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FPF功能宠物食品大会
近年来,我国城镇宠物数量持续攀升,国内宠物经济市场也随之高速增长。根据中国畜牧业协会、中国兽医协会等共同参与出版的《2023-2024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城镇宠物(犬猫)的消费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2793亿元,并且预计在2025年进一步增长至3313亿元。其中宠物主粮、零食、营养品等食品类产品作为养宠刚需,在宠物消费中占据超过50%的主要地位。过去的“剩饭剩菜”喂养已经逐渐退出养宠人的视野,根据《白皮书》显示,接近80%的养宠人群为居住在城镇的“80后”和“90后”,他们对于宠物食品的原料和营养均衡比此前一代的宠物主更加重视。 比起“吃饱”,宠物主更关心宠物能否“吃得好”,宠物食品也因此生发出了对高肉含量、优质原料的追求,“生骨肉”“鲜肉”等宣传关键词对于养宠人来说更有吸引力、更容易促成消费。
图片来源:派读宠物行业大数据 高肉饲料粮对宠物健康的潜在影响 据统计,目前主流的宠物主粮品类,包括冻干、肉条、罐头和妙鲜包等针对猫犬的宠物食品有八成左右的肉类含量。这种趋势一方面,意味着宠物对更多对动物性蛋白的需求,也势必加重畜牧业甚至种植业的压力,进一步造成了对人类食品生产的挤压;另一方面,高肉类饮食未必就对宠物健康有百利而无一害。现代城镇中的宠物本就面临活动空间小、活动时间不足等问题,再加上高营养的饮食,肥胖已经成为宠物中的高发病症。皮下脂肪过厚也会导致一些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等,影响宠物的身体健康甚至是生命。除了心脑血管疾病,猫犬的超重症状还会引发关节受损、过敏、糖尿病、下尿路疾病等一系列疾病,影响宠物正常生命活动,加大宠物主医疗开销。高肉类膳食结构喂养除了会导致肥胖及一系列疾病以外,也会使猫狗无法摄入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而这些成分恰恰对于宠物的神经功能和骨骼、毛发的生长十分有益。 此外,现有的宠物食品缺乏统一的质量检测标准和关于营养成分的规定,市面上有不少成分不明、原料来源不明、以次充好或宣传不实的宠物食品,其食品安全和营养价值都不能得到保证,可以说和宠物主选择高肉类宠物食品的初衷背道而驰,同时也让消费者支付了更多的代价。 保障饲料粮有效供给会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主要压力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饲料饲草处处长黄庆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尤其是近年来,全球经济震荡的同时,气候变暖、疫情等因素影响着粮食生产,而持续增加的全球人口等因素则对粮食分配问题提出了新的挑战。而需求逐年增长的宠物食品对于动物蛋白含量的过度强调,无疑会占用相当大一部分粮食生产资源,从而给我国人类食品生产造成额外的压力。这种非良性的资源争夺指向了可食用农作物两种不同用途之间的竞争——用于喂养动物,即饲料用途与人类食用,即食品用途。一方面,本应供给人类食品的肉类蛋白不得不分流一部分饲料、生产资源给宠物食品生产,这种趋利性的分流直接造成了对人类食品生产的挤压。与此同时,这一分流会还随着养宠数量增加、宠物食品的需求增长而不断扩大;另一方面,如果宠物食品行业恶性竞争,对肉类蛋白的需求持续膨胀,将会引导畜牧业产能的不良扩张,继而消耗更多的牲畜饲料,而这些饲料本可以作为粮食作物成为人类食品的组成部分。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饲料饲草处处长黄庆生指出,我国粮食消费中,饲用比例高达47%。扣除人类食物所需蛋白后,饲料蛋白实际上呈现较为紧张的状态,近七成的饲料蛋白依赖进口饲料,这无疑是亟需改变的现状之一。 除此之外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之间的低转化率、畜牧业的大量碳排放、经济作物趋向造成的自然资源浪费等因素都加剧了这种竞争关系,也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及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不稳定的风险。 可持续宠物食品,也许会是一个对上述饲料食品竞争消极影响的有力解决方案 可持续宠物食品通常采用更环保的生产方式生产的宠物食品,体现了未来宠物食品行业发展的新方向,反映了宠物主对宠物健康和环境保护的关注。在可持续宠物食品的生产过程中纳入了对环境、社会和经济责任的考虑,例如: 1 尽可能使用可再生或可持续原料 环境友好是可持续宠物食品最突出的特点,这一特点主要是在其生产过程中实现的。例如利用科技创新提高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资源利用率,从而减少能源浪费;使用当地生产的有机食材或使用残留物、副产品等作为原料。这样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同时将对环境的污染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使用清洁能源和更节能的生产方式,选择绿色供应链,做好后续的回收和再利用工作。 2 推广低蛋白日粮 面对随着宠物市场扩张而进入人们视野的饲料食品竞争、现有宠物食品的弊端等问题,宠物食品行业需要及时采取行动,一起向大势所趋的可持续的宠物食品系统发展。从业人员需要共商解决方案和分担责任,避免宠物食品中的动物蛋白过量供给动摇全人类的粮食安全并影响宠物的健康。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首要的举措就是推动减少宠物食品对动物蛋白的依赖。2023年11月7日,生态环境部联合11部委发布《甲烷排放控制行动方案》,其中提到“推广高产低排放畜禽品种,推广低蛋白日粮”,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谯仕彦说:“我们这些年的研究与实践证明,推广低蛋白日粮精准养殖的潜力巨大。”他提到了利用前景的工业氨基酸平衡饲养技术、非蛋白氮尿素饲喂牛羊技术、提高生猪肉鸡氮素沉积率、饲料发酵技术、餐桌剩余食物利用、种养一体化新模式等等,开辟蛋白资源饲料化利用新领域,充分提高蛋白饲料资源的利用效率和转化效率。多个国家的政府机构也都在通过政策支持和一些列激励措施,推动细胞农业和植物蛋白项目发展,从而积极寻求可持续蛋白领域的突破。 3 蛋白创新 新蛋白生产加工工艺种类繁多,如植物蛋白、细胞培养蛋白和发酵蛋白等。新蛋白为原料的宠物食品加工生产过程中则更加可控。基于恒定且技术可控的生产过程,能够满足定制化、针对性的营养需求,并且可以通过监控模块实现营养元素比例的固定和透明,从而保证所生产食品的品控标准化;同时,新蛋白在加工生产过程中可以有效避免在动物性食品中可能存在的病毒、细菌、寄生虫等污染,产品的食品安全有所保障;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新蛋白在生产成本降低的同时,生产效率和营养物质利用效率都得到了提高,能源的消耗可控,可持续性更优,因此在经济和未来发展中均有广阔的前景。 4 消费市场·打造符合宠物生命需求的食品 从市场端来看,目前产品方盲目追求高肉类蛋白的品牌宣传,没有真正的从宠物医疗,药食同源角度去定位宠物食品的加工生产配方。那么在市场端应加强宠物食品行业宣传和教育类活动,加强提升宠物主的宠物健康喂养意识,制定宠物食品营养标准,并加快推进标准在市场端的运用,提倡科学营养配比生产方式,健康喂养,从而减少医疗付出。控制加工生产环节对原料的浪费以及排放带来的环境的压力。打造符合宠物生命需求的食品,从而生产更加营养、健康、可持续的宠物食品。 5 国际交流 宠物食品行业也应该积极推动与政府机构、全球组织之间的合作,从政策端和社会层面共同推进可持续性宠物食品的研发与推广,提高供应链的社会责任和环境意识。同时,各国家、机构也应该一起行动起来,推送宠物食品相关的质量检测标准和法规落地执行,保证宠物食品安全的同时促进全行业良性发展。 宠物食品需求量的持续增长以及其高肉类含量的特点,也导致了农业食品资源内部的一种竞争。为了化解这种冲突,保障粮食安全,宠物食品行业应当积极行动,和政府机构、全球组织一起推动新蛋白相关的政策和标准落实,同时积极宣传科学养宠观念,促进宠物主以科学的方式调整宠物饮食,帮助宠物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