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宠物行业产业链逐渐完整,宠物的“身后事”——殡葬也成为关键一环。但是记者调查发现,部分宠物主人缺乏相关意识或条件有限,随意抛弃宠物尸体等现象时有发生;宠物殡葬行业仍存在较多问题,尚未形成健康有序的经营秩序,亟待各方治理规范。 01 宠物突破1亿只大关 宠物殡葬引关注 近年来,宠物经济愈发火热。《2020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城镇宠物犬猫数量突破1亿只大关,达到10084万只,消费市场规模也达到2065亿元。其中,二线城市宠物主人占比41.8%,是宠物主人分布最多的城市。 宠物的寿命大多只有十几年,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饲养宠物,宠物死后如何处理成为无法忽视的问题,而养宠人士们的做法却千差万别。 “我用塑料袋包好就直接扔垃圾桶里了”“我把它装在纸箱子里,放在水上漂,漂一会儿就沉了”“我在家附近的公园里直接埋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相关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买卖、加工、随意弃置病死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应当做好病死动物、病害动物产品的无害化处理,或者委托动物和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场所处理。 西南大学动物医学院博士胥辉豪表示,从医学层面而言,死亡后的宠物身上可能仍含有较多的病原体,在短时间内不易死亡。如果感染传染病而导致死亡的宠物,其体液还可能传染其他动物,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对于正常死亡的宠物,宠物主人的正确殡葬方式应为火化或深埋。深埋需要有一定标准,挖的坑为1.5米深,且上下两层要铺石灰,并且深埋地需要远离水源。相对而言,宠物火化是更为安全、环保的殡葬方式。 02 灰色地带中的失序市场 宠物数量突破1亿只大关,作为下游的宠物殡葬市场自然也应形成。目前,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已有合法机构和有关管理部门专门从事和监管相关行业。但是,对于大多数城市来说,宠物殡葬仍然属于灰色地带,在行业管理、市场运作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经营“不正规”,被举报成常态。一家位于某二线城市的宠物殡葬服务商张辉表示,目前,宠物殡葬处于“灰色地带”。尽管市场有需求,但是还没有相关的规范性法律法规,也找不到相应的管理部门去登记注册。 “我开店以来找过很多部门,想申请一个营业执照,但是各个部门都说没有相关规定,管不了这个事。”张辉说,由于没有相关执照,他的店经常遭到别人举报。 “有的是附近居民,认为宠物殡葬晦气;有的则是恶意竞争的同行。”张辉说,他所经营的宠物殡葬场所因此已经搬了好几个地方。 ——行业无标准,经营不透明。由于缺乏监管,大部分地区的宠物殡葬行业处于鱼龙混杂状态。 相关从业者透露,部分宠物殡葬服务商仅仅是看中了这块市场,只以牟利为目的,并不尊重宠物。有的服务商直接将遗体丢弃或者卖掉,拿其他骨灰充数;有的则用垃圾焚烧炉、柴火或者煤炭直接焚烧……由于宠物殡葬场所大多距离城区较远,不少宠物殡葬服务商常以此为理由,拒绝宠物主人实地观看殡葬过程。 ——花式服务,定价混乱。记者通过走访发现,市面上对宠物殡葬的服务项目包括接送尸体、安乐死、洗澡、火化、土葬、树葬、制作生命纪念品、举行仪式等,往往一套下来费用可以高达数千元。而记者致电上海市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了解到,该中心火化宠物,不论大小,均只收取30元处理费。 一位宠物主人告诉记者,她曾因为宠物殡葬价格太高,最后不得不选择自行处理,在小区里将宠物猫就地掩埋。另一位养宠达人沈先生表示,宠物殡葬服务商正是凭借主人对宠物的喜爱,才可以在火化和连带服务中谋取高额利润。尽管有的宠物主人知道价格偏贵,但是出于对宠物的喜爱和不舍,也会希望多付钱,让它体面地离开。 03 法规待健全 行业待规范 宠物殡葬服务商沈力告诉记者,虽然现在养宠主力集中在二三线城市,但是受经济水平和社会发展程度的制约,这些城市仍然缺乏宠物相关领域的规范性管理条例。 目前,不少国家都通过了对宠物尸体处理的相应规定,来控制尸体对环境的污染。但在我国,动物由畜牧部门负责,殡葬由民政部门负责,宠物殡葬处于“两不管”状态。而对于想要申请执照的宠物殡葬服务商来说,还需要和环保、工商等多个部门沟通交涉。不仅手续复杂,而且往往忙活半天,证件也不一定能办下来。 胥辉豪表示,这一空白也导致众多从业机构在无资质运营。宠物殡葬的主要服务方式为土葬和火葬,前者需要相对隔离、远离居民和水源的荒凉土地,但无法做到严格意义上的深挖、深埋以及无害化处理;宠物火葬需要利用火化炉,但是目前对购买火化炉手续的审查比较严格,且只能用于火化人的遗体,服务商只能根据需求自己制作。 “宠物殡葬行业能否健康发展,取决于是否有相关法规规定宠物尸体的处理。只有出台针对宠物殡葬的相关政策法规,完善宠物尸体处理报告制度,对宠物尸体的最终去向进行跟踪管理与法律约束,才能给宠物殡葬产业一个合法的市场。”胥辉豪说。 此外,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宠物殡葬市场的监管,引导其规范化、标准化发展,向收费合理、利于生态的方向发展,杜绝市场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