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因病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隆平先生曾多次来我校,与师生一起座谈中国农业。他在我校的经典语录和画面定格成永久的回忆。
2003年12月5日,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接受中国农业大学的聘请,成为农大名誉教授,并做客中国农大名家论坛,与师生共话中国农业发展之路。
论坛上,袁隆平院士对农大学生说:“全国十三亿人口,其中八亿多是农民,学农、搞农是大有发展前途的。我们中国人不仅能依靠自己的力量、依靠科技进步,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而且还可以帮助其它发展中国家解决粮食短缺的问题。”他说:“亩产七百公斤的超级稻我们已经研究成功了,八百公斤也已胜利在望,九百公斤正在进行技术攻关,争取二○一○年实现。还有攻克一千公斤的任务,那时我年纪大了,恐怕要做不动了,就由你们来继承这个事业吧!”
2006年11月16日,袁隆平再次来到我校,与我校学子座谈。袁先生亲切地对同学们说,学农业会很艰苦,希望大家能够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一直奋斗下去。袁先生说,现在国家经济繁荣,但是,对于当今大学生们而言,却缺少了许多与实际相联系的机会。现在的学生不要死读书,要多去做实验,搞农业不是光靠课本就可以学习出来的,需要多联系实际,特别是要先了解自己国家的实际状况。袁先生说,他觉得农大的学生都很可爱,很好学,有青年人特有的昂扬、向上的特点。作为农大的名誉教授,他表示自己以后会多来中国农大作讲座,把自己一生所学教授给农大学子们。
5月22日13时07分,中国“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在湖南长沙逝世。我校师生听闻此讯无不悲痛,自发悼念这位伟大的科学家。袁隆平生前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第二个梦是杂交稻覆盖全球梦。”如今,袁爷爷将梦的“种子”留给我辈接续奋斗。
我们将永远怀念他——
@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辅导员汪磊:听闻袁老去世,感到既震惊,又悲痛。小时候,我总问何为国士无双,长大后,我才明白袁老就是我口中国士无双的典范。小时候,我总问何为吃水不忘挖井人,长大后,我才明白谨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是对袁老最大的尊重和纪念。小时候,我总问杂交水稻为何意义重大,长大后,我才明白袁老以一己之力让忍饥挨饿的中国人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今天,大家的朋友圈都被袁老去世的消息刷屏,因为大家都是发自内心的感谢他,爱戴他。打动人心的,不是做了许许多多的事,而是能将一件事做极致。袁老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了初心和使命,用自己的毕生精力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贡献,让中国人端住了自己的饭碗。作为农科院校的辅导员,我们应当继承袁老遗志,引导教育学生将个人命运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立志为国家牧粮食安全、牧草安全、种业安全做出贡献,心怀中国14亿人民的三餐问题,心怀中国广袤土地上农业问题。我也相信,未来农大将走出更多的“袁院士”,为中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出谋划策,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奉献一生。@农学院区域农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生第一党支部支部书记刘冰洋:山河失色,日月无光。今天注定是个令人悲伤的日子!因为“全民明星”袁隆平爷爷的离开。初识袁爷爷,还要从他的杂交稻说起。再后来,我就从新闻上不断获悉袁爷爷的杂交水稻新品种取得重大突破。直到生命的最后,袁爷爷还一直记挂心中的杂交水稻事业。从泥土中来,到白云中去,他用毕生的精力去做稻田最忠实的守望者;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他用一生的时间去践行老一辈科学家爱国奋斗、科学报国的使命和担当;终生求索,只为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侠之大者、国之仁士。先生虽逝,精神永存!袁爷爷一路走好!@经济管理学院2018级本科生、五四青年集体负责人吴嘉雨:袁隆平院士一生潜心研究,杂交水稻在10多个国家大面积推广,40多个国家成功示范,让亿万人免于饥饿,让我们每一个人在温饱中成长。他的离世无疑是中国乃至世界巨大的损失。我们作为农大学子,应当珍惜粮食、坚决杜绝浪费;牢记“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的校训,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紧握接力棒,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为国家的农业发展、乡村振兴事业做好自己的贡献。袁爷爷一路走好,我们将永远铭记您的精神,向您学习!@湖南选调生李佳明:我和袁老的“两次缘”。“一缘”:我本科毕业于湖南农大,因为有您,我们湘农人很自信;“二缘”:我硕士毕业于中国农大农学院水稻研究中心,因为有您,我们水稻人很自信。现在我作为湖南省的一名基层选调生,把论文写在湖湘大地上,向您致敬!国士无双,一路走好!
来源:新闻中心 学工部 研工部 校团委 就业创业办公室
视频来源:党委宣传部
论坛图片:党委宣传部
微信朋友圈 人民日报微博
责任编辑:韦燕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