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2020年春节期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迅速向全国蔓延,全国上下共同抗击疫情,为避免人口大规模流动和聚集,采取了居家隔离、延长春节假期等防控措施。疫情将对我国经济影响有多大?对宠物医疗行业影响如何?怎么应对?这是国家、地方、行业和企业都非常关心的问题。
新型肺炎疫情影响
将比非典更严重
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更大,外部环境更差。我国加入WTO以后,2003年出口同比从2001年7%升至30%左右。受全球经济放缓和中美贸易摩擦影响,2019年中国对外、对美出口分别为0.5%和-12.5%,创2008年以来新低。从国内环境来看,目前经济处于与2003年不同的发展阶段,当前我国经济增速换挡,人口老龄化加重,宏观杠杆率较高,经济下行压力较大,2019年底经济暂稳但基础不牢,且财政货币政策空间小于2003年。
与2003年相比,当前第三产业、消费占比更高,而疫情对服务业消费影响较大。2019年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占比7.1%、39%和53.9%,一二产业分别较2003年下降5.3和6.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提高11.9个百分点。2019年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和净出口的经济贡献率分别为57.8%、31.2%和11%,其中消费的贡献率高于2003年22.4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的贡献率低于2003年38.8百分点。
本次疫情的传染性更强,叠加春节时点因素,对服务业和企业复工冲击更大,但防控力度更强,出手更快,预计影响时间短于2003年非典。据WHO数据,2002年11月-2003年7月全球确诊感染SARS患者共8096例,其中死亡774例,死亡率9.6%。据国家卫健委公开数据,截至2020年1月31日16时,全国累计确诊案例9742例,累计死亡病例213例,死亡率2.2%。
本次疫情对我国经济和相关行业影响巨大,且预计时间较长
首先从宏观、中观、微观三层面来分析疫情对经济的影响。
一是对宏观经济的影响,需求和生产骤降,投资、消费、出口均受明显冲击,短期失业上升和物价上涨。防控疫情需要人口避免大规模流动和聚集,隔离防控,因此大幅降低消费需求。工人返城、工厂复工延迟,企业停工减产,制造业、房地产、基建投资短期基本停滞。一旦被WHO认定为疫区,出口可能受较大影响。2003年二季度非典期间中国GDP同比增速较一季度大幅快速回落2个百分点。
二是对中观行业的影响,餐饮、旅游、电影、交运、教育培训等行业冲击最大,医药医疗、在线游戏等行业受益。2019年春节档票房58.59亿,2020年春节档颗粒无收。2019年除夕至正月初六(2月4日至10日),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约10050亿元,2020年同期受损严重。2019年春节假期,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4.15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139亿元,2020年同期锐减。1月底交运行业出行人次减少约七成。房地产行业暂停销售活动。建筑业、金融业、农林牧渔等行业受波及。简单估算,电影票房70亿(市场预测)+餐饮零售5000亿(假设腰斩)+旅游市场5000亿(完全冻结),短短7天,仅这三个行业直接经济损失就超过1万亿,占2019年一季度GDP21.8万亿的4.6%,这还不包括其他行业。
三是对微观个体的影响,民企、小微企业、弹性薪酬制员工、农民工等受损程度更大。疫情对不同微观个体的冲击程度不一样,从受冲击程度,民企大于国企,小微企业大于大企业,农民工大于正式职工。为防范疫情扩散,全国春节假期延长3天,部分省市复工时间进一步推迟一周,企业正常的经营计划被打乱。生产和营业停摆,收入和现金流中断,但是房租、工资、利息等费用刚性支付,企业将蒙受巨大损失;经营中断可能导致订单合同违约、资金周转困难,部分体量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微企业将面临破产倒闭的困境,风险还可能沿着供应链和担保链上下及横向传导,引发局部性危机。员工收入与企业经营效益息息相关,尽管人社部已下发通知要求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但当企业效益下滑,员工的薪资、奖金乃至就业都会受到严重影响,尤其受冲击较大的餐饮、娱乐、交运等消费行业。
其次,具体到宠物医疗行业,受到本次疫情影响可能更大。中短期来看,一方面宠物医疗行业具有连锁零售、门店服务等特点,部分城市因疫情暂时禁止宠物医院营业,门店业绩断崖式下滑甚至停业,而人员工资、门店租金等成本仍在,许多中小宠物医疗企业经营十分困难甚至面临倒闭;另一方面,目前有一部分宠主受到错误信息影响,可能出现在养宠物被遗弃的情况,少数潜在养宠人士的积极性产生负面影响。从长期来看,经济增长放缓、人均可支配收入下降等指标恶化现象将有可能显著抑制宠物行业消费能力,从而影响行业以及公司远期增长。
最后,从疫情持续时间及其经济影响的情景进行分析。由于反应更快、抗击疫情力度更强,因此此次疫情影响更大,乐观估计影响主要在一季度,但也要做好疫情持续半年及以上的准备。
情景一:防控及时得力,疫情持续时间较短,对经济的冲击也主要局限在一季度,疫情高峰出现在2月中旬,此后逐步下降,3-4月结束,四个季度的GDP增速预计为4%、6%、5.8%和5.6%,全年5.4%。
情景二:由于春节复工人口流动、气温较低利于病毒传播以及防控不得力,疫情可能延续至二季度,最终各方面努力下并在气温升高的帮助下于6月左右结束。疫情持续时间较长,将影响整个上半年的经济增长。四个季度GDP增速预计分别为4%、5%、6%和5.8%,全年5.2%。
情景三:考虑到病毒的前期潜伏期较长、传染性较强以及未来变异的可能性、复工以后再次扩散和传播、防控上可能的疏漏,疫情持续时间可能会超出预期,要充分估计形势的演化可能比第二种更严峻,坚持底线思维。四个季度GDP增速预计分别为4%、5%、5%和6%,全年GDP增速为5%。
有关机构建议的应对措施
参照非典期间的应对举措,有些机构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第一,加大疫情相关财政支出,适当减免一季度受疫情影响严重的部门尤其是交运(民航、公路客运、水路客运和出租汽车)、旅游、餐饮、住宿等行业的增值税,亏损金额抵减盈利月份的金额以降低所得税。
第二,进一步降低社保缴费率,养老、医疗缴费率可分别降低1和2个百分点,降低企业负担。
第三,给予企业部分受疫情影响期间受损行业的财政贴息,可暂定一个季度。
第四,对参与疫情防治工作的卫生医务人员提供临时补助,病人疫情治疗相关费用一切减免。
第五,对参与捐赠的企业和个人行为予以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抵扣,不受目前企业所得税税前利润12%限额的约束,鼓励社会捐赠。
第六,货币政策要适度降准降息,给予特殊时期还本付息延期支持,鼓励但不强制商业银行对主要疫区湖北下降利率,对受疫情冲击较大的行业信贷支持。鼓励各大保险公司畅通保险赔付流程。
第七,在主要疫区和特大城市探索灵活办公机制、错峰上下班,发展线上和智能化办公,避免人流交叉感染。
第八,兼顾企业和员工利益,落实员工带薪休假制度的同时,延长的假期及推迟开工的期间内按一定比例支付基本薪酬而非强制工资,减少企业因负担过重而在复工后加大裁员的现象。
国际关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将带来的
更大负面影响
当1月30日晚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宣布,主要基于中国感染者数量增加、多个国家都出现疫情两个事实,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如果宣布某件事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世卫组织会采取何种措施?对疫情发生国会产生什么影响?《环球时报》记者查阅《国际卫生条例》规定发现,如确定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正在发生,世卫组织总干事将发布临时建议,包括遭遇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缔约国或其它缔约国对人员、行李、货物、集装箱、交通工具、物品和(或)邮包拟采取的卫生措施,其目的在于防止或减少疾病的国际传播和避免对国际交通的不必要干扰。临时建议可依据规定程序随时撤销,并应在公布三个月后自动失效,也可修改或再延续三个月。
在宣布“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世卫组织为各国提供的建议既包括他们应当做什么,也包括各国不应当做什么,该怎样控制疫情同时避免恐慌和过度反应。在过去世卫组织宣布的五起“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世卫组织均建议各国不要采取诸如停发签证、进口禁令、关闭边境、取消航班等边境措施。
但从现实上看,“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标签”有时会引起部分国家恐慌,部分国家也经常不遵守世卫组织的指南,对旅行和贸易进行过度限制,继而对疫情爆发的国家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例如在2009年H1N1流感期间,尽管世卫组织和世贸组织都强调,该病毒不会通过猪肉制品传播,但仍有40多个国家禁止从受该病毒影响的国家进口猪肉。2014年埃博拉病毒爆发期间,部分国家也在世卫组织不建议这样做时,仍然对贸易和旅行予以限制。
结语
因此,可以预见如果新型肺炎疫情不能尽快得到有效控制,经济环境将面临非常严峻的发展态势,各行各业的生存发展将受到巨大挑战,包括宠物医疗行业。这需要我们认清形势,认识到当前面临极为重大的困难,要充分做好要打一场硬仗、持久战的准备,进而战胜困难,顺利渡过难关,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