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至10月27日,由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和武汉大学免疫与代谢前沿科学中心联合主办,武汉生物样本库、国家纳米药物工程研究中心、瑞吉生物、依诺生物联合承办,国家兽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支持的2024年武汉东湖生物医药前沿研讨会之“mRNA技术与药物创新发展论坛”在中国光谷顺利举办。
会议现场
中国兽药协会长、国家兽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理事长才学鹏研究员致辞
中国兽药协会长、国家兽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理事长才学鹏研究员受邀出席会议并致辞。
他谈到,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爆发,客观上有力促进了MRNA疫苗相关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新冠肺炎疫苗研究基本告一段落以后,很多技术团队又发现了新大陆,这就是mRNA疫苗技术在公共卫生和动物健康领域的巨大潜力和应用前景。事实上,国际动保巨头,早就瞄准了mRNA疫苗。默沙东研制的猪流感mRNA疫苗(Sequivity IAV-S NA)2022年获得美国农业部的批准,2023年11月11日,宣布上市。和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起步比较晚。现在,我国有二十多个单位开展了动物用mRNA疫苗研究工作,大部分领衔单位是创新型企业、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已经有2个企业向农业农村部兽药评审中心提出了新产品应急评价,1个企业申报临床试验审批,所涉及的都是宠物用mRNA疫苗,还有更多的mRNA疫苗在紧锣密鼓的研发之中。兽用mRNA疫苗研究风头很劲、势头很强、发展很猛、期望很大。
同时,他指出,动物用mRNA疫苗研究也遇到了相当大的问题。
首先在技术层面:一是设计制备的多款mRNA疫苗,所诱导的免疫保护力还比不上传统的灭活疫苗,需要完善mRNA疫苗的设计,增强其在靶细胞中的翻译控制问题;二是mRNA的稳定性差,在体内很容易被核酸酶降解,尤其是在血液中,半衰期很短,注射给药难以发挥持续作用,影响疫苗效果;三是递送困难,将mRNA有效的递送到目标细胞中仍然是一个技术难点,需要解决递送效率和靶向性问题。
其次是在成本层面:总体来说mRNA疫苗的成本比较高,一是技术研发投入高,从立项到获得生产权,至少得需要2000万的投入,如果做人兽共患病或一类动物疫病,有可能会翻倍投入;二是生产成本高,绝大部分mRNA疫苗生产企业都不可能自己制备生产原材料,必须全部依赖市场采购,只有供应商有定价权;mRNA疫苗生产工艺复杂,包括体外转录、mRNA纯化、递送系统封装等多个生产工艺环节,需要生产人员的素质很高,人力资源成本上升;三是储存和运输成本高,要求低温冷藏和运输,有的人用产品需要负七十度储存和运输。
第三是在政策层面:还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创造好的政策环境。一是需要解决mRNA疫苗是否需要生物安全评价的问题,目前争议比较大。认为不需要做生物安全评价的专家认为:1.不符合生物安全评价的工作范围,为动物接种mRNA疫苗,不是转基因;2.mRNA进入目标细胞后,在细胞质内进行翻译和表达,不进入细胞核,不存在整合到靶动物基因组上的危险;3.mRNA疫苗在靶动物体内存留时间很短,在一周内全部会被核酸酶降解,不存在次生生物安全问题。但是,持这种观点,又能够发表意见的人很少。多数专家持审慎态度。二是作为我国从来没有评审过的新生物制品,还缺少相应的评审规范。需要疫苗创制专家与政府部门、评审机构、评审专家、咨询专家充分沟通,形成共识,才能使mRNA疫苗的评审和获批顺利进行。
他表示,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和企业界的朋友们能够畅所欲言,分享真知灼见和成功经验,通过充分讨论,深入交流意见,凝聚发展共识。在此基础上,形成强强联合,实现优势互补,促进mRNA疫苗的快速发展。加强mRNA疫苗关键技术的重点突破和创新平台建设,是应对当前挑战、把握未来机遇的关键所在。国家兽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致力于打通产学研用合作,整合各方资源,瞄准行业关键技术和重大产品,解决共性技术难题和卡脖子技术攻关。同时,将全球产业链重构、智能制造、合成生物学技术等作为新引擎,积极推动兽用生物制品企业转型升级。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和意见征集,中国兽药协会今年将成立核酸药物分会,凝聚行业力量,聚焦重点工作,推动兽用mRNA疫苗等核酸药物的研发与产业化。
深圳瑞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胡勇主题报告
论坛设立了大会报告及“mRNA技术发展前沿”、“mRNA药物转化研究和展望”与“mRNA疫苗的研发与展望”等主题分论坛,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等专家学者进行讲座及交流,从多个维度讲述了mRNA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与前沿理念。其中,会议邀请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王海伟副研究员、天津瑞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朱秀同、武汉科前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张华伟博士等动物疫苗领域专家就mRNA技术在动物疫苗中的应用要求、研究进展等做了主题报告。会议期间,与会动物疫苗领域代表进行了座谈会,做了深入探讨。
本次论坛从政策监督引导、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全产业链生态建设等多个维度,对实现mRNA技术和药物的自主可控发展路径进行充分探讨。未来,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让技术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成为推动生命健康产业突破性发展的“最大增量”,从而推动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细分领域实现蓬勃发展。
来源:中国兽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