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欢迎光临维宠宠物导航网!

维宠宠物导航网

153-2012-0258

Human resources
人力+

培训 您的位置:首页 > 人力+ > 培训

2024世界兽医皮肤病大会继续教育内容(3)

2024-11-12 54 返回列表

来源:Vetderm Nerd


动物的瘙痒类型比较和诊断

Chie Tamoto-Mochizuki

动物为什么会挠痒痒?

皮肤是抵御化学、机械、微生物和热刺激的第一道防线。除了作为物理屏障的作用外,皮肤在躯体感觉中还具有主要功能:将来自外部世界的感觉刺激转化为诸如触觉(机械感受)、身体位置(本体感受)、温度(温度感受)、疼痛(伤害感受)和瘙痒(瘙痒感受)等感知。

瘙痒感通常在皮肤受到轻微触摸后出现。这会触发挠痒行为(例如抓挠)以去除刺激源。这种简单的行为是身体试图保护自身免受环境中的刺激物或讨厌的昆虫及寄生虫对皮肤造成损害的巧妙方式。

这个系统的巧妙之处在于,抓挠这种机械刺激通过机械感受器刺激有髓鞘的 α 神经元,这些神经元具有对瘙痒感的突触前和突触后抑制机制(即门控理论);因此,这个防御系统可以终止。此外,抓挠引起的轻微疼痛通过用轻微的疼痛暂时分散大脑的注意力来阻止瘙痒感。然而,从长远来看,这种疼痛感觉会使大脑释放血清素,即身体的天然止痛剂,而血清素实际上会诱发瘙痒感。因此,过度的挠痒行为会使瘙痒变得更严重。人类可以理解这一理论,并在一定程度上克制自己不抓挠,但犬等动物却不能。

小动物的瘙痒表现

小动物的瘙痒表现与人类相比具有更大的变异性。

抓挠:肢体(通常是后肢)的脚趾和爪子在肢体肌肉的作用下,多次沿着身体另一部位的皮肤拖动爪子。这是许多物种中最常见的瘙痒行为。在犬的白细胞介素 - 31(IL-31)诱导的瘙痒模型中,抓挠行为在统计学上显著增加。

咀嚼 / 咬
嘴巴接触身体的任何其他部位,可以看到咀嚼动作,利用咬肌并明显地移动头部的颞肌。在犬的白细胞介素 - 31(IL-31)诱导的瘙痒模型中,咀嚼 / 咬的行为显著增加。

摇头
头部从身体中线快速地从一侧摆向另一侧。如果耳廓足够长,会使用足够的力量来完成这个动作,使得耳朵也随着摆动。令人惊讶的是,在犬的 IL-31 诱导模型中,摇头也显著增加。

舔舐
舌头接触皮肤和毛发,头部通过颈部肌肉运动使舌头沿着犬身体的任何部位移动。

抓挠(用爪子)
肢体(通常是前肢)的脚趾和爪子在肢体肌肉的作用下,沿着身体另一部位(通常是脸部)的皮肤拖动爪子。

摩擦
身体的任何部位在地面上前后移动或只沿一个方向移动。这种行为与 “蹭屁股” 相似,不同之处在于不是直肠接触地面,而是身体的其他部位(例如身体两侧、腹部)。

打滚
整个身体侧卧,腹部朝上扭转朝向空中。打滚可以使身体完全从开始侧卧的一侧翻转到另一侧,或者也可以翻回到开始的那一侧。

蹭屁股
背部弓起以使肛门接触地面。在这种坐姿下,后肢通常与地面失去接触。前肢用于帮助将肛门沿着地面向前拖动。

追尾巴
头部转向尾巴,身体自然跟随。嘴巴接触身体的某个部位(例如肛门、臀部、尾巴)。可以进行完整的 360 度旋转,但不一定需要进行完整的旋转才符合这种行为。

舔空气
舌头快速伸缩或伸出缩回,就好像动物在舔舌头或空气一样。这种行为可能是由于焦虑、恶心、部分癫痫发作或牙痛引起。另外,据传闻,动物因口腔过敏综合征引起的口腔瘙痒也可能导致舔空气的行为。

瘙痒的类型

按持续时间划分的瘙痒
急性瘙痒被定义为持续时间少于六周的瘙痒,而慢性瘙痒则持续六周或更长时间(在病因部分要注意,可能存在慢性急性发作的机制)。人类的这种临床分类是根据国际瘙痒研究论坛(IFSI)的建议定义的,然而,作者找不到选择这一特定周数(即六周)作为划分急性和慢性瘙痒界限的背景依据。因此,这种定义是否可以应用于动物患者仍值得怀疑。这目前正在国际动物过敏性疾病委员会术语小组委员会中进行讨论。

按致痒原(瘙痒介质)划分的瘙痒
当感觉神经受到外源性和内源性刺激(物理、化学和生物致痒原)时,就会产生瘙痒。外源性致痒原会穿透表皮上层,特别是在存在表皮屏障功能障碍的情况下,然后与表皮内神经纤维(IENFs)末端表达的受体结合,甚至在可能看到皮肤炎症之前就直接引发瘙痒感。
内源性致痒原可能由角质形成细胞或真皮免疫细胞(如肥大细胞和 T 细胞)产生。它们还通过自身的受体刺激真皮感觉神经纤维来引发瘙痒。
根据致痒原的不同,瘙痒的神经元传递可分为两种不同的途径:组胺能途径和非组胺能途径。前者与急性瘙痒有关,后者是慢性瘙痒的基础。

组胺主要由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释放。它可以直接刺激皮肤中的瘙痒感觉神经元,从而引起急性瘙痒。相比之下,有证据表明,组胺诱导的瘙痒对人类以及犬和猫的慢性瘙痒(如特应性皮炎)没有实质性的作用。
除组胺以外的所有刺激物都被归类为非组胺能致痒原。已知神经肽(如 P 物质、神经生长因子、阿片类物质)、蛋白酶(如激肽释放酶、类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外源性蛋白酶)以及几种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如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白细胞介素 - 4、白细胞介素 - 13、白细胞介素 - 33、白细胞介素 - 31)与慢性瘙痒有关。尽管已知白细胞介素 - 31 像在人类中一样会在犬和猫中引起严重的瘙痒,但在伴侣动物中,大多数其他致痒原对瘙痒神经元的直接激活作用仍然存疑。

致痒原

根据临床表现划分的瘙痒 
基于国际瘙痒研究论坛(IFSI)的提议,瘙痒可分为三组。

第一组被称为 “原发性患病、发炎皮肤上的瘙痒”。许多皮肤病都伴有瘙痒。它们包括感染性、体外寄生虫性、过敏性、自身免疫性和肿瘤性皮肤病。需要注意的是,没有皮疹 / 红斑并不自动意味着潜在病因与皮肤病无关,因为可能存在亚临床(或看不见的)皮肤炎症。

第二组被称为 “原发性无病、未发炎皮肤上的瘙痒”。患有神经性或心身 / 精神性瘙痒疾病的患者会感到瘙痒,除了可能的继发性抓伤病变外,没有任何皮肤损伤。重要的一点是,皮肤变化的存在并不排除非皮肤病的可能性,因为后续的抓挠和 / 或神经源性炎症(即受刺激的神经元释放的神经肽引起的皮肤炎症)可能会诱发皮肤炎症。全身性疾病,如内分泌、代谢紊乱和药物引起的瘙痒,也会导致人类瘙痒,然而,除了犬和猫中吗啡引起的全身性瘙痒外,这种类型的瘙痒在小动物中尚未有报道。

第三组因此包括以明显严重的慢性继发性抓伤病变为特征的患者。慢性瘙痒会导致瘙痒表现,对皮肤造成机械性损伤,表现为抓痕、痂皮、苔藓样变、丘疹和结节。这些病变可能会消退,在皮肤上留下色素沉着过度或不足以及萎缩性疤痕。这第三组患者代表了由慢性抓挠引起的继发性获得性病变。他们应该有一个原始的潜在瘙痒性疾病(皮肤病或非皮肤病),但由于其慢性病史,很少能回忆起任何最初的皮肤变化。对于这些患者来说,慢性瘙痒已经成为 “一种疾病”,而不仅仅是一个临床症状。在人类中,这一类中最常见的疾病是结节性痒疹,然而,据作者所知,在动物中尚未确定类似的疾病。尽管如此,在慢性特应性皮炎犬中看到的严重苔藓样变或在患有趾间舔舐性皮炎的犬中由于反复舔舐而形成的斑块可能具有相同的潜在病理机制。

瘙痒疾病诊断

首先,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史,依据临床症状和病史来确定瘙痒的类型。其次,瘙痒的潜在病因进一步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皮肤病;第二类:全身性疾病,包括药物引起的瘙痒;第三类:神经系统疾病;第四类:心因性 / 身心疾病。如果不止一种潜在疾病导致瘙痒,就归类为第五类:混合性。在一些患者中,无法确定潜在疾病,应归类为第六类 “其他”。

瘙痒伴皮肤炎症——皮肤病(Dermatological):感染(Infections):细菌感染、马拉色菌性皮炎、病毒感染、昆虫叮咬;外寄生虫(Ectoparasites):疥螨、蠕形螨病、跳蚤、犬蜱、虱子;过敏(Allergy):特应性皮炎、跳蚤过敏、接触性皮炎、荨麻疹;自身免疫(Autoimmune):落叶型天疱疮;肿瘤(Neoplasms):皮肤淋巴瘤、肥大细胞瘤

瘙痒不伴皮肤炎症——全身性(Systemic):内分泌 / 代谢 / 药物引起(Endocrine/Metabolic/Drug - induced):吗啡引起的瘙痒;神经系统(Neurological):中枢神经系统 / 外周神经系统(CNS/PNS):Chiari - like 畸形、肢端自残综合征、神经性瘙痒;心因性 - 身心性(Psychogenic - Psychosomatic);心因性(Psychogenic):肢端舔性皮炎、追尾、猫心因性脱毛症;混合型(Mixed):多种病因(More than one cause):猫疱疹病毒相关皮炎;其他(Others):病因未明(Undetermined origin):猫特发性溃疡性皮炎

慢性继发性抓痕损伤

结论

伴侣动物的瘙痒表现比人类的具有更多的可变性。兽医需要意识到这一差距,因为我们的患者代表是人类(即主人),他们对瘙痒表现的理解可能与人类患者相同。从检查是否存在皮肤炎症开始有助于缩小鉴别诊断范围。然而,同样重要的是要记住,搔抓对皮肤造成的机械损伤以及随后激活瘙痒神经元会引发另一种皮肤炎症,这使得诊断主要潜在病因具有挑战性。

参考文献

1. Pearson J, Denley T, Blubaugh A, et al. Characterisation of the pruritus responses andpruritic behaviours in an interleukin 31-induced canine model of pruritus. Vet Dermatol 2023;24:1–9.

2. Mollanazar NK, Smith PK, Yosipovitch G. Mediators of Chronic Pruritus in Atopic Dermatitis: Getting the Itch Out? Clin Rev Allergy Immunol 2016;51:263–292.

3. Ständer S, Weisshaar E, Mettang T, et al. Clinical classification of itch: A position paper of the international forum for the study of itch. Acta Derm Venereol 2007;87:291–294.

4. Ständer S. How to define chronic pruritus: Symptom or disease? Exp Dermatol 2019;28:1461–1465.

5. Olivry T, Baeumer W. Treatment of itch in dogs: a mechanistic approach. Adv Vet Dermatology 2017:63–70.

素材来源官方媒体/网络新闻

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

00

二维码
维宠宠物导航网 电话:153-2012-0258 电话:155-0222-3953 邮箱:594036387@qq.com 地址:天津滨海新区烟台道15号办公楼5-506室

天津维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2019 Inc.

 津ICP备19008835号 技术支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