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山东省宠物行业协会
近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海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以及上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相继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并在上海世博中心胜利闭幕。
在2025上海两会期间,多个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分别提交关于“携宠出行”、“宠物经济发展”、“宠物保护制度”等多个关于宠物的提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打造宠物全周期生命阶段管理体系:
据不完全统计,上海民营宠物医院已达800余家,它们分布在上海各个区域,为宠物提供疾病诊疗、预防保健等服务。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公办宠物医院数量极为有限,仅有不到10家。在宠物殡葬领域,公立机构更是稀缺,全上海市仅有1家公立宠物殡葬场所。
推动建立覆盖宠物从出生到死亡各个阶段的管理体系,确保宠物在各个生命阶段都能得到适当的照顾和管理。
2.健全法律法规体系,让携宠出行有法可依:
今年两会期间,卢慧文再次关注宠物领域,提交了关于“让携宠出行变得有法可依”的相关提案,并表示,宠物经济成为新的消费热点。然而,携宠出行面临挑战,主要体现在法规的一刀切政策及缺乏针对性的规范化管理和标准建设。
进一步完善和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如《上海市宠物管理条例》或《上海市反虐待动物条例》,为宠物管理提供法律依据。这些法规将涵盖宠物的饲养、交易、医疗、保护等方面,明确宠物主人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对虐待、遗弃宠物行为的处罚措施。
3.推进宠物友好城市建设: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宠物已成为许多家庭的重要成员,宠物经济也随之蓬勃发展。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宠物市场规模庞大,宠物文化底蕴深厚,徐汇滨江打造宠物友好型经济,上博埃及展开放宠物猫之夜等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先行先试。蓬勃发展的宠物经济需要健康引育。
继续推进宠物友好城市的建设,包括在公共区域和公共交通明确一定比例的场所为宠物友好场所,制定统一标识,并在商场、公园、餐厅、酒店等公共场所张贴。同时,鼓励部分国际化程度较高的社区开展相关政策的先期试点。
4.加强宠物基础设施建设:
增加宠物便溺处、拴狗环、宠物粪便垃圾箱等基础设施,改善城市中宠物和人类和谐共处的环境。此外,还建议在郊区修建宠物公园,作为人宠和谐共栖的城市公共空间。
5.规范异宠饲养:
加强对蛇、蜥蜴、蜘蛛等异宠的监管,防止物种入侵和传染性疾病等问题。对小众宠物的饲养及弃养行为进行规范,避免对本土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6.规范文明养宠:
7.保护流浪动物:
加大对流浪动物的救助和管理力度,扶持救助流浪动物的民间机构,推进流浪动物的绝育、疫苗接种等工作,减少流浪动物对社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