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嘉宾:夏兆飞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临床兽医系系主任、教学动物医院院长、河北省宠物产业协会首席顾问夏兆飞教授
长期在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和兽医临床工作。主讲《兽医临床诊断学》《兽医临床治疗学》《兽医临床病例分析》和《动物医院管理》等课程。主编/主译《小动物临床诊断学》《兽医临床病理学》《动物医院管理流程手册》《小动物内科学》《猫内科学》等书籍20余部。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北京市自然基金、国家十三五重大研发项目宠物疾病研究子项目和北京科委人兽共患病项目十余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00余篇。
现任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临床兽医系系主任、教学动物医院院长,北京小动物诊疗行业协会理事长,中国兽医协会宠物诊疗分会,《中国兽医杂志》副主编,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北京家禽创新团队岗位科学家。
如果说宠物产业发展是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程度的风向标,那么宠物诊疗水平就是一个国家兽医水平的重要标志。
随着养宠群体的持续增加,科学养宠观念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宠物健康的关注愈发提高,我国宠物诊疗行业正在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
从消费结构来看,从2019年到2021年,宠物诊疗的市场份额从19%到29.2%,增加了10个百分点。
宠物医院作为宠物诊疗服务的主要场所,是宠物医疗产业链的核心。从1985年中国农业大学开设第一家小动物门诊部开始,全国各地陆续出现了专业的宠物门诊。经过30多年的发展,目前全国宠物诊疗机构数量已超过1.8万家,较2020年同期增长 12.5%,其中,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四川、辽宁、河南、河北等地宠物诊疗机构都超过千家。随着资本的介入,连锁型宠物医院逐步形成,近年来一线和新一线城市的诊疗机构连锁化在快速扩大,连锁占比在逐年增加。优质资源不断整合,建立品牌效应,延伸全产业链发展。截至2021年,连锁宠物诊疗机构数量占比达20.1%,2020年此数值为16%。
根据数据显示,目前超过一半的养宠人年龄在18~30岁之间,“吸猫撸狗”“猫狗双全”成为Z世代养宠人新的生活方式和情感需求,他们对科学养宠的理念更容易接受,对宠物饲养、保健、护理方面都更加精细化;养宠知识获取更加多渠道、并呈现社交属性;在宠物疾病诊疗方面,他们也倾向“防患于未然”,容易接受通过定制科学健康的宠物餐食服务、加强预防和保健等规避宠物疾病的发生。
因此,宠物预防医学作为全生命周期的一个保障将得到高度重视与提高,包括宠物的定期体检、早期诊断、早期预防也将得到长足发展。
我国宠物诊疗多年的发展,经历了入门教育、基础教育、全科教育阶段,专科化是宠物诊疗当前和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很明显的一个发展趋势,也是诊疗水平专业化的切入口之一。截至2021年,全国有近64%的宠物医院开设了专科业务,北京、上海两地有超过75%的宠物医院都开设了专科。占比最高的四个专科为:猫科、外科、老年病和皮肤科。其中,猫科占比达到了45%。
近年来,为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和市场需求,行业协会也开始探索专科化发展之路。比如,中国兽医协会专门成立了专科建设委员会,目前批准了两个专科,即影像专科和实验室专科。北京小动物诊疗行业协会已成立包括内科、外科、心脏科、麻醉科、异宠、肿瘤科、眼科、口腔科、影像学、中兽医、皮肤科、医院管理等12个分会。
“十四五”期间,预防医学和专科医学的发展将会带动全科医学的进步,全面提升我国宠物诊疗水平。
医疗的本质是技术,宠物诊疗的立足之本是技术水平。宠物诊疗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高端服务业,宠物诊疗向专科化发展,需要专科技术人才的支撑。
近年来,国内宠物诊疗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离不开全国兽医院校对兽医人才的培育。全国约有90所高等院校、130多所高职院校,每年向社会输送兽医人才约3万余人,为宠物诊疗行业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2005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以来,我国进行了艰难的兽医体制改革。2009年,国家开始试点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制度,与国际接轨。截至目前,全国注册的执业兽医师数量将近10万人。
由于宠物行业发展日新月异,目前从事宠物诊疗的执业兽医培养速度还远远跟不上激增的宠物医院数量,执业兽医的供需比大约为1:4。人才瓶颈是宠物诊疗行业未来发展最大的挑战。
过去高校对兽医的培养目标和体系主要是为经济动物服务,大部分毕业生受临床教学条件限制,每年真正从事小动物临床诊疗工作的不到一半。“十三五”期间,国家兽医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做了大量的探索和改革,按照学科整体评估将兽医学院进行分级管理——a级、b级、c级,考虑到兽医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很多兽医学院将学制由4年制调整成5年制,增加的1年为临床实践实习期。
专科兽医人才培养成本更高、培养周期更长。一般来说,在高校学习兽医专业一般需要4~5年,毕业后考取兽医执照,发展成为主治医师需要3~4年,再发展成为专科兽医同样需要4~5年的时间。
如何打破这一瓶颈,需要社会各界合力聚势、携手育人。
首先,高等院校兽医专业应加强小动物方向的学科建设,加大力度发展教学动物医院,以培养小动物临床兽医师为目标,通过构建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开设特色课程、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整合利用教学资源、完善教学管理制度等环节建设,建成一套强理论、重实践的小动物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和实践创新机制。以中国农业大学临床兽医系为例,该系以“科研、教学和临床三结合”作为发展的主要原则,以教学动物医院为临床实验基地,形成了包括内科、外科、影像科、实验室诊断、麻醉科、肿瘤科、中兽医科、牙科、眼科、皮肤科、心脏科、骨科、临床营养科等15个在全国具有优势地位的临床重点学科,为业界培养输送了一批临床兽医专科人才。
其次,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等社会组织,应大力开展执业兽医继续教育工作,包括提供专科培训、出版编辑教材、制定行业标准等,持续提高兽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专业技术能力,提升兽医执业质量,为业内人才发展提供多元化、多渠道的解决方案。
再次,宠物医疗行业上游的药品、食品、医疗器械设备等企业,应高度重视执业兽医的培养与发展,联合高校、社会组织与诊疗机构,为在职兽医师提供专业、系统的继续教育支持,协力推动行业诊疗人才的培养培训。
最后,打铁还需自身硬,人力资源是一家医院最核心的资产,动物医院的发展思维要把人才的培养视为一种投资而不是成本,要重视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才梯队建设,为在职执业兽医的再教育创造成长的平台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