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人不如狗”的调侃,在短视频界已经从玩笑话变为了现实。短视频平台上,粉丝一万左右的狗狗,不直播、不接广告,仅靠带货,“月薪”就可以达到五万以上。至于“头部萌宠”,年入千万早就不是梦了。线下宠物咖啡店也遍地开花,在大众点评中搜索猫咖,仅北京一地就有185家。据《2020年中国宠物白皮书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城镇宠物的消费规模已经达到了2065亿元,“它经济”在稳中有升地跻身主流消费市场。在这热火朝天的景象里,尚存着被遗忘的一角——宠物综艺。提到宠物相关的国内影视剧,尚且有《神犬小七》、《宠爱》等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作品,但这么多年,国内的宠物综艺几乎没有一部代表作。2012年左右,微博进入大娱乐时代,中小V势力崛起,垂直领域的KOL相继涌现,一批宠物也逐渐在网络上走红。回忆专用小马甲、王白菜、楼板娘等首批宠物KOL陆续亮相。他们往往借助图文,输出萌宠最可爱的一面,其优势也在于宠物行为自带喜剧效果,不需要设置条条框框。长得精致好看,或是性格本身活泼有梗,便是加分项。到了2015年,萌宠类短视频开始出现。从微博到抖音、快手,越来越多的猫猫狗狗被推荐到屏幕前,他们每只都有自己的独家吸粉门道:有的猫靠颜值,有的狗智商惊人,有的则戏精十足,日日上演宫斗、吃醋、抢主人男友等大戏。动物内容的一个特殊魔力在于,即使缺少互动,一个萌感十足的动作,就足以吸引网友进行二次传播。这种被刻意捕捉的萌感,加上语言幽默、剪辑利落、截图魔性的特征,都极大强化了宠物的个性和特点,让粉丝获得了更深刻的参与感与亲近感。
由此所吸引来的粉丝,也不仅仅只有养宠物的人。总结而言,短视频萌宠在出圈这条路上,可谓极尽创意。但纵观宠物综艺,却走了一条与萌宠短视频截然相反的道路。沿着宠物综艺的发展轨迹来看,它曾经经历过这样几个关键时刻。2014年,国内真人秀综艺开始大面积涌现,宠物综艺也走上热血之路,从《奇兵神犬》到《奇妙的朋友》,明星齐齐扎堆军营、动物园,训犬、领养、比赛、竞技不亦乐乎。彼时,宠物综艺的重心,在明星。2017年,星素结合类综艺逐渐成为主流,《小手牵小狗》《萌主来了》《我的萌宠大人》等星宠互动观察类真人秀接连涌现,明星逐渐退场,萌娃、素人加盟,进一步缩小了宠物类综艺的受众群体。到了2019年,随着纪录片的走红与B站的入局,宠物综艺开始全面转型为温情治愈类。从《宠物医院》到《百分之二的爱》,从《动物圈的问号脸》到《了不起的宠物医生》,不论是“宠物版人间世”还是“综艺版忠犬八公”,这些节目的标签,都变成了扎根圈层。在这场流量抢夺战中,宠物综艺的圈层越来越垂直,更加依赖固有的粉丝群体(养宠物的人)。即使是在讲述狗的故事,萌宠综艺也仍旧存在套路。综艺节目只要有明星参与,就会有特定的人设来丰富节目剧情,人设越深,节目也就越套路。比如将狗拟人化,是萌宠节目的一个趋势。不止人有人设,狗也有狗设,例如贪吃狗、洁癖狗等。但在拟人化中,狗就会失去动物本性,一味迎合节目剧情,在《小手牵小狗》中,甚至还出现了给狗配音的后期制作。在综艺领域,似乎只要出现一个新题材,同行们便一哄而上,这几乎成为了我国综艺的通病。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热播热炒”的跟风模式,毕竟一档节目也许不足以支撑起那么大的波澜,但一堆节目可以,这是一种吸睛的方式,也是广告主会关注的地方,比如第四季度的“民宿慢综艺”就是一个例证。萌宠节目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套路的缺陷,同时也预测到综艺市场在题材上的无数可能性。题材的选择可以来源于普通人的生活。毕竟宠物因素出现在综艺中,当下还是比较新颖的题材。但是一档宠物节目的成功,有可能会引来同行的纷纷效仿,这类小众题材如果被开发过度,也将逐渐失去新意。想要在市场洪流中求生,制作方还要多下点功夫,而不仅仅是简单地进行复制粘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