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宗庆后想要做中国人自己的瓶装水时,她给了娃哈哈第一笔4000万美金的投资。
当丁磊深陷互联网泡沫破裂危机时,她帮忙顶住了网易所有股东的压力。
当刘强东被50位投资人拒绝一夜白头时,她给了京东一笔1000万美金的救命钱。
她就是今日资本的创始人徐新,三位昔日首富背后共同的女人。
如果说沈南鹏是中国创投圈的男神,那徐新就是女王。
在今年出炉的福布斯中国最佳女性创投人榜单中,已经连续两次位列第一的徐新,再次夺得桂冠。
过去二十几年,徐新雷厉风行,出手精准。
不但投出了娃哈哈、京东、网易、三只松鼠、美团、携程、知乎、BOSS直聘、叮咚买菜等上市公司,还收获了兴盛优选、瓜子二手车等一众独角兽企业。
彪炳的战绩,也让徐新获得了“中国女版巴菲特”的美誉。
只不过你可能想不到,如今的风投女王当年也曾是个调皮捣蛋的“假小子”,那她又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呢?
徐新曾经说过:“我们的人生是由一系列重大选择组成的,我们的选择决定了我们的人生。”
回顾徐新的过往,她的三次重大抉择影响了她的一生。
第一次是在初中毕业时,选择报考重点高中。
1967年,徐新出生于重庆市的一个国企干部家庭。
她从小就在四川汽车制造厂的厂办学校读书,但那所学校每年高考的升学率都是零。
所以初中毕业时,学生一般会有三个选择:读技校,考中专,或者考重点高中。
和徐新一起长大的三个小姐妹都去报名读了技校,但徐新像中了“邪”一样,坚持要考重点高中。
当时徐新的成绩在班里排在25名左右,正常来讲是没有希望考上的。
但在几个月疯狂的补课下,徐新最后考上了重庆市重点高中南开中学。
她和三个小姐妹的人生,从此走向了不同的轨迹。
第二次是在中国银行工作期间,选择考取英国注册会计师。
徐新从南京大学外语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银行做柜台营业员。
因为工作认真出色,徐新在三年之后获得一个宝贵的入学考试名额:中国政府和英国政府联合帮助中国培养英国注册会计师。
那时徐新根本不懂会计,她没有办法,只好把整本书背了下来。
幸运的是,在当时的考生中,很多懂会计的不懂英文,而考试的卷子又恰好是英文。
所以外语系毕业的徐新优势明显,最后的考试成绩名列前茅,被直接送到香港普华会计师事务所培训三年,然后考上了英国注册会计师。
这是徐新人生又一次重大的转折。
第三次是从霸菱投资集团辞职后,选择创建自己的投资机构品牌。
1995年,考取注册会计师的徐新告别了银行家的身份,开始从事股权投资行业。
她先是加入香港最大的本土券商投资机构百富勤,后又转入荷兰霸菱投资集团,任霸菱投资中国区董事总经理。
在此期间,她主导投资了娃哈哈、网易、中华英才网等项目,在投资圈逐渐声名鹊起。
2005年,一大批日后影响中国创新创业的风投机构相继成立,其中大多数都和国外知名美元基金有合作关系,比如红杉中国、经纬中国。
此时,从霸菱投资辞职后的徐新本来也可以和国际知名VC合作,轻松完成基金的募资。
但最终想要独立的徐新走了一条更加艰难的道路,她决定一开始就创建自己的品牌:今日资本。
后来为了募资,徐新带着6人团队整日穿梭于世界各地路演。最疯狂的时候,一天飞了3个国家。
功夫不负苦心人,2006年1月,今日资本终于完成了7000万美金的第一期募资,并在次年投资了京东,一战成名!
可以发现,在徐新人生每一次的抉择关头,她都选择迎难而上,拼尽全力。
而正是这种不断追求进步,不断追求卓越的心态,才造就了今日的风投女王。
01
积极进取
只要能出彩的地方,我一定出彩
从南京大学毕业以后,我被分配到中国银行做柜台营业员,当时干的工作非常简单,就是“登记、复印、盖章”三步曲。
但是我并没有气馁,照样每天特别认真地工作,只要是能出彩的地方,我都一定出彩。
因此,我获得了诸如银行知识大奖赛第一名、三八红旗手、团支部书记等奖项和荣誉。
但工作三年后,我发现自己除了这些荣誉,在工作技能上却没有很大进步,我对自己的这种状态很不满意。
那时候我每天骑车上班,在经过桥修了很久的北京右安门立交桥时,我就在心里暗暗发誓:“在桥修好之前,我的生活一定要有变化。”
不久,可能是因为平常出色的表现,机会果真找到了我:中国政府和英国政府联合帮助中国培养英国注册会计师。
而中国银行为我争取到了一个名额,可以去参加入学考试。
后来我在想,要不是我一直有上进心,有试必考,不但竞选团支部书记,又争当三八红旗手,中国银行会把机会给我吗?
在获得培养机会后,我去到了香港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实习工作。
但刚到香港时,因为不会说广东话,也不太懂会计,我基本没有什么项目可做。
那时候,我们每个小时做了什么工作都需要填时间表。而每天下班时,我看着自己那张空白的时间表,感到很无助,也很没用。
后来我着急了,就找到负责日本区域的项目经理:“我不会讲广东话,你的日本客户也不讲广东话,我们就讲英语呗。”
这样我慢慢就有了项目可做,从此我也有了填得满满的时间表。
现在回过头看,在普华工作的三年,是我进步最大的三年。
我学会了工作不仅仅需要努力,更需要拼命。老板交代给你的活,没有做完是不可以睡觉的。
除此之外,我利用业余时间拼命复习考试,三年考完18门课,通过了英国注册会计师考试,终于赶上了香港的同事。
02
做喜欢的工作
如果没有,就继续寻找
你如果想赢,想拥有激情,就要找到一份你喜欢和热爱的工作。
人的一生非常漫长,工作时间也很长。如果每天早晨爬起来,都不想去工作的话,那你一定过得很不开心。
之前有记者问我,你为什么做了这么多年投资都不觉得累?
我的回答是,在我看来,创业失败是必然的,成功是偶然的。
所以我一直觉得创业者是世界上最勇敢的人,也是我最尊敬的人。
他们一定是有 vision(想象)的人,因为他们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他们一定是内心强大的人,因为他们能承受别人承受不了的压力。
他们也是一群有梦想的人,不为名不为利,为的是 passion to win(赢)的成就感。
而我的工作就是每天跟这样的创业者打交道,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所以我非常开心,每天都踏着舞步去上班,每天都在学习和进步。我告诉我自己:“你终于找到了属于你的激情,那就是投资!”
有的朋友说,我不知道我喜欢的工作是什么,怎么办?
那你就应该继续寻找,不要放弃。
你的灵感可以来自大量的阅读,特别是人物传记。
你也可以结交聪明的人,有阅历的人,经常与他们聊天。
你还可以大胆尝试不同的东西,看看是否喜欢。
总之,只要你每天都在学习,每天都在进步,相信总有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那一天。
到时你就会心中一亮,找到感觉,那就是你热爱的工作。
03
找到人生的榜样
他能让你不断进步
人这一生需要榜样,不管他是你的家人,朋友,还是一些名人。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他能让你看清前方的路,让你不再害怕孤独,让你心无旁骛,让你每天都在进步。
而我的榜样就是巴菲特。
我喜欢读巴菲特的书,和他写给股东的信,就像读圣经一样每天都看。
因为你会发现,有时候读巴菲特的书,就像跟老朋友聊天一样,英雄所见略同。
现在的巴菲特即使已经是80多岁的高龄,但他依然每天保持工作。
巴菲特还有个固定习惯,那就是每天阅读5小时,跟聪明人谈话2小时,并和他投资的创业者成为了终身的朋友。
他很享受他的工作,每天过得很开心。
我告诉自己,巴菲特的生活就是我想要的生活。
所以我也喜欢和创始人一起去畅想未来,去找一些前无古人的真理,就像同学一样,共同学习,寻求真理,这个快乐是巨大的。
04
成功没有捷径
我只不过是积累了3万个小时
其实人与人的智商差别不是很大,而拉开人与人差距的往往也不是智商,拼智商拼不出什么结果。
所谓的超人智慧和成就,其实源于专注。
比尔盖茨和巴菲特是好朋友。有一次,比尔盖茨的父亲让他们两人用一个关键词来描述他们成功的最主要原因。
打开他俩写的纸条,上面写的是同一个词:F ocus(专注)!
其实大多数成功人士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都是在他的行业专注干了很多年,积累了1万个小时。
1万个小时是什么概念呢?
那就是每天坚持做一件事,一天4小时,一星期5天,坚持10年就是1万个小时。
过去20年,我每天大概有效工作8、9个小时,已经积累了3万个小时。
如果说我的投资有些小小成就的话,那就是因为我积累了这3万个小时。我想我还可以干到80岁,还可以再来3万个小时!
我一直跟企业家讲,不管你多么能干,多么聪明,多么努力,同时做两件事,还要都做到第一名的概率是很小的。
在创业初期,尤其不能同时做两件事,只要做好一件事就够了。如果没有这种专注精神,你是做不到行业老大的。
05
投资理念
行业,企业家,“第一品牌”
我们的投资理念有三条:第一投行业,第二投企业家,第三帮助这个企业家打造“第一品牌”。
首先行业是第一位的,行业选对了非常重要。
很多人投资会说我们只是看人,行业不重要,我们不太认同这个理念,我们不希望投资一个大家都亏钱的行业。
如果就这一家企业一枝独秀,那风险是很大的。
所以过去十几年,我们专注于只投消费品,零售连锁和互联网,现在增加了机器人。
我们花了很长时间选赛道,因为行业选对了,即使你这个团队有时稍微差一点,或者执行力稍微差一点都没有关系,生意模式本身会赋予你很好的门槛,赋予你很好的成长速度。
至于后面的执行都是可以学习的,所以一开始要选好一个行业。
这些年我们最大的感慨就是,经常看到一群很能干的人,用着不怎么样的生意模式,一干就是十几年,最后也没有跑出来东西。
我们就在想,这些人要是干别的行业,那早就成功了。
其次是企业家,也是这三点当中最难判断的一个因素。
在中国,一旦你选错了企业家,这笔投资就很难成功,所以对企业家的判断是影响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但企业家的判断实际上是一门艺术,我自己的经验就是要多花时间和他们在一起。
我会和他们的核心团队、地区的老大谈一谈,和他们的客户也谈一谈。
因为同样的问题,你问过20个人,基本上也能帮助你更好地判断了。
最后我们希望企业家是黑马,能够冲到前面去,打造“第一品牌”是我们最想帮他做的事情。
这些年我有两个相信:相信品牌的力量,相信复合增长的力量。
特劳特曾经讲过,做品牌就要做到行业第一,占领一个品类的心智。
因为消费者往往是先想到品类,再想起品牌,比如想吃方便面之后,才会想到康师傅。
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第一品牌有25个。你跟踪它60到80年会发现,当时25个第一品牌里,有21个如今还是第一品牌。剩下的4个中,有3个变成了第二品牌。
也就是说,你一旦在消费者心里变成第一,别人是很难取代你的,除非你犯了很大的错误。
所以当看到一个品类来临的时候,你要迅速舍命狂奔。只有在市场占有率达到30%以上,并且是第2名的两倍时,你才算安全。
另外,伟大的公司本来就是不多的。
如果你运气够好,又非常努力,正好撞到几个伟大的公司,那么你真的要长期持有。复利的力量,能让你在它们身上赚到很多的钱。
这些年,我就从中尝到了许多甜头。
我们投资京东时,当时它的销售收入才6000万人民币,现在不知道翻了多少番。
所以到现在,我们还没有完全卖掉京东的股份,仍然拿大头,但就抛出的那些已经赚了200倍。
腾讯也是这样。我个人在2004年买了腾讯的股票,一股都没有卖过,而且一有钱就加仓,现在算下来,应该有500多倍的回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