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10只猫肌肉注射美沙酮(0.6 mg/kg)后的同步药代动力学以及热和机械镇痛作用。
方 法
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后24h进行热阈值和机械阈值(TT和MT)检测和采血。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美沙酮血药浓度,用非房室模型法估算药代动力学参数。TT和MT经方差分析(P<0.05)。测定最大血药浓度时间(Tmax)、起效时间和达到截止阈值时间(TT55°C;MT30牛顿[N])。
结 果
肌注(IM)后20-240min和5-40min,TT和MT均高于基线水平(P<0.005)。在60分钟时达到平均最大增量T(TT减去基线阈值)为7.9°C(95%可信区间[CI]4.3~11.6),45分钟时达到平均最大增量F(MT减去基线阈值)为4.2(95%CI 1.6~6.7)N。肌注美沙酮血药时数据呈曲线下降,平均清除率为9.1ml/kg/min(5.2~15.7),Tmax中位数为20min(5~360min)。
表1 猫肌肉注射0.6 mg/kg美沙酮后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消除阶段的表观清除率(Cl/F)和表观分布体积(VZ/F)。AUC24=曲线下面积至24小时;CEP=头颅;JuG=颈静脉;SAP=大隐静脉;Cmax=最大血药浓度;Tmax=最大血药浓度时间;T1/2z=消除半衰期
图1 (A)10只猫注射美沙酮0.6 mg/kg(平均值和标准差)后的ΔT(温度阈值[TT]变化)和(B)ΔF(机械阈值[MT]变化)值。(A)从20分钟到4小时(包括4小时)与基线TT有显著差异,(B)在5分钟、20分钟和40分钟与基线MT有显著差异
图2美沙酮血药浓度及热阈值和机械阈值的变化(分别为ΔT和F)
图3 血浆浓度-时间分布和效应-时间关系呈现逆时针滞后曲线(浓度升高时的效应数据称为“上升”,浓度下降时的效应数据称为“下降”)。ΔT=热阈值变化;ΔF=机械阈值变化;plasma conc=血浆浓度
结 论
所有猫的肌注数据都遵循经典的处置和消除。肌注后的血药浓度与抗伤害效应有关,包括负滞后效应。这些数据可用于临床猫用美沙酮给药方案的设计。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已经证明了单剂量肌注美沙酮在猫体内的动力学与在狗身上报道的相似。猫对药物的摄取很快,但两个物种的全身性Cl都比人类的报道要大。我们还测定了美沙酮的镇痛血药浓度。结合这些数据,提示肌注0.6 mg/kg美沙酮可提供4h的镇痛效果,镇痛起效的目标血药浓度在40~124 ng/ml之间。
个人经验与感想
1.美沙酮是一种合成的完全激动剂阿片类药物,但研究表明,它也作用于NMDA受体,它已被用作人类剧烈疼痛患者吗啡和氢吗啡酮的替代品。临床上,美沙酮用于猫的镇痛,通常作为麻醉前用药的一部分,它可以与镇静剂或镇静剂一起帮助产生镇静。
2.比较阿片类药物的动力学和动态效应的时间进程显示,血浆浓度的增加和可观察到的效应的增加之间存在滞后。这与美沙酮的作用部位是组织中的阿片受体而不是血浆中的阿片受体是一致的(图3),滞后是美沙酮穿过血脑屏障到达中枢神经系统中的阿片受体所需的时间。
3.美沙酮作为一个国内找不到的药物,本文告诉了我们一个结论,用0.6mg/kg肌注可以起到4h的镇痛效果,就结论而言,那其实就够用了。而剂量范围,我们也是可以通过动物体况的不同,联合给药的不同而进行调整的。而本来我们就莫得这个药,现目前国内可选择的兽用镇静镇痛药物较少,需要镇静的情况下,我们可以使用ACEP+Butor进行替代,镇痛的话我们也可以视情况增加a2激动剂、非甾体、局部麻醉剂甚至冰敷、针灸、镭射等等进行复合止痛。所以,麻醉止痛这个课题里,还是比医生的知识储备更多,经验更多了。
4.除此之外,大家在使用镇痛相关药物的时候,常常最关注药物的作用,反而忽略了使用这个药物本身的限制甚至副作用,例如:拳师犬、低血压犬、暴躁犬与乙酰丙嗪,心脏病犬与右美托咪定,低血压低血容肾病动物与非甾体抗炎药。甚至在影像检查时,例如腹部超声时,使用麻醉药可能会导致肠道蠕动减慢、脾脏体积增大等,从而影响到诊断结果。这些内容则需要临床医生熟练掌握病理学、药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