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活法》中,稻盛和夫自创了一个“自燃”的概念:
自然物质有三种状态,不燃型、可燃型和自燃型三种。
其实,人也同样可以分为这三种:
第一种是“不燃型”:不管别人怎样引导,自己都无法“燃烧”起来;
第二种是“可燃型”:只要有人带动,给点时间,他们就能够燃烧起来;
第三种是“自燃型”:不需要任何人指示,不需要借用外力,自己就可以燃烧起来。
自燃型的人,说到底就是那种最主动,永远拥有饱满的激情,拥有源源不断的内驱力,从头到尾,都能靠自己抵达成功彼岸。
在这个加速内卷的时代,一个人但凡想要有所成就,能够在事业工作上取得成功,首先自己就应该成为一个自燃型的人。
就像稻盛和夫在《活法》里说:
“即使面临最困难的状况,也要始终保持开朗的、积极向上的态度,热情饱满,不断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奋进。”
生活当中,我们需要保持稳定的输出,才能够降低风险,保证每一天都能够有所进步。
如此,一切安之若素,内心从容惬意,未来豁然开朗。
自燃型,在于内驱力
人,需要靠激发出自身的自燃型人格,然后找到自身的微观动机,寻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
如此,自己真正想要去做的,真正能调动自己积极情绪,以及个人创造激情的,才能真正靠这种内驱力,为自己的行动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
作家杨小海说:
“生活总会遇到压力,必须学会具备弹簧的属性,向下的压力越大,向上的冲力也就越强。”
人生海海,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总有一些烦恼,总有一些矛盾,既是出乎意料的,也是自己无可奈何的。
于是,很多人因此就变得失落,甚至开始变得对未来不再抱有期待,甚至不敢面对。
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变得妄自菲薄,逐渐地对一切都丧失了兴趣,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劲儿。
最终,抑郁了,煎熬了,无望了。
这样的内耗状态,也只会无尽地消磨自己的心力,摧毁着自己的心智。
有句话说得好:
“让人奋进的,从不是背后的鞭子、脚下的泥泞,而是心中的热爱和远方的灯塔。”
生活,需要的不是为自己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这把火,毫无疑问就是“内驱力”。
追求好的生活,需要内驱力,打造强者的心态,也需要内驱力。
唯有打造出一种强者的、智者的、自燃型的内驱力,才能为自己的生活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动力。
最终,化作巨大的能量,朝着更高的人生之峰攀登。
自燃型,在于降低期待
有人问:一个人痛苦的根源是什么?
有人回答:对一切事物抱有高期待。
现实总有一些事情,令人很扎心。
其实,我们自己也很清楚,人世间里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完美的,也没有任何一件事是十全十美的。
所以,不管我们如何偏执,或者说如何勉强自己,最终可能都只是达成一个令自己相对满意的结果。
所以,与其在臆想的结果上不断内耗自己,不如降低期待,重在过程,将时间和精力放在过程里。
如此,才能在后来收获到更多的小惊喜。
在《允许自己虚度时光》中马德写过这样一段话:
“我慢慢明白为什么我不快乐了,因为我总在期待一个结果。
看一本书,期待它让我变得深刻;吃饭游泳,期待它让我一斤斤瘦下来;对别人好,期待被回待以好。”
一个人,若是没过高的期待,就不会有太大的失望。
做人,不要做什么事之前都想着得到回报,也不要动不动就想着不吃亏,更不能害怕受委屈,或是担心自己被算计。
正如作家史铁生说的那样:
“要紧的是果敢地迈出第一步,对与错先都不管,自古就没有把一切都设计好再开步的事,别想把一切都弄清楚,再去走路。”
做人,做事,如果一直都如同被上了发条一样,规定什么时间要完成,规定什么时候要落实,而且一切时间安排都被安上了目的,似乎每付出一滴汗水,都需要得到一升甜品饮料。
最终,自己活脱脱成了一种机器,一种满以为自己在创造价值,实则只是在压榨自己时间的机器。
真正聪明的人,都会自动降低对生活的期待,成为自燃型人格,凡事靠自己,尽心尽力,问心无愧。
然后,平心静气地过好当下,顺其自然地对待人生。
自燃型,在于自渡
很认同《活法》里的一句话:
“思想是画笔,人生是画布,人的思想不同,人生的画卷也不同。
改变你的心态,你人生的色彩可以绚烂夺目。”
人,前期需要一种自燃型的人格来督促自己,鞭策自己往前走。
如此,才能靠自己爆发出巨大的动力,以及迸发出强大的创造力来改变自己。
一个自燃型人格的人,即便坎坎坷坷、风风雨雨的人生,也能靠自己的能量,斗志以及心智来做到自渡。
因为一个真正有目标,有理想,有信念的人,都是敢于自渡,惯于自渡,也是善于自渡的人。
如此,事事不拖拉,人人不亏欠,最终靠自己,赢得人心,赢得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