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月 7 日,多鲸在江苏苏州长三角国际教育科技研发社区举办「现代职业教育高峰论坛——暨现代职业教育联盟发起仪式」。
峰会共设五大主题演讲、四场圆桌论坛,话题与职业教育发展趋势、行业走向息息相关。二十余位重磅嘉宾登台,群贤毕至,大咖云集,共话趋势,共谋未来。
本文为现代职业教育高峰论坛精华回顾文,嘉宾主题演讲与圆桌论坛回顾文即将发布,敬请关注多鲸微信公众号。
活动开场,多鲸资本创始合伙人姚玉飞上台致辞,并分享《2022 中国职业教育行业报告》,拉开现代职业教育高峰论坛的序幕。
受人口红利消失、产业结构升级、政策催化等驱动因素的影响,职业教育迎来庞大的发展增量。根据预测,到 2022 年,我国职业教育市场规模有望突破万亿人民币,到 2024 年,有望达到 1.2 万亿人民币规模。职业教育基本可分为学历职业教育和非学历职业教育,其中学历类职业教育的增长,主要依赖学生人数增加及学费提升,非学历职业教育以市场需求为主要驱动力,主要包括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考试培训两大市场。
职业技能培训受产业结构升级和劳动力市场人才素质提升需求影响,发展迅速,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近 5 年年复合增长率 CAGR 保持在 10%;在公务员、教师、研究生等扩招影响下,职业考试培训近几年成为热潮,近 5 年年复合增长率 CAGR 约为 4.5%。
其后,姚玉飞针对报告中的 8 个职业教育典型赛道,包括学历职业教育、公考培训、考研培训、金融财会培训、IT 培训、教师培训、新职业在线教育、灵活用工的现状及趋势,进行了逐一分析。透过职业教育报告内的典型企业案例,如拉勾教育、猎豹移动等,点明打通人才培养与人才输送的闭环将成为职业教育重要的发展趋势;透过解析十方融海与潭州教育等新职业在线教育案例,指出新技术与新需求将成为新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驱动作用。
最后,展望职业教育赛道发展趋势,投融资并购活动将更加活跃,职业教育集团化的风险逐渐去除,K12 入局后行业竞争格局更加激烈,产教融合、校企共建,将成大势所趋,以兴趣驱动的终身教育必成重要的发展趋势。
随后,网易云课堂 IT 互联网业务总监韩冬上台分享《打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人才输送的闭环》主题演讲。
韩冬认为,过去职业教育难以满足产业需要,主要源于两大阻碍:一是企业方和校方缺乏联系。学校不知道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企业内部拥有的教学资源也无法和校方共享;二是产业升级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在周期上存在时间差。由于教育的迭代成本过高,导致职业教育培养出的人才无法匹配产业实际需要。
职业教育的核心目标是面向市场促进就业,因此必须关注人才输送问题。过去,网易云课堂已经借助辅助接单帮助学员实现副业变现,此外,还通过提供专业认证和就业辅导帮助学员提升就业率。韩冬透露,网易刚刚对 2021 年 IT 互联网类课程的付费学员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发现 80% 的完课学员实现了收入增长,涨幅高达 50%。
在插画、配音等副业类数字技能培训中,网易云课堂重点发力需求端,主动联通网易集团及相关合作企业的用工需求,匹配技能达标的学员,形成从「人才培养」到「人才输送」的闭环,帮助学员在结课后直接实现技能变现。
在 IT、游戏、视觉设计等类别的数字技能培训中,微专业认证起到不容忽视的就业支持作用。网易云课堂会为课业达标的学员发放一个电子专属认证,多年努力之下,该认证现已经获得猎聘网、领英等招聘渠道的普遍认可。学员可以在简历中一键添加专属认证,一对一绑定证书,有力提升个人专业技能显示度。
贵州盛华职业学院联合创始校长、梦动科技 CEO 盛华分享了《数字技能人才增值培养服务产业探索》的主题演讲。
盛华校长开场就提出一个明确的观点,即职业教育的使命是完成人才增值,如果没有实现,则说明我们的职业教育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其次他总结了职业教育存在的实际问题。一是职业教育本身离产业太远,而产业又远远领先于教育,人才培养远远落后于产业升级速度;二是职业教育在师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境等方面的标准远不及行业发展需要。以产业数字化升级方面的数字化技能人才培养为例,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资源,无法适应行业对人才需求的快速迭代。
因此他提出,构建新的「以用导学,实境育人,分岗培养」理念,引进真实的产教融合项目、搭建真实生产及实训环境来教育学生,以岗位导向培养市场所需的技能人才,依循「认识岗位-选择岗位-分岗培养-顶岗实习-上岗就业」等五个步骤逐步推进对人才的培养。
盛华校长认为,创新是职业教育提质的驱动力。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他推出了「双生性」运营实体,将产业需求、职业院校、人才就业需求融合起来,打造「接活-赋能-供人」的产教融合型企业样板。「双生性」运营实体包括两个特点,一个是「内生血缘性」,一个是「生产可持续性」,培育 「内生血缘性」和「生产持续性」兼具的产教融合型载体,才能让可持续生产能力惠及全校师生。
他还提出,产教深度融合是可持续创新的推动力。如何将人员培养的标准化、批量化与产业需求相衔接,以助力解决产业的「技工荒」问题,值得企业机构深思。盛华校长认为,要将「学生在校期间开展产教融合生产型项目获得的能力」与「未来实习就业企业的岗位素养要求」相互打通,对于职业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项值得挑战的课题。最后他提出,希望通过创新打造特色数字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实习就业一体化辅导派遣,将优质头部企业的真实项目、产教融合型企业以及院校学生形成一个闭环,建设高效的数字化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及流通体系。
两大主题演讲之后,是教育上市企业家圆桌论坛。在至临资本创始合伙人姜皓天的主持下,IMS 天下秀教育 CEO 郭擂 、通才教育 CEO 牛健、京东方大学堂智能制造学院院长何宝、东软教育副总裁谭帅、卓越教育投资合作部负责人梁颖琳围绕《上市公司如何高质量兴办职业教育》主题,就上市公司做职业教育的目标和方法论进行探讨和分享。
在圆桌开场,至临资本创始合伙人姜皓天作为圆桌论坛主持人向参与论坛讨论的嘉宾犀利发问:「大家现在做职业教育图什么?是骑虎难下、抓住一根稻草,还是看到什么激动人心的机会?又或是为了服务更大一盘棋?」
郭擂表示,在数字营销人才缺乏的大背景下,职业教育可以说是为了服务上市公司战略的一盘棋。既然自身的定位是为整个新媒体营销做基础服务,通过做定期的培养,既可以为品牌客户做增值服务,扩大业务范围,也可解决被行业「挖人」等一些实际问题。同时,通过研发有实操的理论体系和有数据工具支撑的课程体系,更能直接帮助赋能其他产业、打通产业链,产生更大价值。
牛健表示,做职业教育关乎坚持与初心。因为通才教育过去 30 多年一直做教育,而且一直是做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在路径上,未来通才教育还将做订单式培养,采取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的模式,企业派专业人才到学校里面做实践教学,让学生的实习和就业真正与企业对接在一起。
何宝表示,布局职业教育是希望帮助企业在经营角度提高抗风险能力,解决招人难问题。因此京东方的做法是把企业的知识、技能前置到高校,与高校联合培养更符合企业用人需求的人才。未来,京东方希望与学校之间,除了招聘、订单班模式外,建立更深入的合作,此外还将尝试对整个行业进行人才输出,共同解决「缺芯少屏」问题。
谭帅表示,站在商业的角度,职业教育是未来 10 年整个教育市场的不确定性和迷茫中最大的确定性赛道。在具体做法上,东软采取了一体两翼模式,即以学历教育为主体,以教育资源的输出和继续教育等为辅,其一是依托东软的产业支撑优势,在数字化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面做轻资产输出;其二是为政府提供高质量人才供给。
梁颖琳表示,卓越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新兵,希望能释放过往 20 多年在 K12 领域优势,如人才密集程度、运营能力、组织能力、以及融资方面的能力等等。在具体表现上,卓越划定了两大发展方向,第一是投资与并购两手抓。投资的目的是打造生态,并购则是选相对稳定、现金流比较好、利润模式也比较清晰的学校。第二是校企合作,主要是通过高职学校相对热门、人口缺口又特别大的专业(如半导体芯片、新能源汽车、AI 智能等)共建来实现,同时还希望做好整体生态投资布局。
上市公司圆桌之后,是产教融合圆桌讨论。在中软国际教育高级副总裁高岩的主持下,迅腾科技集团董事长邵荣强、睿泰集团 CEO 刘成、天坤国际创始人王云雷、乐聚机器人大项目负责人梁佳,以《产教融合的破局之道》为主题,探讨产教融合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谈及产教融合现在所处的阶段以及破局方式,邵荣强表示,目前产教融合还处于探索期,校企合作要由学校方出标准、定指标,而非企业方制定标准,而当真正落地时又会触及各方矛盾。2018 年以来,迅腾科技将引产入校作为产业学院的核心内容,一是为高校专业建设解决方案,二是为高校提供教育信息化解决方案,三是通过引产入校置换高校专业实践课,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最终实现「产业+专业」双轮驱动下的职教创新,为职业院校「产业学院」建设探索一条创新之路。
刘成表示,学校的教学体系要想与产业完全融合,需要漫长的时间。目前,企业实训是产教融合的有效手段,通过 3 到 6 个月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技能和管理能力。而企业的核心诉求是降低人才撮合的交易成本,因此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实训体系、考核体系以及人才信用评价系统,形成规模化后降低企业用工的教育成本。
王云雷表示,产教融合不一定覆盖每所学校、每个专业,而是某几个细分的赛道,如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未来一定是院校与细分赛道的头部企业合作。对于跨行业进入产教融合领域的企业,建议先做模型,再嫁接资本。此外,如果单一学校做产教融合有难度,可以参照德国跨企业培训中心,在职教园区或者大学城做跨学校的实训基地,通过复制牢牢掌握主动权。
梁佳表示,产教融合中不同的参与者,包括企业方和学校方、公立学校和民办学校,由于所处立场不同,关注的利益点不同,因此多少会产生分歧。而政府方的介入,可以带来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通过政企合作、校企共建模式,有助于结合当地产业布局实现产教融合的落地实施。因此希望未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校企合作扩展为政校企三方合作,共同将职教事业做大做强。
高岩表示,希望各位职业教育同仁一起打造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生态圈,由于职业教育细分赛道比较多,不是几家上市公司可以完成的,需要汇聚各方有志之士的力量,站在立国兴邦的角度把产业所需要的人才体系建好,创造出更多优秀的产教融合案例,促进职业教育长期发展。
在现代职业教育高峰论坛上,多鲸联合北京电视台培训中心、中软国际教育、航天紫光、京东方教育科技(京东方大学堂)发起现代职业教育联盟成立仪式,并公布首批智库专家聘任名单。
首批智库专家,涵盖教育上市公司、教育企业及高校院校等,分别是:一村昂立基金创始合伙人林涛、上元教育总裁刘自渭、至临资本创始合伙人姜皓天、科德教育董事长吴贤良、洛阳科技职业学院校长刘丽彬、多鲸资本合伙人葛文伟、卓雅教育集团副总裁聂晓静、我的打工网联合创始人宣伟武、雄安艺美真教育创始人凌敏、中国东方教育投资总监车震、贵州盛华职业学院创始副院长、梦动科技 CEO 盛华、顺航集团总裁丁宁。
现代职业教育联盟将通过一系列线上线下机制连接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及产业资源与技术,促进院校与企业之间建立多层面的产教融合体系,实现职业教育生态上下游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打造职教联盟生态圈,推进现代中国职业教育的协同发展。
现代职业教育联盟成立仪式之后,洛阳科技职业学院刘丽彬校长分享《认同、尊重、激活 —— 努力创办青年友好型职业大学》主题演讲。
刘丽彬校长指出,在过去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造成了资源的错配,无法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实体经济发展。当前,我国制造业虽规模居全球首位,但主要处于产业链低端,产品附加值较低,行业竞争力较弱。推动产业链升级,关键是加强对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因此,国家 2019 年启动新一轮职业教育改革,核心是把 h 型人才培养体系变成 H 型「双线制」人才培养体系,实现应用型人才与研究型人才培养「均衡发展、相互渗透」。
当前,城市间展开了新一轮的人才竞争,而人才竞争关键在青年人才。目前全国高职院校有 1400 所左右,拥有 50% 左右的在校大学生,输出半数以上高等教育领域的青年人。在占据中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同时,高职院校已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柱。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离不开以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社会服务、科学研究于一体的青年友好型职业大学的支撑。
如何办好青年友好型职业大学?刘丽彬认为,首先是基于对青年学生的认同、尊重、激活,即关注学生体验,帮助其实现职业梦想。
在环境上,洛阳科技职业学院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从学习、休闲、生活全方位满足学生需求。探索高职院校书院制改革,将学生公寓依据地理区域位置划分为 8 个书院,实现跨专业跨年级学生混合管理,打造 24 小时育人环境。此外,设立学术导师、生活导师、就业导师等多名导师,帮助学生培育健全人格和良好心志。
在教学上,洛阳科技职业学院以学生就业为导向,践行「一群对接一产业」「政校行企、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方式,学生就业率达到 96% 以上。首先,按照岗位需要,设置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专业建设。结合洛阳区域产业发展战略,打造八大专业群,目前洛阳科技职业学院拥有 8 所二级学院,开设 46 个专业。
其次,以产业学院为路径,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目前,洛阳科技职业学院已经设立富纳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新媒体电商直播产业学院、北玻高端智能装备产业学院、洛阳跨境电商产业学院、正大新零售产业学院、武汉优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学院、智慧财税产业学院等 7 个产业学院,打通企业人才需求和学校人才培养「最后一公里」,实现产业链、创新链、专业链和教育链的融合。
学大教育创始人兼 CEO 金鑫带来了题为《学大深耕职业教育的「变」与「不变」》的主题演讲。
作为一家在 K12 教培领域深耕多年的 A 股上市公司,从 2018 年开始,学大教育就一直根据自身特点紧跟国家政策的调整,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在「双减」政策后,更是迅速探索职业教育的机遇。金鑫在开场便抛出这样的问题:「学大教育能在职业教育领域做些什么?」这是学大教育在过去一年思考的核心问题。他认为,未来 3-5 年乃至 5-10 年,职业教育行业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职业教育将成为未来最有希望和前途的行业。
在国家政策支持下,作为 A 股市场上教育业务占到 99% 的上市公司,金鑫总结了学大教育在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具备的三大优势,一是学大教育拥有 A 股上市公司的身份优势,可以在学校商谈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二是可以将深耕 K12 教育 20 多年一如既往贯彻的个性化教育理念迁移到职业教育;三是将积累的运营管理经验无缝嫁接到职业教育赛道。据他所称,学大教育在 20 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建立了近万人的教师团队,架设了强大的教育信息化信息,直营网点覆盖全国 100 多个城市,至今形成囊括小学、中学、高中的综合办学体系。
基于公司发展优势及职业教育发展风向,学大教育在职业教育已经规划了两大发展策略:第一是以办学、运营、管理经验赋能职业教育,无论面向职业学校还是职业培训机构,学大教育都希望成为高素质、高文化、高技能、高学历新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的助力者。第二是在职教高考、专业托管、联合办学、投资并购等领域尝试打造优势集群。金鑫介绍,在过去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学大已经与厦门、内蒙、福建等十多个省份的职业学校开展专业共建合作,一是选择国家鼓励的专精特新专业,二是选择行业人才紧缺的专业。在与学校开展专业共建过程中,学大继续发挥在办学、师资力量和教学等方面优势,整合国内顶尖产业,搭建产教融合、校企共建平台。
回顾过去 20 年的积累和沉淀,学大教育在未来也将一直坚守教育初心,合法合规经营。依政策而动、遵法规而行,充分发挥企业优势进入职业教育领域。在不断坚定践行个性化教育的道路上,借势大数据、信息化系统,实现千人千面的「个性化+智能」教育,培养适应未来发展的人才。同时学大教育也会一直坚持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永担使命,努力成为个性化教育的践行者、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推动者和国家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助力者。金鑫相信,只要企业能够整合自身资源,结合优势力量,就一定可以共同打造职业教育新天地。
主题演讲之后,是新职业教育圆桌论坛。在映魅咨询创始人刘凯的主持下,钛度电竞总经理苏沪杰、十方融海集团副总裁谭啸、君学创始人兼董事长宋辉、风变科技用户运营总监叶颖诗,围绕《新职业在线教育的破局之道》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新职业究竟与传统意义上的职业教育有何不同?苏沪杰表示,新职业催生新职业教育,电竞目前主要有两类职业,一是电子竞技员,比如电竞选手、主播、陪练、解说、OB、裁判等,二是电子竞技运营师,比如赛事运营、直播运营、经纪人等。目前电竞教育比较火热,但资本还是较为谨慎。此外,国家出台的未成年人防沉迷政策也给行业带来潜在风险:不到 18 岁学员的电竞训练时长限制,以及未来政策的监管趋势。但随着电竞成为亚运会正式项目,以及电竞文化的强势对外输出,新电竞职业的社会认可度会更高,进一步规范后的电竞领域发展将更广阔。
谭啸表示,新职业教育的「新」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新」,指的是教学内容新,经济快速发展导致催生新职业,从而产生新的技能要求。如主播、视频剪辑、新媒体写作等。第二层「新」,指的是新的教学方式。以往常见的纯音视频单向输出的教学形式,已经不满足学员需求。互动性、体验感、游戏化场景化的教学方式,逐渐走向大众。因而十方融海自研女娲云教室,解决教学与实操脱节的问题,提升互动学习体验,从而让 86 岁的学员都能学会制作视频。
宋辉表示,新职业教育是从行业到职业、技能、教育方式、教育观念、职业理念整个链条的改变。基于之前沉淀的 40 多万家机构的行业资源,君学可以提供更多的内容、产品和技能上的支持,给到教育机构再提升职业能力和发展的方向。另外,现代职业教育里的大量在线和科技类的产品应用可以复用到 K12 领域,既可以降本提效,也可以打通新职业教育和传统教育之间的融合与共鸣。
叶颖诗表示,新职业教育的「新」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给予了学习者更多的可能性,从过去以就业转岗为强目的导向、高决策成本的职业学习,转变为低门槛、低决策成本、无年龄限制的兴趣探索和终身学习;二是新职业教育的学习内容和形式更多样,尤其是线上学习对学习者的时间和空间要求也更低。但同时,课程质量良莠不齐无法满足用户对学习效果的高期待等痛点也非常突出。作为企业,不能拘泥于追求商业价值,还要回到教育、用户体验和交付效果,从教育的本质出发,共建新职业教育的未来。
新职业教育圆桌论坛之后,是才智升级圆桌论坛。在 Hi-Finance 创始人兼 CEO 王钊的主持下,前程无忧战略投资部总经理陈海滨、北京航天紫光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陈贺、我的打工网战略负责人李聪 、科锐国际科技业务副总裁兼集团战略总经理杨武全、卓雅教育集团副总裁聂晓静,围绕《从育人到就业,重塑职业教育新价值》这一话题,展开分享。
陈贺表示,目前来看,互联网主要偏消费属性,解决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而工业互联网,是解决人、企业、平台和生产过程整体的交流。目前工业互联网还处于起步阶段,市场需求巨大,包括互联网公司、总制造企业、央企,都有这方面人才的需求。
陈海滨表示,目前人才市场上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学生技能跟企业要求之间错配;二是随着新技术和新经济的发展,催生很多新工种,却没有对应的专业人才培养。要想解决上述问题,应该从政府和市场两方面来促进岗位和人才的对接。而对于人力资源企业来说,前程无忧已经从一个单纯的人力资源的中介方,变成人才的加工方,比如投资培训机构、上线 TO C 的课程。对于 C 端来说,未来终身学习、终身提高的诉求也会越来越强烈。
李聪表示,作为一家成立于 2013 年的老牌蓝领用工招聘平台,目前市场对蓝领用户的需求和职业导向相对明确,从需求角度上,企业首先要给底层蓝领足够的尊重和平等的选择,其次企业要规范化,做到信息对称,可以落地实操。另外,目前制造业大部分需求主要是集中在一线工种里,最急需攻克的是供需匹配与蓝领留岗的难题。
杨武全表示,在新职业教育领域里,对从业人员的挑战,包括细分赛道里技能的实践性和经验、工作的积极性,以及快速上手的可塑性。就业最大的挑战是人才找不到满意工作,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人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孕育而生而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其最大的优势是职业辅导、匹配效率和分发渠道,作为人力资源首家 A 股上市公司,科锐国际提出人力资源产业互联网平台,广泛地连接企业、服务机构和人才,同时实时提供人才大数据给与政府精准人才政策制定,与职业院校、服务机构、产业专精特新企业一起共建产教融合基地、产业学院、专业共建与订单班等,共荣共生发展。
聂晓静表示,在各地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企业对高技能专业人才的需求持续增长,而传统的以中高职院校为主的培养模式无法满足市场需要,人岗矛盾突出。卓雅教育集团目前积极致力于整合各行业头部企业、各地职业院校联盟、产业服务商等资源来打造规范化、科学化的职教育人机制,共建特色产业学院,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以市场需求为支撑来制定新型的职业标准与岗位标准体系,将企业人才需求与学校育人过程无缝衔接、深度匹配,打通从招生、入学到实习、就业的职教人才成长闭环。
至此,活动圆满落幕。感谢支持单位:真知众创、拉勾教育、潭州教育、十方融海、猎豹移动、卓雅教育。感谢直播支持单位:保利威、爱奇艺遍知、北京时间。感谢晚宴支持:希沃。
本文为现代职业教育高峰论坛精华回顾文,韩冬、盛华、刘丽彬、金鑫四大嘉宾主题演讲与上市公司、产教融合、新职业及才智升级四大圆桌论坛回顾文即将发布,敬请关注多鲸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