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5月开始,中国内镜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培训学院正式成立,同时推出「消化内镜空中大讲堂」作为医师培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5年多的时间,2022年12月8日,第236期「消化内镜空中大讲堂之超高清光学放大内镜诊疗专场」在上海长海医院举行。
◤a.内镜白光下观察: 边缘可见
◤ b.CBI染色下观察: 判断属于工藤ⅢL型,考虑为腺瘤。 JNET血管分型考虑为Type2A-2B。
◤ c.粘膜下注射: 抬举后边界非常清晰,考虑到粘膜损伤程度,此类结肠类病变可以不进行标记。
◤ d.剥离环切+创面处理: 由于病变位于右半结肠,有迟发性出血和穿孔危险,因此陈洁教授此次选择进行整个创面夹闭。
「临床治疗手感好」
首先,在操作的手感上和进口品牌没有太大差异。其次,在弯角的角度上和镜身柔韧性上也是比较好的。
「便于观察IPCL走形」
通过放大内镜联合染色在食管IPCL走形非常清楚,可以帮助我们对表面微血管进行更好的观察。
PART 01
4K放大内镜整体观察
a. 常规内镜下主要观察黏膜表面、固有层及黏膜下层浅层,放大内镜下主要观察固有层浅层和IPCL。 王教授首先对咽喉部及食管进行了观察。 调动拨杆后进行100倍光学放大,可看到IPCL排列非常规则,通过分布和形态可见目前是一个正常状态。
b.UHD-GT300Z放大内镜有着9.6mm的小直径,可帮助更便捷地在十二指肠球部中移动和观察。 在通过幽门后,在染色模式下微血管可见,排列成规则蜂窝状,腺管结构和开口显示得非常清晰,以此可判断是腺瘤型病灶。
PART 02
4K内镜ESD操作
◤ a.粘膜下注射: 受幽门环收缩影响,一般肛侧端操作会易于口侧端操作。
◤ b.剥离环切: 顺序从口侧端往肛侧端进行。
◤ c.创面处理: 由于病灶靠近幽门环,肌肉较厚,王伟教授采取的是局部钛夹闭合的方式,这样可以避免由于肌肉频繁收缩所造成的钛夹脱落的情况。
PART 03
4K内镜ESE操作
a.半切开,即ESE挖除术的概念:这样可以第一时间找到病灶根部,顺着根部进行挖除,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如果全切开后再去找根,则会造成更多的组织损伤。
b.病灶圈套:在快速切除后,病灶仅剩下黏膜面残留,此时用圈套会更高效。这也是空中大讲堂系列课程的举办初衷之一,即通过各种类型的案例指导年轻内镜医师如何根据不同情况采取更快速有效的方式来进行手术,达到安全第一。
在最后的卫星会上,陈洁教授说道:“红细胞的直径大约是7μm,毛细血管7-9μm,澳华高分辨率的光学放大可达到4μm,能够非常清楚地观察到粘膜下六边形或五边形的毛细血管网、腺管结构及周边的白区,即腺窝边缘上皮等。”
杜奕奇主任也感慨说:“现在4K超高清内镜正式上市了,今后我们国内内镜的器械就有了更多的选择。通过今天我们做的2场ESD演示来看,各项指标及表现也是非常理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