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央视新闻《生产线上的中国》系列专题报道,关注我国自主研发的核磁共振仪器产线及科研成果转化创新模式。
核磁共振仪器被誉为“尖端医疗设备皇冠上的明珠”,对于心脑血管、神经和肿瘤等多种重大疾病影像诊断有重大意义,但生产技术长期被国外封锁。不久前,我国自主研发的核磁共振仪器研制成功,开始量产。将核磁共振仪器搬上生产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其中不光要解决“卡脖子”的技术难题,还有如何解决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他们是怎么缩短实验室和生产线之间的距离的呢?
记者在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看到,生产线上生产的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核磁共振仪器,画面中白色的圆柱体就是正在生产中的仪器,经过一系列复杂精密的程序之后,它将出现在医院的检查室里。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医学影像科副主任技师 张辉:它的图像质量一点都不逊色于国际先进的核磁共振仪器生产厂家,价格也已经比以前大大地降低了,我们医院的医疗检查费相对于以前也在逐步地降低,这对于我们广大人民群众来说,看病的时候花费就会更少了。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里,这台我国自主研发的核磁共振仪器正在工作。仪器工作的情况,实时传输到15公里外的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总台记者 朱慧容:在分辨率不是很高的核磁共振机器做出来的情况,看不出来具体的病灶在哪里。但是在这个分辨率很高的核磁共振提供的影像上,就明显地看出,这里可能是一个肿瘤的所在位置。
记者了解到,这款仪器可以获得人体的全身影像,不仅分辨率更高,还加速了成像速度。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工所副所长 李烨:以前我们核磁共振就像拍照片一样,是一张一张的,你一动照片就糊了。我们现在有了快速成像技术之后,组织动也不怕,我们可以看到它动的过程。
不仅仅是在核磁共振的影像诊断装备上有重大突破,记者了解到,眼下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已经研发出可以为肝脏和乳腺疾病提供早期筛查的无创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研发的为帕金森、癫痫、阿尔茨海默病提供治疗的超声神经调控重大仪器也开始进行临床试验。
产业需要什么
他们就研究什么
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这些正在进行的研究上可以看出来,最前沿的合成生物、脑科学、海洋科技等都是他们的课题,研究院负责人告诉记者,所有这些课题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面向产业需求。
调研中,记者了解到,2022年,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各类研究项目经费超过33亿元,其中只有17%是政府拨付的固定经费,83%的经费都需要依靠与产业合作等多种方式获得,这也就是说,科研项目从立项之初,就要和产业需求牢牢绑定。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院长 郑海荣:它是以重大需求导向,特别是以产业的核心技术需求导向,产业里的“卡脖子”问题、急需破解的问题,作为研发的一个导向。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工所副所长 李烨:以前的科研合作一般就是科研单位做了原理的验证,然后就交给企业,企业再去变成产品。那我们这个从最开始的包括立项、提出问题、提出技术路线,到最后的实现,到变成产品的全链条,我们都有深度参与。
随着合作的深入,企业带来的市场反馈,也让研发机构有了新的突破。第一批国产核磁共振仪器,合作开发单位之一就是联影医疗,仪器上市不久,他们就为科研团队带来了临床反馈。
郑海荣告诉记者,这些年,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在研发机构和产业融合方面探索的案例还有很多。
这座楼叫作“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这是一个“楼上楼下”的创新综合体,楼上是研究院,楼下是企业,楼上的“科学家”随时可以下楼找到“企业家”,一起商量产品转化。而这个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成立刚刚三年,就已经促成多家医疗机构和研发单位融合,实现10多个重大科研成果的产业转化。
政府+市场
助推科研成果转化
在采访期间,记者了解到,深圳南山区把他们的创新方式总结为“蝴蝶模式”,就是科研单位和产业构成了蝴蝶的身体,但想要蝴蝶翩翩起舞,还要依靠两只翅膀——也就是政府和市场的助推。
深圳南山区科技创新局副局长张旭告诉记者,帮助科研成果转化一直是他们工作的重心,为了搭建好科研机构和企业沟通的桥梁,他们最近还特地在南山云科技大厦拿出了5层楼2万平方米的空间,免费提供给帮助成果转化服务机构。利用市场的力量链接起科研机构和企业。
深圳南山区科技创新局副局长 张旭: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可以说是我们区里实行科技成果产业化非常好的一个典范。不断地帮助它对接区内各种企业的资源,来架好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
有了链接,还得有资金支持,记者采访期间,科创局的郑培松正在和小组成员谈论如何为区里的企业申请最新的资金扶持。
帮助企业申请政府的扶持资金还仅仅是郑培松工作的一部分,为了让企业拥有更多的资金支持,他们还得联络起区里的金融资源。
深圳南山区科技创新局副局长 张旭:我们引入了一些非常丰富的科技金融资源,不是仅关注收益率,而是更关注早期项目的成长性,实现这种投早投小投科技的理念。
金融资金的支持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提供了保障,张旭最新的工作计划,将这些对创新成果转化至关重要的要素都集中在同一个空间里,共同发力,赋能高质量创新发展。
深圳南山区科技创新局副局长 张旭:南山区现在已经有超过了4500家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了6.57%,我们也会进一步畅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渠道,面向全球来引进国际的高端人才,提供更强的人才支撑动力。
楼上实验室楼下创业
公司破除“孤岛现象”
科技成果转化不够顺畅的问题长期困扰产业发展,如何破除障碍,真正实现创新成果引领产业升级?
郭万达,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他带着记者来到深圳市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这个中心楼上是实验室,楼下就是多家创业公司。
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郭万达:就像邻居家一样,你推门就可以进去,可以见面,可以说话啊。还不需要通过中间的中介的机构,这不是直接它就转化了嘛,最重要的是产研的融合没有隔阂。
总台记者 何俊儒:未来,我们整个产研融合的实践当中,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郭万达:你就得有原创,你得有零到一,你没有原创,你如何去解决“卡脖子”的问题呢?
总台记者 何俊儒 :当科研机构和市场的融合越来越紧密了之后,会不会出现科研机构只去攻克市场的一些效益高的产品?
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郭万达:那当然可能会出现这种倾向,这就取决于科研机构是什么科研的机构,一点不注重长远、基础研究不重视,研发完以后就没下一单了。这个新型研发机构就是由政府、大学、产业界共同去发起的研发机构,有一些科研机构本身的各种资源的集聚,这个时候,既要有基础研究,又面向产业界,我觉得新型研发机构作为一个重要的载体,既要避免完全就是利润,也要避免完全政府去干预,所以它一定会形成这么一个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