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十几年间,人类和电子游戏的关系变得愈发紧密,任谁也无法阻止游戏产业突飞猛进的发展。不过早先可能没有人想到,需要游戏的,除了人类,还有宠物。
截图来自Youtube@Pet club
2022年,中国宠物相关产业规模预计能达到近5000亿元人民币。在宠物经济的大潮中,物联网已成趋势。
但光是自动投食器、饮水机、摄像头这样的宠物数码“三件套”,在如今已经显得有些不够时髦。于是, 已经有商家把主意打到了电子游戏上——或许这是一种新的消费陷阱,但也可能,它们真的能够帮饲养员解决很多关键问题。
1
最近,一家英国初创宠物品牌Joipaw宣布,他们已经在开发一款给宠物狗使用的游戏家用主机,名为“Joipaw”。官方声称该游戏机设计与试验已经到了最后阶段,于是他们在官网上开放了预购,希望能得到铲屎官的青睐。
从官方给出的商品页面来看,该产品带有一块触控屏幕以及自动投喂器,而屏幕高度明显是提供给宠物使用的。
Joipaw看起来并非是“画饼”。官方的Youtube频道上提供了一些实物展示视频,还有狗狗的使用过程。视频中,狗狗主动用鼻子对触控屏进行了精准操作,甚至还借此玩了打地鼠游戏,在这样的状况下,一只哈士奇可以精准的用鼻子“捉”住了每一只地鼠。而投食机则在其每次成功精准触及屏幕中的地鼠时,将食物进行投放,以奖励其行为。
不止如此,Joipaw声称他们的主机还可以搭配一些自家生产的运动穿戴设备,这些设备既可以供饲养人通过APP来监控宠物,甚至可以直接关联某些游戏内容,进行额外游戏控制。
该公司声称他们以电子游戏来解决狗狗的心理问题,表示拥有了这款主机,即可缓解小狗的分离焦虑等,甚至提到游戏机有利于小狗老年痴呆的研究——当然这种说法大概率只是噱头,时至今日,关于游戏可以缓解人类大脑压力的看法得到了普遍认同,但对于宠物,这方面研究屈指可数。
目前这项产品还在预售阶段,真实效果还要等到产品正式发售后才能看到效果。
看起来,Joipaw最大的亮点在于狗狗真的可以进行打地鼠这样略微复杂的操作,不过用食物刺激其行为,这样简单的“巴甫洛夫效应”在智能玩具领域早就见怪不怪了,有很多厂商做过尝试。比较常见的一种宠物机器人,会把玩具结构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会发出信号并吸引宠物互动的机器,另一个则在宠物互动成功后奖励食物。
主人可以通过APP对主机发出的信号进行定义,也可以远程操作,吸引宠物来触碰信号机器人以回应。这种方式听着有些无聊,但在海外一度颇受欢迎,因为即便仅以声音作为发动信号,可以人为设计的游戏互动环节仍然不少。
PupPod
上图名为PupPod的游戏机,算是这类玩法的先驱之一,由前微软员工Erick Eidus设计。Erick声称在设计时,他所思考的关键在于“如果让狗来设计一款计算机,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因此PupPod摒弃了复杂的操作,用最简单的方式进行互动。
不过PupPod的目标不在于让小猫小狗长期停留一处,而是保持精力,而不是主人不在时无所事事,将两部分机器较远放置,可以达到让宠物起身运动的效果——Erick认为长此以往,宠物的身体会适应长时间休息的状态,从而习惯只保存有限的体力,导致无法再重拾活蹦乱跳的生活习性。
看起来他并没有考虑到另一种需求:如何用游戏分散那些调皮鬼的注意力,从而避免拆家——但是这些游戏机通常都设计得十分耐用,设计者们显然知道小猫小狗的牙齿爪子是不好惹的。
2
事实证明尽管铲屎官搞不懂他们的宠物在想什么,但动物玩游戏,早就不是值得铲屎官们大惊小怪的事。
以身边来讲,今年7月,游戏《Stray》一度因为对主角猫猫过于形象的诠释,引发了现实世界“主子”们的共鸣,虽然铲屎官普遍不知道它们到底隔着屏幕交流了什么,但显然这种跨次元的反馈是的的确确存在的。
那么既然可以互动,自然也有可能上手来两把。
去年《心理学前沿》杂志刊登了一篇英国科学家的研究,在研究中,科学家驯养了四头猪,并成功教会了它们打游戏。游戏非常简单,使用摇杆操纵屏幕上的光标,将其移动到指定位置,结果每只聪明的小猪都以很高的成功率完成了操作。
而人类靠动物来研究大脑以及AI,也常常需要靠游戏来完成。今年中科院发表的一篇题为《猕猴在吃豆人游戏中的分层组合策略》研究论文中,就使用了如题所写的方式来进行研究。
显然,很多动物已经在科研领域挑战人类水平了。但人类的宠物似乎没有太多脑容量来琢磨清楚这些——Youtube博主Will Archer曾试图让自己的狗狗学会玩《使命召唤》,又是简化键盘操作,又是用食物诱导训练,最后狗狗倒是真“杀”了几个站桩的AI。
成绩是真的,但人看起来比狗高兴多了。Will Archer的狗狗很难说是在玩游戏,更多则是在服从主人的指令。或许得到主人肯定也是宠物们快乐的方式,但游戏领域也存在着更接近于“嬉戏”的游戏。
3
要说宠物玩电子游戏,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某只调皮的小猫或小狗与平板电脑中活动的事物互动的画面。
而这类视频中常常出镜的,正是一些市面上颇受欢迎的宠物专属游戏,例如在海外拥有百万下载量的《Game for Cats》。
《Game for Cats》由一个名为Hiccup二人团队开发,团队中仅有一位美术和一位程序员。游戏内容没有什么难度,无非是用一些屏幕中活动的物体引导“玩家”去捕捉。不过听起来没什么技术含量的游戏,其实还是需要一些关键窍门的,这也让它成功打动了主子和铲屎官们。
所谓窍门就是,游戏对反馈的强调虽然简陋但很醒目。其中有多种不同的互动种类,例如模拟激光笔,模拟小鱼,昆虫等等,并一定程度还原他们不同的动态速度,姿态。另外,猫能否分辨颜色、色相和饱和度,学界尚无定论,不过它们对明暗却可以表现出反应,因此游戏画面常常使动态事物与背景呈现高对比度。
为了刺激动物对画面的反应,游戏也有奖励音效,比如爪子点击到活动的老鼠,就会发出“吱吱”的声音,一定程度上对小动物的反应做出有效反馈。
于是这个看起来颇为简陋的小游戏,尽管会把铲屎官们的平板电脑屏幕弄得惨不忍睹,却也被证实确实有其游玩价值,《Game for Cats》也常被拿来给包括鸟类、爬行动物在内的宠物进行测试。
不过,一个有趣又传统的问题摆在了人们面前——游戏内购。《Game for Cats》 下载免费,但后续解锁更多场景需要付费,这时候小猫小狗们就会毫不犹豫的按下“付款”(也可能只是一通乱挠),让收到付款短信的主人无可奈何,而开发团队自然就成为了封口浪尖上的人。
“太容易误付款了!”
或许由于内容并不难,《Game for Cats》的模仿者非常多,这些宠物游戏玩法仍以模拟激光笔为主,不过是换了背景和活动形象,换汤不换药。也有宠物点击成功后,随积分增加难度提升的,甚至不少游戏可以关联主人的社交账号。当然游戏存在的目的是为了让游玩者大脑产生多巴胺,归根到底,还是要“玩家”喜欢才行。
在这一点上,《Game for Cats》这类游戏与我们所谓的“易上瘾”游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短时间内,吸引“主子们”注意力的效果十分显著,有一定的娱乐价值——前提是铲屎官们切记要给保护好自己的平板电脑。
4
要说宠物们是否真的需要电子游戏,除非你家“主子”开口说话,否则谁也说不清。
但这些年宠物经济的规模确实是在不断提升,新需求也不断出现。单是宠物玩具方面,越来越多智能家电诞生,它们不仅达到监控的效果,也能满地乱窜、和宠物们嬉戏,多少在饲养者不在时弥补一下他们的愧疚感。
甚至连VR也涉足了动物领域——美国某公司早在2018年就推出了猫咪VR,声称这么做是为了缓解家猫去野外威胁野生动物生存环境的情况。当然,也有真起作用的案例,曾有土耳其牧民给自家牛戴上VR设备,试图让其感觉自己身处户外牧场。结果乳牛产奶量从每天22升上升到了每天27升。考虑到环境对乳牛产乳确有影响,看起来VR这招的确是取悦了它。
当然无论什么样的高科技玩具,都面临着某些问题:它们中的大多数的攻略对象自然是负责掏钱的主人。而这些与宠物有关的电子游戏,又始终围绕几个现实中常见事物的虚拟替代而展开,或者延续着最基本的“巴甫洛夫效应”,并没有在技术上达到关键性的突破。至今没有什么电子游戏真正做到让它们“上瘾”,而说服宠物在四下无人的时候去主动玩游戏,更是一个重点难题。
可见,宠物电子游戏想要有所建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等到有朝一日“主子们”能通过电子游戏释放自己旺盛的精力,延长一些铲屎官沙发的使用寿命,那么宠物电子游戏才算迈出历史性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