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指出,开展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专项行动,是加强传媒监管、营造良好新闻舆论环境、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举措,牢牢扭住严厉打击网络新闻违法违规活动这个关键战役,把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作为优先处理项,突出重点领域,明确主攻方向,下重手、出重拳,坚决打响打赢专项行动攻坚战。
据调查发现,由于监管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上,很多自知成不了大V的自媒体在不确定何时会被关掉的“鞭策”下,纷纷干起了敲诈勒索企业的营生——他们如同网络黑社会,不仅定期收“保护费”,还隔三差五“组团”精准打击某家企业,甚至和正规记者或公关公司里应外合,尽量在短期内尽可能地榨取企业的“公关费”。
这样的方法,让不少自媒体人打着为粉丝维权的旗号,在扮演某一领域“王海”“方舟子”的同时,收入也高得令人咋舌。而更让人气愤的是,这种违法行为成本太低,使得他们更加有恃无恐。
在我们宠物行业,近年来,“新闻敲诈”越演越烈,宠物食品企业成为最大的受害群体,一些自媒体号以评测方式,对宠物食品取样检测,对其样品往往做手脚,其检测结果自然就不言而喻了。自媒体拿到检测结果后,几乎就是“闭门造车”——不采访,直接材料整合,再加上道听途说的内容,配上一些不明来源的微信截图,一篇所谓的“独家”爆款就此产生!接下来就是跟相关企业交涉,向企业索取“封口费”或媒体投放费用。说你们的产品检测结果有问题,我们准备在公众号上曝光,如果我们合作,一切都好说,如果我们不合作,有些话我就不得不说了。言外之意就是,如果你不投我,我就写你不好。最后企业也只能花钱消灾了。据业内知情人透露,“据说这家自媒体去年年收入上千万了,运营方也从一个人扩张到五六个人的小团队。他们的头条文章开价也从最初的几千到现在的几万,最高的撤稿费用达到30多万元。”
为什么企业要受一家自媒体的气,而不是选择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呢?有工作人员无奈地表示,一方面是自媒体敲诈手法很隐蔽,取证很难;另一方面,如果你不就范,对方的黑稿影响力很大,哪怕是失实文章,正常程序申诉也要5个工作日以上,而这早就过了黄金传播的48小时。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主任陆雷表示,虽然查实文章是谣言诽谤就能删稿,但由于平台的属地管理原则,如果一篇文章全国好多平台都有,删稿需要中央网信办去协调各地网信办,也要几天时间。
而且,如果自媒体文章只是有一定的倾向性(如不建议大家买这个品牌的狗粮),而不是纯粹的造谣诽谤,删稿就不可能了。但这样的文章对于某个品牌的狗粮的杀伤力是巨大的,尤其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
有人不禁会问,有些自媒体如此有持无恐,就没人管管他们吗?
如果从当前的媒介环境来看,“新闻敲诈”发生的原因更为复杂,取证更难。
“自媒体”时代是一个“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今天,“媒体”一词的外延,已从传统意义上的严肃性、权威性的“大众媒体”向多元化、个性化的“小众媒体”和“自媒体”扩展。新的媒体传播格局一方面有利于信息的公开、透明和公民新闻的生长,另一方面也给一些滥用“监督权”的敲诈者提供了身份之便。
所以,“新闻敲诈”既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社会现象,同时也具有一些与时代相关的特点。当前治理“新闻敲诈”,不仅需要法纪的“他律”和媒体“自律”的共同作用,同时也需要一个制度化的长效机制。
中宣部召开重磅会议!全面打击假新闻和新闻敲诈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