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兽医治疗临床中,疾病诊断没有问题,药物检测敏感,药品选的是大厂家的主销产品,处方配伍和给药剂量科学合理,可是治疗无效或效果不好的案例却比比皆是。人们习惯性的思维是,更换另一厂家的药品或调整处方,然后再开启新的治疗疗程。
很少有人在意或考虑:用药方法是否有效的问题?
虽然你看病、病原鉴定、药敏检测、药物筛选、选择药品、配伍组合、开具处方等都很客观、科学,但是在实际生产用药中,人们往往会忽视最后一公里——用药方法是否科学的问题!在诸多的用药方法中,首次使用剂量加倍,恐怕是临床治疗兽医们并不陌生的一个用药方法。
前面我们曾经有一篇文章就介绍过“抗菌如攻城”打仗,药物是我方、病原和病灶是敌方,药物只有迅速到达作战部位(病原和病灶)、并在体内维持有效数量以上的持续存在(有效血药浓度),才能快速、有效的歼灭敌人,从而达到有效作用。
首次加倍使用的目的就是:药物的特殊药效学特点,需要药物在血液中迅速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兽医治疗临床才能收到有效的治疗作用。
这种用药方法的科学原理是,任何药物(主要指西药)都需要达到一定的血药浓度才能发挥药效。那么,使药物快速达到有效血药浓度、维持一定时间内的稳态浓度(即血药稳态浓度),可尽快达到抑制病原繁殖和炎症继续发展的用药目的。
比如说,使用最为广泛的抗菌素。在兽医临床治疗中,为了使药物迅速达到稳态血药浓度,通常首次给予患病动物常用量的加倍剂量的药物,以确保在病原菌的繁殖初期或病原尚未抗菌素识别、防御之前,使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迅速达到有效值,给目标病原菌以快速致命打击,起到快速杀菌、抑菌的作用。
可是,如果首次使用不加倍,就不能使药物在体内迅速达到有效浓度,会给病菌的快速繁殖和防御留下时间,延误疾病治疗。致使临床用药结果表现:效果不是那么理想或无效。所以,像磺胺类抗菌素(包括抗寄生虫药)、硝基咪唑类、大环内内酯类抗菌素、四环素类抗菌素和氟喹诺酮类抗菌素等,首次加倍给药的用药方法就比常规均量用药方法效果有保障。
就拿磺胺类药来说吧,它主要通过竞争细菌二氢叶酸合成酶,妨碍细菌二氢叶酸的形成以阻断细菌核蛋白的合成,从而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和繁殖而起到抗菌作用。而细菌的代谢物“对氨苯甲酸”与二氢叶酸的亲和力远比磺胺类药物强,对氨苯甲酸的浓度大于磺胺药浓度的1/25000时,它即可对抗磺胺药的抗菌作用,导致磺胺药的治疗作用降低或无效。
所以说,在兽医治疗临床使用磺胺药时,为了保证确切、有效的治疗效果,就必须使动物机体组织中的磺胺药的浓度:较大程度的超过对氨苯甲酸的浓度。只有这样,用药才能收到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因此,磺胺药使用的时的首次剂量加倍,是为了使血液中的药物浓度快速升高至有效抑菌浓度,以取得比较确切的治疗效果。
这里我们就拿复方磺胺喹恶啉(磺胺喹恶啉+甲氧苄啶)来说吧,其药物体内半衰期在十个小时以上;治疗时首次剂量加倍使用,一天一次给药方式,则药物通常在十二小时以后才能达到我们前面说的“稳态血药浓度”,产生有效抗菌作用。
如果按照其产品标签说明书上说明的常量、依次使用,就至少需要36小时才能达到稳态血药浓度。如若是这样用药的话,不但不能迅速抑制细菌和球虫的生长和繁殖,而且还事实上贻误了疾病的最佳和有效治疗窗口。同时,也给细菌和球虫留足了反应、防御和抵抗的“应对”时间,不但使治疗效果大幅降低,有时常常会使用药无效和产生耐药性。
所以,首次使用剂量加倍和一天一次用药,每次用药时间4-6小时,连续使用不超过一周,是使用复方磺胺喹恶啉抗菌、抗球虫的科学有效用药方法。但切记,不可连续加倍剂量使用,否则会给动物肾脏对药物的排泄带来较大负担,增加不必要的副作用发生几率的潜在风险。
再有就是:在复方磺胺喹恶啉停止使用后,动物血液中的磺胺喹恶啉浓度会逐渐、慢慢降低,直到不再有效。所以说,若在实际临床用药中,遇到复方磺胺喹恶啉已停药了一段时间,那么,若需要再次给予动物复方磺胺喹恶啉时,仍需要按照上述正确用药方法使用。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大多数西药按照“正常剂量、依次使用”的方式给药时,就能快速达到、有效的血药稳态血药浓度,从而获得比较满意的临床疗效。因此,并不是所有的西药在兽医临床治疗使用时,都需要首次加倍使用剂量效果才好。尤其是要注意那些临床有效剂量与中毒剂量比较接近的药物,如马杜霉素(也叫马杜米星铵)、痢菌净(也叫乙酰甲喹)等这些治疗窗比较窄的药物,“首次加倍剂量使用”,则会由于用药剂量达到或接近中毒剂量而造成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