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家动物健康与食品安全创新联盟
2025年3月5日,由国家动物健康与食品安全创新联盟及澳门食物及环境健康学会主办的“粤港澳大湾区食物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澳门成功召开。国家动物健康与食品安全创新联盟常务副秘书长孙忠超博士在澳门理工大学发表主题演讲,深入阐释了动物福利与食物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关联,并呼吁构建“安全、透明、可持续”的食品安全体系。
动物福利:食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孙忠超博士指出,动物福利不仅是伦理问题,更是保障食品安全和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他以全球抗微生物耐药性问题为例,强调提升动物福利可显著提高抗微生物药物合理应用,从源头降低动物源食品安全风险。在澳门这一“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孙忠超博士特别提到,高标准的动物福利实践可助力打造“绿色餐饮”名片,吸引注重健康与可持续消费的全球游客。他援引欧洲非笼养鸡蛋市场的发展经验,指出消费者对动物福利产品的支付意愿正逐年提升,而澳门若能率先建立认证体系,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亚洲的标杆。
国际标准本土化,推进“大湾区标准模式”
孙忠超博士强调,推动动物福利需结合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联盟近年来制定多项团体标准,如《动物友好型农场等级评价-生猪、肉鸡、蛋鸡、奶牛、肉牛》,通过高附加值的产品认证体系促进养殖产业链升级转型。在澳门研讨会上,他进一步提出构建“大湾区动物福利标准”的设想,建立覆盖“从农场到餐桌”的全链条监管框架。
多方协作:从理念到行动的跨越
孙忠超博士认为,动物福利的落地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与消费者的共同参与。联盟持续推动农场福利技术培训和政策倡导,2024年联盟协助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在重庆举办抗微生物药物减量化路径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发布“减少对抗微生物药物的需求,支持发展绿色畜牧业”倡议,践行联合国“同一健康”(One Health)理念,动物福利、人类健康与环境保护密不可分。
澳门:从“美食之都”到“良食之都”的转型机遇
澳门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证的“创意城市美食之都”,正面临从“美味”到“可持续”的转型挑战。孙忠超博士建议,澳门可依托大湾区区位优势,率先试点“动物福利+文旅”融合模式,例如推出福利认证的特色餐饮线路,或建立“绿色食品溯源平台”,将可持续理念融入旅游体验。
结语:以科学引领未来
孙忠超博士指出:动物福利科学推动食物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技术创新、标准共建与价值观重塑的三重合力。澳门经验或将成为全球食物系统变革的重要参考,在这里,“良食”不仅是舌尖上的享受,更是对人类与地球未来的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