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家动物健康与食品安全创新联盟
2024年6月14日,第八届中国动物健康与食品安全大会精彩继续,十余场平行论坛干货满满,来自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科研院所、企业及国外200余位演讲嘉宾、750余家企事业单位代表,共计2390人参会。
第八届中国动物健康与食品安全创新联盟全体大会
2024年6月14日,第八届中国动物健康与食品安全大会之动物源细菌耐药性论坛在成都顺利举办。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张安云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教授郝海红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张安云和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教授郝海红共同主持了本场论坛。
吉林大学教授邓旭明
吉林大学教授邓旭明以《以荚膜为标靶抗高毒力菌感染的策略和机制》为题讲解了荚膜抑制剂的筛选、肺炎克雷伯菌荚膜抑制剂的筛选、活性化合物对荚膜的抑制效果等内容,并提出了对未来深入研究该领域的展望,包括对探明荚膜抑制剂对于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的影响以及发现更多有效荚膜抑制剂,为高毒力病原菌的防控提供方案。
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孙志良
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孙志良以《新型抗菌肽D-CONGA-Q7的抗菌作用及成药性探讨》为题,从该新型抗菌肽的抗菌作用研究、稳定性研究、毒性研究、模型疗效研究等方面讲解了Q7在抗菌方面的优势以及可行性,并进行了以Q7为主制剂的开发,包括Q7子宫灌注液、Q7乳膏、Q7散粉剂,进一步说明了新型抗菌肽成药的可行性。该方法对于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的减少以及细菌性疾病的防治有重大意义。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曾振灵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曾振灵讲述了《抗菌新药与增效剂对动物源耐药菌的研究进展》,曾教授明指明新抗菌防控策略的发掘已成为热点,开发新抗菌药物(如寻找新靶点的化合物、挖掘新化学结构、扩大筛选范围)、发掘新抗菌策略(联合用药策略、抗毒力策略、耐药基因水平传播抑制策略)、寻找抗菌药物替代物(益生菌、噬菌体、抗菌肽)是主要途径,其中寻找新靶点的化合物、联合用药策略等更是热点。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研究员徐士新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研究员徐士新进行了《我国动物养殖减抗实践及效果》的分享,此次分享阐明了我国养殖中未使用碳青霉烯类、3,4,5代头孢菌素类,糖肽类,甘氨环素类,脂肽类、单环β-内酰胺类、恶唑烷酮类等医疗极为重要的抗菌药,包括治疗也未使用。中国每吨动物产品使用的抗菌药物量,与欧盟一些国家2018年数据相比,数量相当,好于塞浦路斯、意大利、西班牙、匈牙利等国家,
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蒋珺
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蒋珺代替邓谐群教授汇报了《呕吐毒素的致病机制与调控》,通过细胞毒理机制、呕吐毒素的肝肠毒理机制与调控(诱发内质网应激损伤肠道屏障、影响肠道菌群及短链脂肪酸、老、鼠李糖杆菌减弱DON毒性、拮抗呕吐毒素肠道毒性)、呕吐毒素胁迫下细菌耐药形成和传播等方面从细微层面解释了其致病机制、耐药性影响、调控因素等。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吴聪明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吴聪明从监测意义、监测动态、耐药现状以及合理用药的重要性等方面分享《动物源病原菌耐药性检测与合理用药》,阐述了我国猪/鸡源大肠杆菌耐药性变化(2011-2021年),并对犬猫临床克雷伯菌分离株的耐药现状进行了分析,以及对药物的合理应用做出了合理解释。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玮玮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玮玮代替张继瑜专家分享了《现行养殖模式下牛源肠杆菌耐药性及其防控策略》,她介绍了以牛羊为研究对象,开展耐药性流行与分布特征,阐明耐药基因水平传播机制,通过开发新药、新制剂、天然药物,联合用药等防控策略应对抗生素耐药问题。
河南农业大学教授胡功政
河南农业大学教授胡功政分享了《水杨酰苯胺类药物逆转细菌粘菌素耐药性的量效关系机制》,内容包括革兰氏阴性菌粘菌素耐药现状、水杨酰苯胺类药物、水杨酰苯胺类药物对粘菌素耐药性的逆转作用。并对未来粘菌素佐药的临床应用以及用量进行了描述。
第八届中国动物健康与食品安全大会圆满结束,期待2025年再相见。 更多精彩图片点击下方二维码扫码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