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之前,小红书发布《品牌合作人平台升级说明书》,引来各路媒体一阵哀嚎,诸如“天台上站满了小红书KOL”“小红书KOL惨遭黑色星期五”“蓄谋已久的清洗,小红书对KOL开刀”这样的言论在各种媒体平台上频频出现。
《品牌合作人平台升级说明书》中影响最大的一条是:自 5 月 10 日起,品牌合作人准入条件变更为:
1.粉丝数量≥5000
2.近一个月的笔记平均曝光量≥10000
10日下午15:00,小红书对不符合要求的品牌合作人进行了清洗,大部分小红书平台的KOL们发现自己不能在发广告了,有数据统计,小红书上的KOL从消息发布前的1.7万人变成了5500人左右,近70%的KOL在这次“清洗”中遭殃。
一、小红书KOL规则的变化带来的影响
小红书品牌合作人是是指在小红书具有一定粉丝基础和影响力,应品牌方(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产品、服务的所有者、提供者)邀请,具有官方认可的商业推广资格的用户。其与普通用户最大的不同在于:品牌合作人可以可以与小红书官方认可的品牌合作,将流量变现。形似的模式还有抖音的星图以及知乎的品牌提问等。
因为有利可图,品牌合作人的模式催生了大量利用规则谋取利益的用户。
其中较为人知的有“互赞互粉群”:KOL们自行组织微信群,在笔记发布后,大家有组织的相互点赞、收藏和评论,来快速提高博文的曝光量,这一模式甚至拥有了自己的“规则”;另一种则是“花钱刷数据”,尽管流量造假为人所不齿,但是在利益的驱动下,依旧诞生了一整条灰色的产业链。
图片来自:中新经纬
对于以此谋求利益的人来说,小红书KOL规则的更改,无异于灭顶之灾了。
对此,小红书官方给出的说法是为了提高合作人质量,严惩未报备广告笔记以及数据造假,也是要求博主创作更多真实有价值的内容。
小红书方面称,公司有几十人的反作弊团队,500人的审核团队,以及100多套数据模型打击代写、刷量等作弊行为,2019年1月至3月处理涉及代写代发的黑产账号138万个,作弊账号38万个,作弊笔记121万篇,但实际情况依然不容乐观。
所以这次对于KOL加强控制,更像是一次挽救自己信任危机的方式,同时也是小红书在商业化模式上做出的一种尝试。
曾经希望打造“社区+电商”模式的小红书在这条道路上碰壁之后,转而上线品牌合作人模式,寄希望于“将品牌方、MCN机构和KOL三方打通,未来可以从中抽取佣金”的商业模式。保证UGC能够带来流量并转化为销量,是这个模式成型的基础。
如何在鼓励用户进行内容创作的情况下,又能保证其质量?小红书的举动是在与一整条产业链做斗争,只要有利益驱动,KOL背后的产业链必然给出相应的对策。可以预测到的是,在这波“清洗”下留存下来的KOL们,“身价”又会提升不少。
如何应对KOL背后的产业链是小红书的难题,作为旁观者的我们,应当认识到KOL(在很多情况下,网红、主播、自媒体等,都属于KOL)在其群体内拥有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不容小觑,移动媒体时代,KOL逐渐走向娱乐化和职业化。
二、KOL的营销策略和价值
凭借着兼具群体传播的影响力和大众传播的覆盖力,KOL迅速成为营销传播活动的中的重要角色,并且受到广告主的青睐。
根据艾瑞mUserTracker数据显示,2019年2月中国移动端月独立设备数排在前十的APP小类别平台中,有五个类别是KOL的常见栖身地,包括了即时通讯、在线音乐、短视频、新闻资讯和网络购物,可见KOL在用户日常触媒环境中有着众多的接触场景和接触机会,并且通过不同的方式对用户产生影响。
数据来源:艾瑞mUserTracker数据
随着移动媒体的发展,KOL的活跃范围正在不断扩大,除了传统的社交平台之外,移动视频、垂直平台、电商平台都成为其内容生产和传播的阵地。根据AdMaster的调研数据来看,有KOL入驻的平台明显更受广告主的青睐,其中KOL原生地社交平台广告投放意向占比高达69%,而在社会化营销方式选择意向中,KOL营销以60%的占比位列第一。
数据来源:AdMaster的调研数据
走向职业化的KOL会被“金主们”按照体量和类型分类,不同的KOL其影响力,影响范围各不相同,如何利用不同体量、不同类型的KOL搭配进行宣传�斗牛晌狵OL营销的课题之一。
按照体量来分类,KOL包括:头部KOL、腰部KOL、长尾KOL。
头部KOL:流量价值大,拥有着较大粉丝规模和号召力,相应的成本较高,适用于活动早期吸引关注。
腰部KOL:性价比较高,可以作为营销的主力军,进行多领域的覆盖,拓宽营销的范围。
长尾KOL:在内容分发和扩散上具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虽然其影响力和内容创作力有限,可以作为辅助分发的渠道。
按照类型来分类,KOL包括了明星类KOL、垂直类KOL、泛娱乐KOL。
明星类KOL:拥有忠实的粉丝基础和流量号召力,当然也需要充足的预算,利用其自身的话题性,在营销活动中引爆话题。
垂直类KOL:适用于深度内容的解读,可以针对所属垂直领域进行理性诉求的营销传播。
泛娱乐KOL:受众范围广,但粘性较差,适合营销信息的分发传播,用于话题的扩散和引导路人参与。
三、宠物行业KOL营销案例
近年来,宠物行业KOL营销的案例层出不穷,各种类别的KOL均有涉及。
比如请李诞作为品牌代言人的有鱼。邀请了吐槽大会上大热的李诞作为代言人,利用明星类KOL,迅速打响了知名度,成为热议话题。
魔力猫盒与与网易阴阳师手游的合作,也是明星类KOL营销的案例。
18年6、7月份,句句兽与许多流量并不算大的KOL进行合作,其中既有萌宠领域,也有其他领域,利用腰部KOL拓展营销范围,增加受众人群。
玛氏在”回忆专用小马甲“上投放的广告则属于头部KOL和泛娱KOL营销。
除此之外,宠物行业还有许多品牌另辟蹊径,利用不同的平台,将自己打造成KOL,例如抖音平台上的麦德氏宠物。
四、宠物行业如何做KOL营销
宠物行业利用KOL营销能收获什么样的成绩?
最知名的案例莫过于“王可可”:2016年3月,王思聪的爱犬王可可同名宠物店“王可可是个碧池”在淘宝上线,主营宠物粮食、零食、用品等周边。仅用一年,就完成了3千万的销售额。
当然,这是一个不可复制的案例,通常情况下,宠物行业的KOL营销应该如何去做呢?
搭建垂直KOL矩阵,传播产品信息。
选择多位宠物垂直类KOL搭建营销矩阵(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大多数萌宠类型的KOL并不属于宠物垂直类KOL,而是泛娱类,宠物垂直类KOL多数为养宠达人、宠物医师、行为学专家、繁育专家等),根据其特点,定制个性化的营销内容,触达他们的受众人群。
例如宠物玩具的宣传,可以利用行为学专家来体现玩具的互动性,让养宠达人来体现玩具的趣味性,让宠物医师来体现玩具的安全性,同时从多个维度对精准人群灌输产品理念,达到宣传目的。
采用金字塔型KOL矩阵,让话题持续保持热度。
对于一些资金充足的宠物企业来说,邀请明星KOL来进行营销话题的引爆,利用腰部KOL进行话题的持续扩散,提升营销热度,以达到“全民皆知”的目的。这种营销做法可以迅速提升品牌知名度,其话题会长期保持互动度和知名度,但是对于宠物食/用品来说,当下的实际转化量不会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