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三国,其实就是人才之间的较量,谋士斗智,武将斗勇,没人玩个鬼,刘备团队没诸葛亮就像一只瞎了眼睛的老虎,闷头乱窜;曹操没一干猛将护佑,早就不知道死了多少回。
今天的企业也是如此,老板和领导再有想法,没人去执行,那就是扯淡。
一个公司想要有竞争力,靠得就是人才,所以人才的管理术是每一个领导和老板都需要去了解的。
曹操的公司有点类似于国企,孙权的公司有点家族企业的味道,而刘备就是一个典型的创业型公司。
通过对曹操、孙权、刘备三位大佬在人才管理上的风格进行分析,老板如何管理人才,员工如何成为公司需要的人?
曹操的人才管理
(大公司、国企)
曹操手下的人才是这三位大佬之中最多的,贤才猛将如过江之鲫,一抓一大把,到底是什么特质让曹操拥有猛将如云,谋士如雨的豪华团队呢?
- 不看出身,只看实力
曹操多次发布求贤令,也就是招聘启示,招揽有能力的人过来效力,在曹操手下,有从别人那里跳槽来的,有从底层中提拔上来的,有通过下属推荐来的。
戏志才是曹操早期的一位谋士,去世之后,曹操就很悲痛,然后让荀彧推荐有没有合适的人才顶替,荀彧便推荐了郭嘉。
郭嘉的出身不高,并非大家族,但曹操却对其十分欣赏,可以说是曹操最为信任和喜欢的谋士。
这给今天的HR和老板们提出一个思路,学历和出身代表过去的辉煌,普通高校也有龙凤,别忽略了这样的求职者。
- 赏罚分明,注重待遇
待遇留人,自古皆是如此,让一个人才对你死心踏地的跟随,给予他发展的空间,给他面包,就基本能留住他为自己所用。
曹操打仗赢了之后,得到了很多的金银珠宝,他会论功行赏,将军和士兵都有份,让员工感觉跟着你这个老大有肉吃,自然就愿意跟着你干。
当然有人做错了事,该罚还得罚,即使是自己,也是如此,曹操便有过割发代首的故事,惩罚自己犯了公司定下的规定。
今天的管理层特别要重视这一点,舍得一身肉,让手下人有肉吃,以身作则,做好表率,团队才更好带。
孙权的人才管理
(上路子的私企、家族企业)
孙权稳居江东多年,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管理地井然有序,又不失市场竞争力,确实很有一套方法。
- 重视人才培养
孙权在人才管理上最重要地一点是重视人才的培养。
东吴能够在那样混乱的大环境中杀出一条血路,不失去竞争力,主要靠四大都督:周瑜、鲁肃、吕蒙、陆逊。
人才的新老接替,帮助东吴打开了局面。
一个已经初具规模的私企,人才的突然离开和断裂是致命的打击,你确实是可以再招到人,但这样的阵痛是难熬的,而且特别容易一蹶不振。
新人在业务上和经验上无法和老员工相比,即使是行业精英空降,也有水土不服的风险。
所以内部的人才储备和培养对于一个成熟的公司来讲是很重要的。
- 内部团结
孙权的哥哥孙策临死前将家族企业托付给孙权打理,他说,论带兵打仗,交战于阵前,你不如我,但论举贤任能,管理家业,我不如你。
孙权这个人很懂得权衡之术,手下两个大将甘宁和凌统有着不共戴天的杀父之仇,在孙权的调节下,两人成为了朋友,放下仇恨,精诚合作。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但如果从内部腐蚀恶化,便很可能轰然坍塌。
手下人不和睦,其实和管理层有很大的关系,就和婆婆和媳妇不和睦一样,老公在中间也有很大的关系。
刘备的人才管理
(创业型公司)
刘备其实是最励志的一位大佬,虽然顶着刘皇叔的头衔,但兜里确实没钱。
没钱就拉不出队伍出来,所以刘备是属于白手起家,一步一步爬上来的创业型公司团队,能够做到这样的成绩,刘备当然也有着过人之处。
- 拉合伙人
刘备创业初期如果没有关羽和张飞这两个人撑着,他也起不来。
刘备是公司的领头羊,在思想和战略上带领大家,负责走渠道,结交人脉,至于执行这方面还是要靠关羽和张飞。
这也是目前比较成熟的合伙人模式。
- 感情留人
小公司靠什么留人,最主要地就是靠感情的投资,让员工相信你是一个值得跟随的老板。
刘备在这方面确实做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关羽即使到了曹操那里,心还在刘备这边;赵云九死一生救出阿斗,刘备怒摔阿斗,就是告诉赵云,你在我心里比我儿子还重要;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深受感动,一辈子都在老刘家工作。
感情这东西,坚固起来比铁还硬;消失起来,比云还轻。
但一个起步的公司,你必须要靠这个留住人才,当然公司发展好了,一定要兑现曾经许下的承诺,别过河拆桥。
这是一个管理者的人品素养,往往决定你能走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