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吃腊肉呛进气管里的泰迪,呼吸困难,他眼疾手快,仅用气管镜试了一次,便精准地将异物取了出来;一只呕吐晕厥的雪纳瑞,患上极难确诊的门静脉短路,他打开腹腔,找到那根异常的血管,狗狗术后活蹦乱跳;一只橘猫口鼻颜面瘘,骨肉腐烂痛苦不堪,他“刮骨疗伤”,橘猫很快便恢复了吃货本色……
他叫孙叶青,毕业于吉林大学畜牧兽医系,是哈尔滨福爱宠物医院的一名“80后”宠物医生。从事小动物临床诊疗工作22年来,他诊治临床病例近十万例,尤其擅长高难度的外科手术,曾获得“优秀青年兽医奖”。
宠物医生这个职业看似简单快乐,每天“带薪撸猫狗”,实际上并不轻松。孙叶青的“患者”是一群不会说话的“毛孩子”,他时常深夜被养宠人的电话和微信吵醒,被猫狗抓挠和咬伤更是习以为常。他用技术和耐心,守护着主人与爱宠之间的那份爱与羁绊,也看惯了人性中的自私和冷漠,救治过近千只因病被弃的猫狗。
孙叶青医生和三条腿的“Friday”
主人想给尿闭猫“安乐死” 他说“把它留给我吧”
都说医院是最能洞见人性的地方,作为一名宠物医生,孙叶青几乎每天都在“见生死,看冷暖”。
“我不想治了,给它安乐死吧。”两个月前,一名大学生抱来一只折耳猫,这只4岁的公猫因尿闭奄奄一息,膀胱已经憋破裂了,急需做膀胱破裂修补术和尿道造孔手术。
“如果是因为钱的问题,我可以跟院长申请,减免一部分。”孙叶青劝道。这名大学生囊中羞涩,多次沟通后,还是不同意给猫做手术。
“如果你坚持要安乐死,那就把它留给我吧。”孙叶青已经记不清这是他第几次跟人“要猫”了,好在猫咪很争气,术后活下来了,一直养在医院里。
“每年至少有七八十只猫狗,被遗弃在我们医院。”孙叶青跟记者叹息道,检查结果出来后,一些养宠人会以出去打电话或买东西为由,一去不回。他熟谙这些套路却从未当场拆穿过,比起把麻烦丢给医院,他更怕主人将猫狗遗弃街头。
当然,对大多数善良有责任心的养宠人而言,“毛孩子”早已是家人般的存在。前段时间,一个无儿无女的大娘带着13岁的中华田园犬来看病,狗狗得了多发性乳腺瘤,最大的瘤比拳头还大,已经流血流脓,必须要切除两侧乳腺,还要做绝育。
术后,狗狗要留下住院。分别前,大娘哭了,狗狗也眼泪汪汪,却没力气追赶。接下来的半个月,狗狗很蔫,让孙医生一度怀疑,是不是还有其他病没被查出来。直到大娘来接狗的那天,正在打点滴的狗狗听到主人来了,急切地从台上跳下跑去迎接。
大娘家庭条件不好,两项手术医院只收了一千多元。“她非要给我们送个锦旗,我劝她把钱省下来,给狗买点吃的补补。”孙叶青说,每年有很多人来给医院送锦旗,但他们没挂,把墙面腾给了养宠知识,“我们希望陪宠物打点滴的时候,主人能多学点知识,这才最实用”。
治愈后帮被弃猫狗寻家 收养大龄残疾“汪星人”
这些年,孙叶青和同事们救治过近千只因病被弃的猫狗,治愈后帮它们寻家,找亲友或者发朋友圈求领养。但有些宠物岁数太大或有残疾很难送出去,他们就自己养着。
福爱宠物医院里,有条18岁的中型贵宾犬,名叫“大白”。八年前它患上尿道结石,养了它十年的男主人,因为不想花钱手术,决定不治了。孙叶青颇为惊讶,“看穿着不像差钱的样子,一打听是开公司的”,无奈之下,医院收留了“大白”。听说术后狗狗恢复良好,主人又想来接,交了半价的手术费。孙叶青叮嘱他回去给狗多喝水,别乱吃东西。主人显然未遵医嘱,两个月后“大白”又长结石了,主人再次将它遗弃,并让医生把之前的手术费退给他……第二次治愈后,这位主人又来看狗了。“大白”依旧兴奋地围着他转圈,只是当他想往自家车上领时,“大白”头也不回地跑上了医院二楼。
“看着像个傻狗,其实它什么都懂。”孙叶青唏嘘道。
医院里还有只三条腿的黑白花串狗,每天跑来跑去。它今年9岁了,是八年前流浪到医院附近的,因为是星期五来的,取名为“Friday”。当年“Friday”后肢骨折,但警惕性很高,孙叶青和同事抓了两次都没抓到,只好敞开大门跟它“商量”:“你进不进来?你要是进来,我们就给你手术,要不可就不管你了!”狗狗像是听懂了一样,一瘸一拐地走进医院,直接坐在了大厅的体重秤上。
“你看它多聪明,还知道用药前得先称重呢!”孙叶青调侃道。
最难的不是做手术 而是每天面对质疑和误解
从医二十多年,孙叶青见证了宠物医疗的发展变化,“以前看病主要凭经验,能用的只有听诊器、体温计,以及查血常规。由于诊断受限,往往用药不对症,病死率高。如今宠物也有了核磁共振、CT、彩超等,医生诊病相对容易了”。
但这也意味着,宠物的医疗费用更高了,由于基本行业标准的缺失和基础认知的差异,宠物医生与养宠人之间的隔阂和分歧越来越大。“一半以上来医院的养宠人,对医生都很抵触。”孙叶青坦言,工作中最难的不是做手术,而是经常被人误解。有时候明明可以治愈,但对方觉得费用太贵,怀疑他在“坑钱”,直接把“毛孩子”抱走了,让他既委屈又着急。
很多人都在质疑:“宠物看病为啥比人看病还贵?”不排除有人“黑心”,但很多时候医生也颇为无奈。“人治病,背后有整个医疗体系在支撑,但买了商业保险的宠物少之又少。以做核磁共振为例,宠物医院买一台要200多万,每年维护费近20万。给人看病的医院排队做,我们这儿平均一天才能做两三个,医疗成本实在难以分摊。”孙叶青说,而且没有医保局帮忙“灵魂砍价”,宠物用药也比人的贵,他举了个例子,“人用的头孢,一瓶十多块钱,猫狗用的一片最便宜的三四块钱。因为兽药批号贵产量少,价格很难降下来”。
另外,国内宠物医生稀缺,跟人医一样,宠物医生也需要终身学习,国内外的培训课程价格高昂。孙叶青告诉记者:“我们院里的医生都有各自擅长的领域,分科学习,培训费平均每年得花20万左右。”这么多年,光他自己学习进修的花费,就超过了四五十万。
有离别也有重逢 无力感和成就感“反复切换”
有媒体报道,宠物医疗已成为宠物食品外的第二大宠物刚需市场,甚至是很多人在养宠过程中花费最大的项目。养宠咋能省医药费?孙叶青其实每天都把“秘诀”挂在嘴边,只是很少有人能听进去。他最常听到的反而是:“我家猫也不总出门,总驱虫干啥?”“我家狗不跟其他狗接触,没必要打疫苗”……
孙叶青见过太多养宠人的教训和悔恨,因此一遍遍地强调:一定要给猫狗绝育,即使不出门也要按时驱虫、打疫苗;千万别给猫狗喂人吃的东西,盐分摄入多代谢不了,容易长结石;眼见宠物肥胖率越来越高,猫狗得了关节炎、糖尿病、肥厚型心肌病,叮嘱主人粮食并非越贵越好,要看适不适合宠物的年龄、品种和体质,脂肪含量过高会增加宠物的心脏负担……“其实这么多年,我都唠叨烦了,但为了让猫狗少生病,还是会反复说。”孙叶青无奈道。
尽管医术精湛、治愈率高,但孙叶青也跟人医一样,时常在成就感和无力感之间“反复切换”。
“只要主人不放弃,我们是绝不会放弃的,但如果真的无法医治,会劝主人给宠物安乐死。”孙叶青回忆道,有只8岁的“阿拉斯加”,特别温顺,患上了恶性脑肿瘤,主人带它去北京做过手术,可是不到一年就复发了。入院后,孙叶青给它用了化疗药,效果不理想,每天抽搐得越来越频繁,已经无法行走、意识模糊。他记得,在劝主人给狗狗安乐死的那一刻,那对很有素养的夫妻,突然抱着狗狗放声大哭。看着狗狗难受的样子,他也忍不住一起掉眼泪……
如果在外面偶遇“救命恩人”,宠物是何反应?前年在电梯里,戴着帽子和口罩的孙医生被一条“麦丁”给嗅出来了。“麦丁”躁动不安,拼命往主人身后躲,听到主人喊它名字,孙医生想起来,这是他多年前救治过的那条得心脏病的狗。
“进医院不是打针就是割刀的,它能对我有好印象吗?”孙叶青笑道,尽管这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种心怀感激的温馨重逢,但看着狗狗健康地陪伴在主人身边,那一刻,他非常欣慰,这或许就是宠物医生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本文转载自“生活报新街派”,作者周际娜。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