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随着美国和国内一些大佬级别的“天使投资人”在一些明星项目上获得几十、数百甚至数千倍投资回报的示范效应,带动了国内的天使投资行业也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天使投资领域,试图重复这些经典的回报盛况。“天使投资人”这个彻头彻尾的舶来名词,如今已经是很多人的头衔。
到底什么是“天使投资”呢?本期VBB论坛和大家分享IDG全球常务副总裁,IDG资本创始合伙人熊晓鸽关于天使投资的观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天使(英文名称Angel,源自于希腊文angelos)本指上天的使者,她代表圣洁、善良,上帝派天使赐福于民。在创业和投资领域,最早进入的独立投资人被描述为“天使”,给创业者带来希望和帮助。
当一粒创业的种子刚刚萌芽,尚在生死不明前途未卜之际,只有最机敏的“天使”慧眼识“材”,伸展有力的天使之翼,为这棵新生的幼芽遮风挡雨,帮助它在严酷的市场土壤中生根发芽,并进而引入更丰沃的养料,尽一切可能,让它在阳光雨露下抽枝发芽,开花结果,长成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很难想象,若没有天使投资人的精心呵护扶持,创业企业能够平安度过那一段惊心动魄、只能看见“烧钱烧钱烧钱”的熊熊烈焰的“死亡峡谷”。而熬过生死劫的创业企业,在成功之后带给天使投资人的丰厚回报,也就如报得三春晖一般明媚可喜了。
中国的天使投资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当时,天使投资,乃至风险投资,在中国都是鲜为人知并且混沌模糊的概念。90年代初,IDG资本以VC基金进入中国,但究其实,无论是从基金规模,还是当初所投资的企业形态,说它是中国的第一家外资天使投资基金也毫不为过。
当年,搜狐、百度、腾讯……都是“小荷才露尖尖角”,IDG有幸捷足先登,见证了中国第一批互联网企业从创业到成长、从发展到成熟的完整过程。也正是在与创业企业一起摸爬滚打共同成长的过程中,中国的投资界完成了自身从无到有、从零星到健全、从莽撞懵懂到术业有专攻的行业蜕变。
至此,天使、VC、PE各司其职,在不同的时间节点,以正确的节奏,为创业企业注入资金和活力,帮助它们顺利而畅快地走上成功的康庄大道。
近几年,在融资渠道日渐通畅的中国投资界出现了一种不同寻常的“堰塞湖”现象:群起蜂拥的VC、PE们携巨量资金追捧着寥寥数百家挤在上市的门槛边排队的企业,一味地“锦上添花”,却顾不得尚有成千上万的中小创新企业亟待“雪中送炭”,还有那些潜藏在一页页的商业计划书中的灵感与创意,如襁褓中的婴儿,嗷嗷待哺。
诚然,所有基金都会合理规避风险,追求投资的效率和回报的最大化;可是,以“风险”命名的创业基金的天然使命,不正是以身试验、为创业铺路吗?更何况,投资视野的保守狭隘、投资手段的竭泽而渔,最后必然导致投资资源的青黄不接、后续乏力。毕竟,海阔才能凭鱼跃,天高方能任鸟飞,投资人的视野又何必局限于一小块PE的画饼?
有时候琢磨,夹缝中的VC们与其踮着脚尖去摸PE的天花板,不如踏下心来接一接天使的地气:试想,立足实地,有一双天使的慧眼极目海天,又有一双天使的彩翼扶摇九霄,何愁不能扶危济困,运筹帷幄,在投资的广阔天地里各辟蹊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