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张颇有寓意的图片。反省是一面镜子,也是一把尺子,照出自己的瑕疵,量出真实的自己。
有一回季羡林受邀外出讲课,出门前想起还没给君子兰浇水,便嘱咐保姆帮着浇水。
没想到等他回家时,发现君子兰死了。
询问之下才得知,保姆给君子兰浇完水后,瞧见窗外阳光正好,特意把君子兰搬到太阳底下。
可她却不知道,君子兰喜凉爽,惧高温。
心爱的君子兰死了,季羡林感到很难过,保姆一时间也有些手足无措。
恰好季羡林的儿子季承来探望父亲,知道此事后便想说保姆几句,季老却摆手为保姆说话,还反过来安慰了她一番。
季老给儿子解释道:
“这件事确实不怪她,责任在我。他人犯错,常有己过。
我明明知道阿姨不懂得怎样照顾君子兰,可还是把这件事交给了她,你说这是不是我的错?”
责人先问己,恕己先恕人,是刻在骨子里的修养。
《周易》 革卦里有一个词,叫“君子豹变”:
君子像豹一样出生丑陋,但是经过修炼,最终像矫健美丽的成年豹子一样,成为一个有品质的人。
曾子一直秉持内省慎独,每天都要叩问自己来正己修心,后世尊其为“宗圣”。
曾国藩长期写日记反思自己一言一行,改掉诸多毛病,成了“天下第一完人”。
内求,是一个人最深的修行。
03
自省,和平处世
明代江阴有个大户望族,族长人称夏翁。
有一天他乘船过江,有个人往他的船上泼粪。
夏翁盛怒之下,让人把他抓去见官。
但是夏翁转念一想,为何有人无缘无故对自己泼粪呢?
于是他找来管家询问,原来这人在夏家借了钱,夏家几次催要,催得太紧,才让他做出这样的事来。
夏翁知道后,宽恕了这个人,并告诫下人,不要再去催债,等他有钱了再说。
此人也与夏家冰释前嫌,重新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人与人的关系之所以陷入困境,往往是因为我们只盯着对方的问题,而对自身的缺陷视若无睹。
别人冷眼相待时,先想下自己的刺是否扎伤了别人;
别人蛮不讲理时,先思索下自己做事是否合乎情理。
用一只眼睛看别人,留一只来审视自己。
管理培训家章义伍曾经在院子里种了许多竹子。
在他眼中,竹子是提升房子格调的上佳之选。
可刚种上没几天,邻居上门来找他。
指责道:“你这竹子,到时候穿墙而过到我们家来,不就麻烦了。”
章义伍很纳闷地说:“竹子即便生长过去,也是增添了一份雅气,怎么会麻烦呢?”
可邻居却不以为然:“我是做生意的,你的竹子是空心的,不吉利。”
听到这样的理由,他有些无语,但稍作思考后,他还是挖去了院里的竹子。
身边的朋友打抱不平地说:
“你在你家种竹子,他来提抗议,本来就不合理。而且种竹子花那么多钱,你就这么挖掉,太亏了。”
可章义伍却笑着回答:
“我想了想,同一棵竹子,你认为是节节高,别人觉得它对做生意不利,从人家角度看,并没有什么问题。
而且,如果对方内心一直膈应,邻里关系就会不和谐。所以为了大家都舒服,一定要挖。”
这世上多少关系,都伤于自我立场,而成于换位体量。
与人相处,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是一种和谐的处世观。
04
写在最后
有位心理学把人的价值观分为两类:一类叫弱势价值观,一类叫强势价值观。
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弱势价值观遇事问:凭什么?喜欢向外归因。
而强势价值观却习惯于问自己:为什么?善于向内求因。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也由此产生。
凡事归咎于外因,在抱怨中消耗自己,困于樊笼。
而凡事从自己身上求因的人,不断成长,越来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