫市场极为盛行。其实都是胡沁,作为宠物红色的绿鬣都是选育的,不是洪都拉斯山上薅下来的。
拍摄与洪都拉斯的特殊个体
同样是拍摄于洪都拉斯的个体
人工选育的红色绿鬣与产地没有关系
像这样的事儿还有很多,那这一场场闹剧究竟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儿呢?2019年年末学界产开了对绿鬣重新划分的讨论,并与2020年第一季度确立,结束了这么多年来绿鬣处在分类垃圾桶的尴尬境地。曾经的单一独立种绿鬣蜥直接被拆成成了3个独立种,分别是绿鬣蜥(Iguana iguana),犀角美洲鬣蜥(Iguana rhinolopha),萨巴黑鬣蜥(Iguana melanoderma)。而本次拆分后的绿鬣蜥则又被划分为3个亚种,分别是指名亚种(I.i.iguana),圣卢西亚亚种(I.isanctaluciae),以及海岛亚种(I.i.insularis)。
这其中大家不怎么熟悉的萨巴黑鬣蜥(Iguana melanoderma),包含曾经的美属维京大花脸,以及萨巴窦尔敦。虽然听起来比较陌生,但前者以其独特的体色,在国际宠物市场非常出名,多被称作圣托马斯粉红鬣蜥,幼体为几乎没有花纹的嫩绿色,成体变成垃圾堆色。
几乎纯色的幼体,注意肩膀上没有棕色花纹
成体萨巴黑鬣蜥,拍摄于美属维京群岛
拍摄于萨巴
而犀角美洲鬣蜥(Iguana rhinolopha)即为国内市场上最最常见大家一直在叫的绿鬣蜥,更是入侵到各个大陆的土匪,这其中包含广大中美地区形形色色的地域类型,哥斯达黎加关云长,国内常见的萨尔瓦多,炒作的洪都拉斯,墨西哥大块头等等等,黄眼睛,暖色调大长脸带鼻角的家伙,都包含在此。
拆分后正了八经的绿鬣蜥(Iguana iguana),其实只包含曾经广义范围内的绿鬣蜥泛南美洲的那部分了,三个亚种当中的指名亚种(I.i.iguana)涵盖了南美大陆形形色色黑眼睛苗条身材圆脑壳没鼻角的家伙,包括巴伊亚张飞,潘塔纳尔冰蓝,梦幻秘鲁,乱七八在颜色的委内瑞拉等等等等。
而圣卢西亚亚种(I.isanctaluciae),则是当年的囚犯COSplay被单独划分成一个亚种的结果,这个即将走向灭绝的家伙终于得到了大家的重视。
最后的海岛亚种(I.i.insularis)则是多巴哥所产的白色绿鬣,有着极为夸张的鼻角,发情期会展现出橙黄与白色相间的质感。
至此,美洲鬣蜥属新的划分就已经全部讲完了,从当年的全属共两个独立中绿鬣蜥,小安德烈斯岛鬣蜥变更为四个独立种,绿鬣蜥,犀角美洲鬣蜥,萨巴黑鬣蜥,小安地列斯岛鬣蜥。而重新划分后人们才发现,那个真正入侵的全世界到处都是的家伙,不再是绿鬣了,或者说,从来都不是绿鬣,而是犀角美洲鬣蜥。只是我们从1934年到现在,一直把他当绿鬣,并伴随着它们入侵的步伐,他们自始至终就不是绿鬣,而这入侵物种的黑锅,绿鬣却一背就背了大半个世纪···
客观来讲,就重新划分后的狭义绿鬣蜥来说,他们的指名亚种的确也存在生物入侵的情况,但由于长期生活在南美纬度较低贸易量并不频繁的地区,较之生活在中美人流攒动的犀角美洲鬣蜥来说,适应能力与入侵机会都不在一个量级,最终导致真正绿鬣蜥其实并没有极为严重的入侵情况,反倒是他们自己的另两个稀有亚种,圣卢西亚亚种和海岛亚种成了被犀角美洲鬣蜥疯狂入侵的苦主,目前已经走到了灭绝边缘,那更曾经人人喊打的恶人,也是被恶人喊打的一员。
我不是什么做科普的,也不是科班出身,我就是个恰烂钱的,也不动什么动物什么分类顶多算讲讲故事。当有人问我,那些近乎“抠字眼”的生物分类究竟有什么用,研究这东西干嘛时。我想,长远的虽然以我的见识是看不到的,但就眼下,至少可以让那些即将消失的家伙们不埋没在众人的不屑中,多多少少能提起三分重视吧。
另外说个题外话。绿鬣或者说是现在的犀角美洲鬣蜥是我最早接触的爬虫,而美洲鬣蜥属则可以说是我进入这个圈子最了解也是最关心的一支。记得2014年当我得知绿鬣的亚种被取消时,我第一时间肝了一个星期攒出来一篇满是废话的文章,介绍绿鬣比较知名的几个地域类型。而如今,绿鬣被拆分这种大事,我却坐视半年丝毫没有响应,做了个视频还和挤屁一样,不得不说当年的热情散了,也或许是爱好潜移默化的转移了。
的确我最喜欢的变成钱了,所以这个美洲鬣蜥科的系列视频我还想做下去,就配套出一款手绘海报吧,自己画的。和之前画的巨蜥科海报画风一致,印出来大概98一张,现在还没画,开始画了我会在朋友圈更新进度的,有兴趣扫码关注进度吧。下面放两个之前巨蜥科海报的图
水印版
过程图
淘宝搜索店铺: 爬行天下宠物用品销售总店 http://pxtx0412.taobao.com 总有一款是你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