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参天巨木有根,浩渺大海有源,链接过去和未来的就是历史,它记录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渊源、发展、鼎盛和传承,昭示着未来和远方,它更让我们得以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
今天推出第一期《跨越世纪与海峡的相逢——河南农业大学早期校史1902-1912年溯源记》,作者张琼,河南农业大学第38任校长。作为建校溯源考证的亲历者,她饱含深情地回忆了这段跨越海峡穿越时空的溯源之旅,让我们得以窥见历史的风云激荡中河南高等农业教育的熹微之光,以期让广大师生校友不忘初心,继往而开来。
2021年10月29日,看到河南农业大学120周年校庆公告时,我正在参加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学校源自于1902年创办的河南大学堂,1912年改办为河南公立农业专门学校……”这两句话我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作为亲历了建校溯源考证的河南农业大学第38任校长,我对这两句话铭心刻骨,其间的酸甜苦辣,历历在目时时在心。
时光倒回到2009年5月,我从安阳回母校任校长不久,时任机电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赵民善、宣传部副部长张朝阳找到我,向我汇报早期校史和百年校庆的存疑问题。河南农业大学曾经分别于1993年、2003年举办了80周年和90周年校庆,由于当时掌握的建校资料有限,所以认定的建校时间是1913年,认定的建校源头是河南公立农业专门学校。
2003年,学校筹备90周年校庆时决定筹建校史馆,宣传部负责整个校史馆的布展工作。为挖掘早期建校资料,时任宣传部副部长赵民善、校报编辑部副主任张朝阳赴省内外奔波查找。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发现三个关键线索:一是民国教育部1934年出版的《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上记载河南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并非是1913年新建,而是“民国元年(1912年)十一月准立案”;二是河南公立农业专门学校首任校长吴肃(字一鲁,1871-1923,河南固始人,民初著名农林学家,1905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农学专业,后又留学德国柏林大学,获林学硕士)1914年向教育部呈报的《为呈请转咨立案事案查》中显示,“敝校于民国元年呈奉部准开办”;三是在当时河南的报纸上发现了河南公立农业专门学校1913年初的招生广告。
按照历史档案存放的现状,民国元年教育部批准开办河南公立农业专门学校的原始批件,如果还在大陆,最有可能存在于两个地方,一个是位于北京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另一个是位于南京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尤其是第二历史档案馆,它是集中保管中华民国时期各个中央政权机关及其直属机构档案的地方。校史工作者们一次又一次来到南京,查阅的资料堆积如小山,但建校批件这个标明学校之源、学校之根的“出生证”仍无影无踪。面对这一局面,同志们多次在一起研讨分析,最后形成的共识是如果这个建校原始批件存在的话,那么只有一种可能:国民党败退台湾时,可能带走了包括我校建校批件在内的民国教育部的相关档案。
看来,要想找到建校原始批件——“出生证”,只有一条路可走了,那就是派人去台湾寻找和考证。恰巧这时,2011年6月5日,我接到河南省人民政府通知,要求我以河南省高等教育参访团副团长的身份参加省人民政府主办的“中原经济合作之旅——走进台湾”活动,并说明可带一名工作人员。我当即决定带上张朝阳,因为我知道他自从2003年和赵民善一起负责90周年校庆校史馆筹建及布展工作以来,一直没有停止过对早期建校历史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还曾多次自费购买来自民间的建校早期文物。他任校报编辑时,曾多次接待采访过台湾老校友,和他们一直保持着联系。这对于在台湾寻找建校批件等早期建校文物、拜访校友都将会有很大帮助。
2011年6月16日,启程赴台,入住古色古香、寂静清幽的台北圆山大饭店。刚刚住下,我们就与台湾校友会联络人联系沟通,请他们帮助安排查阅相关资料及拜访校友等事宜。
▲2011年6月21日,时任校长张琼主持河南省高等院校与台湾育达商业科技大学策略联盟签约仪式
▲2011年6月22日,河南高等学堂杰出校友张鸿烈先生之子、在台校友会理事长张正中先生主持在台校友聚会。会上,时任校长张琼介绍了学校近年来的事业发展和校庆筹备情况
▲2011年6月20日,张朝阳在台湾“国史馆”新店分馆阅览室
6月21日晚,朝阳赶回河南省高等教育参访团驻地苗栗县西湖度假村,带回用数码相机拍摄的民国教育部专字第895号档案《河南农业专校准立案卷》,以及复印的学生、教师登记表等相关史料。朝阳慎重地把案卷照片递到我的手上,一字一句地对我说:“张校长,发现这份档案既是大喜,也是大惊。喜自不用说,惊的是这份档案上的‘改办’两字。”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定了定神,拧亮台灯与朝阳一起连夜研读。从照片看,档案案卷的大小尺寸同现在的普通16开档案文本相比,略窄一些,竖排版,文言文,繁体字。
▲珍藏在台湾"国史馆"的民国教育部专字第895号档案
▲1912年11月民国教育部专字第895号文件(发现于台湾“国史馆”)
那么,我们真正的建校源头在哪里?真正的建校时间是何时?
6月23日,我们从台湾踏上了返回郑州的路程。一回到学校,我就向时任校党委书记程传兴详细介绍了台湾之行的重大发现。我们俩商定,尽快召开校党委会,通报这一重大发现。
6月29日,校党委会上,张朝阳详细汇报了第895号档案的发现过程、意义以及我们将面临的压力和选择,党委成员们就这一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最后党委会决定,鉴于6月20号在台湾“国史馆”发现民国教育部专字第895号档案,档案的河南咨请件和教育部咨复件都明确显示,我校前身河南公立农业专门学校是1912年11月15日经教育部批准由河南高等学校改办而来的,并非当时新建。由此追溯办学源头应为河南大学堂,办学历史应为110年。同时,党委会要求进一步论证1902年河南大学堂的性质,河南大学堂、河南高等学校与河南公立农业专门学校三者的传承关系,在论证、证实的基础上,尽快到教育部备案。党委会还明确此项工作交由我和时任副书记杨德东牵头督促落实。
▲2011年8月20日,河南农业大学建校渊源专家论证会
1984年河南农学院更名河南农业大学。
从河南公立农业专门学校演变为河南农业大学的过程,已经为师生、校友和社会所了解。而从河南大学堂到河南公立农业专门学校这一阶段的历史,在2011年6月20日发现民国教育部专字第895号档案之前,尚未被人们所知晓。
说到河南农业大学,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河南农业大学是从河南大学分出来的。是的,从1927年三校合并到1952年全国第一次院系调整,我校有3年时间建制于开封中山大学中,有22年时间建制于河南大学中。由此而论,河南农业大学是从当时的河南大学分出来的,这句话是没有错的。但在这里有两点要强调说明:一是1927年三校合并前,三所学校都是各自独立运行的学校,都有着各自独立的建校渊源和校史,这是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只是第895号档案发现前,我们并不知道我校还有着1902—1912这段历史而已。二是今天的我们既不能因为有了1902河南大学堂的建校渊源就否认我们曾经在河南大学建制内存在了22年的历史,当然也不能因为这22年的历史而否认三校合并前的早期建校史,即肇始于1902年清廷主导成立的河南大学堂到1912年改办为河南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因此,考证和厘清这一段历史,对于正本清源,还原我校校史本来面目及河南近现代高等教育史都具有重大意义。
“薪火相传双甲子,弘农育人创一流”。谨以此文纪念母校120周年校庆。
王钰皓 李雨芯
编辑 EDITOR
吉柯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