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命建大学,正在成为潮流。
中国有无数个经济大省和经济强市,但能称为教育大省和教育大市的却不多,而浙江和杭州无疑是其中最尴尬的存在之一。
日前,浙江召开首次高等教育强省暨高水平大学建设工作推进会,吹响新一轮高教强省建设的冲锋号。
早在此前发布的浙江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中,“形成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发展格局”更被列为发展目标之一。
这一次,能不能突围?
01
全国最富的省份,大学实力却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
论经济总量,浙江GDP逼近8万亿元,排在全国第四,仅次于广东、江苏和山东,且在不断拉近与山东之间的差距。
论人均收入,浙江不仅反超粤苏鲁,而且连续20多年位居27个省区之首(不计直辖市),更因城乡差距最小,被赋予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任。
论百强市、百强县、百强镇规模,浙江排在全国第一梯队,发达的民营经济,造就了县域经济的崛起。
然而,到了科教尤其是高等教育方面,浙江却与周边地区拉开了差距,甚至不及中西部一些省份。
从高校数量来看,2023年,浙江共有109所大学,排在全国第11位,而同为包邮区成员的江苏则高达168所,位列全国之首。
高校数量本身就与经济实力不匹配,而一流院校更是付之阙如。
根据教育部第二批双一流大学名单,浙江只有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宁波大学3所双一流高校,与安徽等并列排在全国第12名。
而建设水平大学,“积极探索一所城市至少一所高水平大学建设模式”,就成了浙江突围的关键。
02
作为经济强省,浙江双一流大学为何这么少?
在历史上,浙江一流高校数量虽然不及沪苏,但也不乏佼佼者。
然而,这些高校,20多年前的高校大合并浪潮中,建制被撤销,不复存在。
早在211工程启动之初,浙江就有3所高校入围或进入预审名单,除了众所周知的浙江大学之外,还有杭州大学和浙江农业大学。
然而,1998年,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合并成立新的浙江大学,在将浙大推上TOP3大学的高位时,自身的一流大学矩阵出现萎缩。
随后,浙江虽然加大高校建设,但错过了第一波机遇,后来的211工程高校扩容,主要考虑的是西部地区或欠发达地区,浙江自此没有新的高校成功突围。
这也导致长期以来,浙江只有1所集985大学、211大学为一身的高校,只有航空母舰,却无一流舰队。
2017年以来,双一流大学横空出世,到2022年发布了第二批双一流高校名单,中国美术学院、宁波大学得以晋级,浙江的双一流大学扩容到3所。
然而,双一流大学,以学科作为入围门槛,只要有1个学科入围,都能跻身其中,这也导致双一流大学全面扩容,来者有份,含金量上自然就有了争议。
一流学科数量,可作为双一流大学含金量的参考。
浙江共有23个一流学科,但21个来自浙江大学,这也再次验证浙大仅次于清华北大的综合实力,但中国美术学院、宁波大学,都只有1个学科位列其中。
当然,与深圳一样,杭州本身强劲的产业实力,再加上大专生落户的低门槛,本身就是抢人的最大助力。
而浙江也率先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同样是人才意识的体现。
03
一个城市至少1所高水平大学,有多难?
浙江共有11个设区市,其中杭州、宁波为副省级城市,其他都为普通地级市,教育资源禀赋可谓大相径庭。
杭州虽然与上海、南京存在明显差距,但在省内遥遥领先,聚集了全省一半以上的本科院校,而宁波、温州其次,而部分地市仅有1所本科院校。
杭州是科教资源最为集聚之地,且不说浙大影响无远弗届,而高校数量占了全省的1/3以上,双一流大学、百强大学双双拿下全省2/3的份额。
如果以双一流大学来界定“高水平大学”,浙江目前只有3所,未来可能会扩容到4-5所,但仍难满足“一市一高水平大学”的目标。
如果以全国百强大学来界定“高水平大学”,杭州、宁波、温州都已经完成了突破,但其他地市都还有相当长的距离。
如果以一本高校来界定“高水平大学”,金华等地也不乏佼佼者,但整体上与杭州存在巨大差距。
所以,浙江高水平大学扩容,乃至一市一高水平大学的希望,就落在了拼命建大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