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不论从事哪个行业,都需要读懂政策。
许多成功的企业家都有看《新闻联播》,阅读《人民日报》的习惯,就是为了了解国家政策动向,及时发现财富密码和风险。
岁末年初,是布局来年的关键节点,发布的政策无疑是财富的风向标,是透视来年政策风向的指南。
这一期我们就探讨在政策导向变化下,明年的机会在哪里?
政策基调出现了哪些变化?
有些嗅觉灵敏的人,已经从前些天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里看出了端倪,股市里的聪明资金也开始蠢蠢欲动。
从明年经济工作总基调上看,“稳中求进”的前面加了“稳字当头”,这是连续十年宏观政策定调“稳中求进”以来,第一次在前面加上了“稳字当头”的字眼。这说明,“稳增长”是接下来一段时间政策的主基调。
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
结合近期国常会政策,以及央妈密集的动作——全面降准、结构性降息和公开市场操作来看,基本可以肯定政策已经开始踩油门了。
但是,这个油门会踩多久,目前是无法评估的,一切要视经济增长状况而定。经济增速起来了,油门就可以松一松了。
从通胀约束来看,留给政策踩油门的时间窗口其实不长了。
中国是在打一个“时间差”,在通胀起来之前先把经济增速稳住。
现在经济增速掉下来了,如果不利用通胀起来之前的时间及时托住经济,后面的形势会比较严峻。因为“滞胀”是最不好办的。
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美联储即将开始收紧货币,全球的大气候是紧缩。中国现在能够走在美联储的对立面,主要是因为国内通胀压力还不大,有时间有条件去稳住经济增长。再过一段时间,等通胀起来了,就很难继续踩油门了。我们要利用好这个时间差。
一般来讲,由于美国的美元霸主地位,在一个政策周期中,几乎没有哪个国家和经济体会逆着美联储的政策方向而动。
现在美联储准备收紧货币,不少国家和经济体在此之前就进行了几轮加息,除了应对通胀压力,也是为了防范美元抽离对经济造成的冲击。
但中国是一个例外。比如此次全面降准,本来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应该是贬值,但反而继续升值了(可见外资对中国经济的信心有多强)。搞得央妈不得不提高外汇存款准备金率来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以此来对冲人民币升值太快对出口的影响。
综上,今年底和明年一季度,是宏观政策相对友好的时期。再加上历年一季度经济都会有个上冲的动作,而通胀率也不会太高,所以,对于资本市场而言,会在明年一季度迎来一段时间的蜜月期。
明年最确定性的机会在股市,对于楼市来说,调控政策松绑有限(或只集中在银行不抽贷、不断贷),房价不会出现报复性反弹,不要小看“房住不炒”的政策决心和压力。
政策松绑,但要知道底线在哪里?
“12·6”政治局会议后,对于政策松绑到何种程度,其实是有争议的,特别是行业政策,有分析认为:会议没有提“房住不炒”,所以,楼市限购要松绑了;没有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以,过剩产能又要死灰复燃了;没有提“环境治理”,所以,减碳和环保的脚步要放缓了。
其实,这种解读方法和逻辑是不正确的。
果不其然,10日发布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重提了“房住不炒”,请问这些作何解释?
没有提,不代表不做、少做;提了不代表要做、多做。
捕捉文字的变化,确实是政策解读的重要方法。但如果仅仅囿于文字变化,而不结合当前经济所处阶段的实情,结论贴不贴合实际,会不会翻车,还真不好说。
首先,国家的政策是会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的,由于此前中国经济总出现“一松就乱、一紧就死”的现象,所以,这些年为了避免这种一致性预期,重要会议的遣词造句会非常谨慎周正。
而且中央级别的会议是有分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部署下阶段经济工作的会议,研究经济问题一般提纲挈领,不会事无巨细(不说不代表不做),而且时效性往往是一个季度左右。
比如此次政治局会议虽然是研究2022年经济工作,但在明年一季度末二季度初的时候会再召开一次政治局会议部署明年二季度的经济工作。
所以,对政策松绑的时效性要有明确的预期。不排除明年一季度因为流动性释放导致经济增长动能过强,而出现政策再次微调的可能。
每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才是对第二年经济工作的总体部署
在经济下行压力下,政策确实会有一定的松动,这从央行全面降准、结构性降息就可以看出来。但政策是不是大松绑,我认为值得商榷。
会议的四大信号
无论政策如何松绑,但有三条底线是不会突破的:
一是,房住不炒;
二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三是,减碳和环境治理。
这三点都是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才取得现在不错的局面,现在远没有到鸣金收兵的时候。而共同富裕在今年被确定为长期经济目标,这在明年的经济部署中是必然要重点提及的。
对于政策总基调的变化,我在上文进行了论述,在这里就不再赘述。
下面就着重从以上四点进行解读,即楼市调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减碳和环境治理、共同富裕。
第一,楼市调控不会全面松绑。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对楼市调控的表述是:
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强预期引导,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此前中央政治局会议只提到了两点:
要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
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
目标是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不要再出现头部房企资金链断裂乃至破产的情形,其实是要求各地自查自纠,中央只要看到结果。不要再出现房地产绑架经济的现象。
第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拓展。
我国国内循环还不通畅的原因,不是需求不充分,而是在一些商品的供给领域存在空白和堵点,也就是国际市场能供给的,我们国内还不能供给,比如高科技领域的芯片,就存在结构性空缺。
经过这么些年的发展实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已经从“三去一降一补”,拓展为突破供给约束堵点,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其本质是提升我国经济的供给能力,避免出现产品受制于人的情形。
第三,减碳要坚定,注意把握好节奏。
今年世界之所以会出现能源危机和供应链危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新能源革命过于激进,但新能源的替代份额并不高,不能完全抵消传统能源退出的部分。所以,减碳的大趋势是一定的,是坚定不移的,但是度和节奏要灵活把握,避免“运动式减碳”再有发生。
第四,共同富裕既要做大蛋糕,还要分好蛋糕。
共同富裕不是“杀富济贫”,其首要前提是大家一起努力把蛋糕做大,然后才是合理地分蛋糕。
此次会议公报没有提“调节过高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取缔非法收入”这一做法,恐怕就是为了稳住大家的预期。
而“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其实类似于此前所提的“提高财产性收入”,资本、土地、劳动力、知识产权等都属于要素分配的范畴。
最后,谈一下大家比较关注的“政策对资本的态度”问题。
今年的最新提法是:
要为资本设置“红绿灯”,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防止资本野蛮生长。
去年的提法是,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
设置“红绿灯”是明确有可为,有不可为。
“强化反垄断”转变为“有效监管”,因为去年的反垄断已经收到成效,端正了资本的态度,大家已经把类似“二选一”的垄断作为了禁区,所以,今年是对资本进行有效监管,防止垄断行为再出现。
野蛮生长,相比无序扩张,更加具有超前性,是在垄断之前就出现的现象,既然监管提前了,那么,防范的“内容”自然也就提前了。
总体来看,“稳增长”是明年经济工作的重心,但并不是政策的完全松绑,特别是行业政策,仍然是结构性的,有保有压。长期改革性政策的方向是坚定的,但会结合具体情况注意节奏和度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