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时觉得,再也没有其他事情能给我造成这么大的痛苦了。”回忆起爱犬离世,刘丽动情地说道。去年爱犬因病住院,刘丽总共花费了近3万元。
和刘丽一样为了给宠物治病花费不菲的主人不在少数。数据显示,2023年宠物主花在单只猫、狗身上的单次平均就诊花费为2390元和2786元。近年来,随着养宠家庭越来越多,宠物诊疗行业快速发展,看病贵、过度医疗、市场混乱等也成为行业痛点。不过,许多宠物医生并不认为行业很“暴利”。在深圳经营一家宠物医院的左军认为,有过度医疗行为的宠物医院一定是少数,给宠物做检查更多是为了疾病诊断的需要。中国畜牧业协会宠物产业分会会长刘朗博士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宠物诊疗行业的标准化建设还没有到位。他建议,要加强宠物诊疗行业的标准化建设,让宠物主人明明白白消费;同时,要提高执业兽医的考试门槛,从而提升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狗狗去世对我打击特别大,我花了很长时间才走出来,那段时间我真的没有心情工作,我当时觉得,再也没有其他事情能给我造成这么大的痛苦了。”在陪伴了刘丽近13年后,她养的一只阿拉斯加犬去年因病离世。刘丽说,去年8月,狗突然牙根发炎,面部肿胀,于是她带着狗去了深圳一家宠物医院就诊。她想给狗最好的治疗,美团上的数据显示,刘丽去的这家宠物医院人均消费超四千元,远超其他医院。这次拔牙手术最终花了1万多元,光是脑部CT的检查费用就花了3000多元。一个月后,刘丽的狗又因病住进了这家宠物医院,并在几天后离世。据刘丽透露,前前后后她一共花了近3万元。
方文文养了一只快6岁的秋田犬。去年9月,在一次定期体检中,爱犬被检查出患有动脉导管未闭(PDA)。在目前的小动物临床上,PDA是少数可以通过手术治疗且长期预后良好的先天性心脏疾病。在经历两次转诊后,方文文带着爱犬到了位于深圳龙华的一家宠物医院治疗。在这家宠物医院,医生给狗进行了两次微创介入封堵术,但都以失败告终。
方文文认为,医院有“过度医疗”的嫌疑,因为医生没有使用较为便宜的传统开胸手术,而是使用了较贵的微创介入手术。在这家宠物医院,方文文花了3万多元。刘丽和方文文的遭遇不是个例。在黑猫投诉平台,宠物医院相关投诉超1700条,大多涉及收费贵、误诊、过度检查等。而众安保险的理赔数据显示,在宠物就诊花费方面,2023年宠物主花在单只猫、狗身上的单次平均就诊花费为2390元和2786元。
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宠物犬猫饲养量突破1亿只。根据《2022中国宠物医疗行业白皮书》,截至2022年10月,全国宠物诊疗机构数量达19930家,其中19.52%的宠物医院处于亏损状态,近55%的宠物医院利润率不到10%。此外,目前全国宠物医疗市场规模约675亿元,约占整个宠物产业的22.5%,宠物医疗占比呈上升趋势。
在宠物医院经营者看来,宠物医院并不是一个暴利的行业,设备成本、人力成本和前期投入均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左军从事宠物诊疗行业已有二十多年,目前在深圳经营着一家连锁宠物医院。他告诉记者,深圳一家中等规模的宠物医院,每个月房租约4万元,人力成本约8万元,此外还有设备折旧费用,前期装修投入和设备投入也接近百万元。
“宠物医院的利润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高,我们这家新开的医院每个月有二十几万元的营业额,在同行里面已经算是非常优秀了,但还没有进入盈利阶段。”左军说,就算是一家经营得比较好的宠物医院,现在平均也要三到五年才能回本。对于检查费用高,左军认为,检查费用是由仪器设备和耗材使用产生的,与人医相比,宠物医院的仪器设备使用率非常低,像彩超检查,宠物医院有时候一天甚至都做不了一例检查。“检查做得越多,分摊到人均费用上,成本也就越低。”左军表示,人用药可以大批量生产,但宠物用药市场会小很多,相应的药物价格也会偏高。
刘朗则认为,随着资本进入宠物诊疗行业,宠物诊疗机构出于对人才的需求,提高了兽医的福利待遇,随之而来的是人力成本的增加,人力成本占比从原来的25%左右提高到了50%左右。“近年来,房租成本在增加,管理成本也在增加,而且很多连锁机构还没有完全发挥出规模效应,导致企业出现了亏损。”左军认为,有过度医疗行为的宠物医院一定是少数,给宠物做检查更多是为了疾病诊断的需要。他说,正是因为宠物不会说话,仅凭经验去治疗是不负责任的,容易造成漏诊、误诊,只有通过检查准确诊断疾病,才能给宠物更好的治疗。“如果误诊了,治疗方向不对,只会耽误宠物病情,宠物主会花更多钱。如果能做到精确诊断,反而可以让宠物主少花钱,也让宠物少承担病痛。”左军说,他有时候会遇到一些因费用产生的纠纷,这时他会尽能力去给宠物主讲解,如果宠物主实在不能接受,那就只有把钱退给对方。左军还提到,过去三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宠物主人的消费意愿在下降。这一趋势延续到今年,整个行业的营收都在下滑,那些人员工资成本越来越高的医院,现在基本上都不挣钱了,今年关掉的宠物医院也比往年要多。今年1月,国内最大宠物连锁机构新瑞鹏正式递交招股书,寻求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进而成为“中国宠物医院第一股”。招股书显示,虽然新瑞鹏近几年营收不断增长,但仍处于亏损状态。2020年至2022年,新瑞鹏累计亏损超36亿元。
王强是东莞一家宠物医院的院长,他见过很多放弃给宠物治疗的宠物主,其中最常见的是因为经济原因而放弃治疗。曾经有一只猫患了神经系统疾病,主人带着猫辗转各大医院治疗,都没有治好。在王强的医院治疗了一段时间后,宠物主人决定放弃治疗,并签署了猫安乐死协议。但王强觉得还可以再尝试治疗一阵子,于是没有给猫实施安乐死,瞒着宠物主人继续治疗。猫最终活了下来。
“从商业的角度来讲,我们这样做是错误的,属于是商业欺诈。但从人道主义的角度来讲,我们不能见死不救。”王强说,如果从业者不热爱小动物,是很难坚持下来的,现在越来越多的宠物医生选择离开这一行业。据艾媒咨询,国内宠物医疗行业需要约36.8万名专业人才。而截至2022年,执业兽医仅有16.5万人,还不到行业需求的一半。刘朗认为,现在执业兽医基本能够满足动物诊疗机构的人员需求,行业真正短缺的是具有某项专科技能、同时又能够完美服务客户的成熟全科医生。他提到,动物诊疗机构基本上每隔两年就换一茬新人,这也带来了因技术不熟练而出现的医疗过失。“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提高中国执业兽医考试门槛,只有行业的人员素质整体提升了,行业的技术水平才会提高,医疗事故的发生率才能够降低。”据刘朗分析,目前宠物诊疗行业的标准化建设还没有到位,很多宠物主人还不能够分辨技术的高低,所以他们才会感觉市场混乱;此外,随着宠物医院数量越来越多,激烈的市场竞争让动物诊疗机构出现了低于成本价的引流宣传。
“如果违背经营规律,一味靠低价引流诱导客户消费,就会造成民众对行业的不信任。靠廉价争夺市场的结果,只能是降低耗材成本和人力成本,这就使得宠物医院会使用一些疗效不太确定的药物或者质量不能保证的耗材,这样最终损害的还是客户的利益。”刘朗说。刘朗建议,要加强宠物诊疗行业标准化建设,特别是针对社会层面的具有普适性的宠物医疗行业标准要建立起来,要让消费者了解什么是真正的专业,什么是技术的差别,要让宠物主人能明明白白消费。他表示,对于那些扰乱市场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行业协会要配合监管部门进行纠偏,同时要表彰那些行业的坚守者,鼓励企业去推动行业进步。《2022中国宠物医疗行业白皮书》显示,从医院数量上来看,非连锁宠物医疗机构占比远高于连锁宠物医疗机构占比,截至2022年10月,新瑞鹏、瑞派、瑞辰等全国头部连锁宠物诊疗机构占比约13.2%,五家以上的宠物连锁机构占比约21.2%,单体医院仍为宠物诊疗机构的主要形态。刘朗认为,连锁医疗机构发展不顺利给单体门店带来了发展空间,未来单体门店要想稳定发展,提升个人专科技能将成为必由之路,只有靠技术的差异化才能够在未来的竞争中取胜。“这是个朝阳行业,我相信还会有更多有情怀的资本来加持这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