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国联证券发布的宠物行业深度研究报告《它经济崛起,“精神寄托”利好宠物行业》中,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论调:“猫经济”将引领行业未来增长。那么,事实究竟是否如此呢?为什么流行猫经济而不是狗经济呢?
猫经济崛起,犬经济式微
猫经济,全称猫咪经济学。是由日本经济学家们在2015年提出。当时的日本安倍经济举措没有成效,备受质疑,但猫咪相关的产业表现却十分亮眼。经济学家们发现,无论涉及哪种领域,只要用好了猫咪就一定能获利。“猫经济”一词,由此而生。
而在近年,猫经济也在国内起势迅猛。从被疯抢的“星巴克猫爪杯”,到被抢到服务器瘫痪的“麦当劳猫窝”,猫经济的魔力随处可见。
这份报告显示,猫犬前期一同呈现增长趋势,但近年来差异明显。2017 年全国城镇猫数量为3756 万只,2020 年为 4862 万只,复合增长率达 8.98%。2017 年全国城镇犬数量为4990万只,2020 年为5222万只,复合增长率仅为1.53%。
而在2020年,猫经济崛起的趋势愈发明显。数据还显示,2020年全国城镇犬只数量较2019年减少了5.1%;而猫只数量则较2019年大幅增长10.2%。
同时,据《2020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相较2019年,宠物犬消费市场规模下降了5.1%;宠物猫消费市场规模则大幅增长13.3%。
而更有业内人士预测,“猫经济”的部分细分领域未来几年的增速将高达500%。
在非理性的数据面前,再理性的人都能看到,猫经济的崛起似乎已经无法阻挡。
猫咪为什么会比狗狗更受欢迎?
对于这样的现象,国联证券发布的这份宠物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用如下一段话来描述其中的缘由:“由于养猫并不需要宠物主人外出溜猫,养猫相对于养狗有适当的便利性,更适合老年人与独居青年饲养,未来猫数量将呈增长趋势。”
但派读君认为,这样的描述过于笼统,并不能展现“猫经济”崛起背后的逻辑全貌。因此,我试着从几个维度找出其中更实用的商业逻辑。
1、猫的形象更加无害
根据生物学家的研究,人们普遍觉得拥有大眼睛、短鼻梁的圆脸是更具吸引力的,这如婴儿一般的长相特征可以促进大脑释放多巴胺,可以有效地激发出人类原始的照顾欲望。
而相较于越长大脸型越抽象的狗狗来说,面容稳定在“婴儿相”的猫咪非常符合人类特别是女性对“爱怜”的期待。在猫面前,人类总会出于本能变得温柔而有善意。
而从商业上来说,猫咪的图形设计元素简单,用猫做Logo可以节约商家设计商标及制造周边的成本。此外,在简洁的外表之下,猫咪造型又有很大的变化空间,商家可以根据品牌形象给猫咪设计独特造型,且不会造成辨识度的贬损。
2、养猫更具便利性
不同于人均别墅的欧美国家,我国目前的人口密度越来越高,城镇化程度也越来越高,这就导致了目前人们的人均居住面积越来越小。而在对居住面积的要求上,养狗需要的面积要比养猫需要的更多。大部分猫喜欢安静,即使在狭小的空间内,猫也能够很好的适应,而狗需要不断的活动玩耍,需要主人带着出门遛弯。
另外,相对于不遛就难受的狗,不需要陪伴、更不需要外出兜风的猫,有效节省了上班族的时间和独居老人的体能。而猫天生爱干净的属性,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清洁成本。
3、政策上的倾斜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政策上的倾斜。对于城市管理者来说,犬类有更大的伤害性和风险性,近年犬只伤人的新闻亦屡上热搜。这让社会对它的管理相对严格且敏感,且其犬只生存空间(特别是在一线城市)正在被不断挤压。
相比之下,猫由于更加“无害”,政策对猫的监管目前在国内基本为空白,饲养的自由度也更高。
也正是基于上述三个维度的原因,直接导致了猫经济的大范围崛起。随之而来的,是各式各样的产品服务在“猫经济”的沃土上蓬勃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