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五年,中国创新药领域创业和投融资活跃。由此带来的科技与临床的进步是“果”,而人才(talents)、基础环境(infrastructure)和投资(investment)这三个驱动力是“因”。
晨壹投资年度合伙人线上会议特邀三家创新药领域的创始人,针对以上人才、基础环境和资本三个创新药发展的驱动力展开讨论,共话中国原创新药行业当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王舒展
晨壹投资董事总经理
论坛主持人
李新燕博士
芳拓生物联合创始人、总裁兼CMO
芳拓生物专注于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基因疗法
徐宇虹博士
高田生物创始人兼CEO
高田生物专注于研发创新脂质体药物和递送技术
丁强
安锐生物联合创始人兼CEO
安锐生物通过共价、变构及合成致死等平台技术,研发新一代和难以成药靶点的小分子创新药
中国创新药企的人才战略
Q 在中国创新药行业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人才、从业人员水平快速提升的同时,我们也观察到CMO(首席医学官)稀缺、研发人员薪资涨幅快、人员流动性高等现象。各位有什么样的人才策略和管理心得?
李新燕 芳拓生物
芳拓在人才策略上主张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在公司发展早期阶段,明确方向、快速推进是核心,很难一上来就做到团队功能齐备且高规格。现阶段我们在人才方面最看重执行能力,要求团队能够快速领悟和落实公司战略。
并不是每家公司都需要CMO,定位不准确是CMO人才紧缺的原因之一。一个合格的CMO需要熟悉新药研发全过程——从项目立项、药物早期开发、临床试验到如何让医生和病人接受,做好临床试验的开发计划和风险控制方案,在这个定位下CMO主要承担着产品画像和制定开发策略的工作,并不是每家企业都需要。如果只是作为药物临床试验到批准上市期间的沟通桥梁或者管理者,医学总监就够了。
徐宇虹 高田生物
高田生物也同样重视bottom up的人才策略。高田生产纳米药物有top-down和bottom up两种制备方法,与之类比人才战略也可以分为这两种。我们目前所处阶段尚不适合走高举高打的路线,不管是研发、生产还是临床,人才以内部培养为主,与公司共同成长。
CMO的职责是把握研发方向和思路,需要与企业战略相契合。在寻找合适的CMO人才时,高田会确认其能够深刻理解公司战略,认可公司文化,否则半路加入很难顺利推进。
丁强 安锐生物
安锐为自身战略量身打造人才储备和激励制度。创新药研发的各个环节都需要很强的专业性,安锐在成立时就对标海外大型制药或生物技术公司,大部分临床前环节有专门的负责人。这些专业人才主要来自跨国企业,安锐提供有吸引力的薪酬和期权激励,并提供全面接触业务全流程的机会,但职级安排对标国际,为人才留有充分的晋升空间。
安锐致力于打造自由的研发文化。公司的创始团队深度参与研发过程,希望实现不论职位高低都平等对话的效果,通过自由和真实的观点表达和充分的讨论尽量少犯错误,或犯了错误之后尽快修正。任何人都不能完全说了算,任何人也不会成为公司的瓶颈。
在中国做创新药公司的优劣势
Q中国的创新药企业如何参与全球竞争?除了“in China for global”外,本土创新药企还能做“in China for China”吗?
李新燕 芳拓生物
无论是创新药还是其他有临床治疗需求的药物,能否有竞争力或者成功,有三个重要因素。第一,要有宽松稳定的政策引导。如目前集采政策和18A公司状态对医药行业确实有不利影响,对目前创新医药企业的生存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第二,需要成熟的投资环境和资金支持。有眼光和魄力的投资机构陪伴有前景的企业长期发展,这方面国内仍具备较好的条件。第三,需要相应的人才和经验积累。新药研发是一个接力棒,创新药的种子一定来自科研院校的基础研究或企业长期持之以恒的研究积淀。
真正创新的产品一定会加入到全球竞争体系中;能否在中国市场做强做大,最关键的还是要有创新的、满足临床需求的产品。虽然中国的医药产业世界医疗体系中权重很低,但中国是拥有庞大人口和患者基数的特殊市场,只要有绝活一定也能在中国市场做起来。
徐宇虹 高田生物
中国是global infrastructure中越来越重要的市场,高田初衷和目标一直是in China for Global and for China。
如何实现目标,高田的策略是两条腿走路,在适合自己的赛道深耕。高田作为技术平台公司,一方面与合作伙伴联合开发赚取收益,另一方面在肿瘤、自身免疫、代谢病等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领域自主开发创新药物。从药物开发的角度出发,高田聚焦有一定经验积累的细分领域,未经开垦的处女地更适合学术研究;从技术优势的角度出发,各个领域有不同的技术手段,每个技术手段都有长处和短处,高田的目标是聚焦在适合发挥自身脂质纳米技术的细分赛道长期深耕。
丁强 安锐生物
中国创新药的创业属性和发展动力更强。美国的生物技术创业很大一部分是由基金主导的,管理团队以职业经理人为主。而中国的创始人和管理团队在早期阶段享有更大的话语权,创业属性和自身动力更强。虽然中国市场面临支付方面的挑战,但主要影响me too等重复性产品,真正创新的产品能够in China for global and for China。
安锐在美国波士顿和中国广州都建立有研发中心,可以利用中美两地的研发优势。美国的研发人才经验更丰富,基础设施更完善,研发效率更高。而中国的研发灵活性高,安锐有自建的动物房,且有完善的CRO体系支持,可以快速开展探索性研究。
应对资本寒冬
Q 二级市场寒冬影响到一级市场的融资环境,各位的应对策略是什么?
李新燕 芳拓生物
资本寒冬带来行业重估值和洗牌,价值和投资理念将回归正常。芳拓有信心在新的价值体系下,持续朝着长期的愿景稳步前进。
芳拓将提高执行力,按照既定的发展计划全力推进在研项目。芳拓在去年完成了B轮融资,资金足够保障未来1-2年公司业务需求。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芳拓会花好每一分钱,并有信心在融资、合作等方面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
徐宇虹 高田生物
高田一直采取相对稳健的发展策略。高田生物发展战略的制定并不是跟随资本市场热或冷,而是基于自身技术积累和对产业发展阶段的判断。我从2000年回国以来一直跟产业方紧密互动、合作,一方面经历了十几年的技术积累,个人感觉技术积累到可以产业化的阶段、有了创业成功的信心,另一方面感知到国内市场和产业环境已经比较成熟,适合创新药企创业,才创立了高田生物。
自身具备造血能力是应对寒冬的利器。高田生物在创立之初,就有一定的造血能力,我们的技术已有应用市场、在国际市场也具有一定先进性,可以通过license out或CDMO的模式,与海外biotech或big pharma合作获得资金支持。
丁强 安锐生物
资本寒冬提高融资门槛,创新药企业要靠数据和进展说话。安锐没有做License-in或聘请跨国药企大腕,目前手头资金充裕,可以在不减速的情况下支持未来18个月的临床前研究并开展1-2个临床研究。市场环境的冷却对于安锐这种务实的企业不是坏事,反而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好的时间窗口全力将项目推进到下一个milestone,靠数据和进展打动投资人。
安锐的应对策略是集中火力在价值更大的项目,维持与优秀投资人之间的互动。早期阶段布局的项目中价值较小的项目会及时舍弃,将探索型项目go/no go的决策节点提前,提高研发流程和成本管理能力,节省弹药,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同时,安锐将维持与优秀投资人的互动,巩固双方理解和信任基础,这样能够在有融资需求、市场转暖时快速锁定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