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宠物行业白皮书
白皮书团队讯,4月2日,瑞普生物发布了2024年年报。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0.7亿元,同比增长13.32%;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3.01亿元,同比下降33.70%;扣非净利润2.81亿元,同比下降11.84%。增收不增利之下,宠物板块则成了这份年报的最大亮点:虽然其宠物药品仅实现营收1902万元,同比下降28.26%。但受猫三联产品的拉动,其宠物生物制品销售额达到3744万元,同比增长达到849%。新收购的中瑞宠物供应链业务,在2024年实现营收6.33亿元,同比增长20.63%。
而宠物板块取得增长背后的“瑞普模式”,同样值得关注。 首先,在产品端,瑞普生物的宠物战略以技术壁垒为核心。2024年,其自主研发的猫三联疫苗“瑞喵舒”成为首款国产替代产品,直接冲击长期被硕腾、默沙东等外企主导的市场。财报披露,该产品上市后迅速覆盖全国5700余家宠物医院,瑞派体系内覆盖率超90%。此外,mRNA疫苗平台、基因工程苗等前沿技术储备,为后续猫四联、犬四联疫苗的上市铺路。 而在渠道端,瑞普也正在实现从研发到终端的垂直整合和生态闭环。通过收购中瑞供应链(覆盖7000家宠物医院、3400家门店),瑞普生物打通“研发-生产-流通-服务”全链条。这一布局不仅实现产品精准投放,更形成“临床反馈-需求反哺-迭代研发”的创新回路。财报显示,宠物供应链毛利率同比提升0.89%至14.99%,未来将通过自有品牌和服务转型进一步优化盈利结构。 同时,公司还透露,其正搭建宠物健康大数据平台,通过诊疗数据挖掘疫病流行趋势,反向指导疫苗研发。这一模式与海外巨头IDEXX的实验室网络战略异曲同工,或成未来差异化竞争关键。 从整个宠物医疗板块看,瑞普生物的宠物板块增长并非孤例。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宠物医疗企业平均毛利率超35%,显著高于食品领域的20%。但这一赛道仍面临双重挑战: 技术卡脖子:高端疫苗、创新药仍依赖进口,如猫传腹疫苗等品种尚未实现国产突破; 渠道碎片化:超70%宠物医院为单体经营,标准化服务能力不足,制约产品放量。 对此,瑞普选择“并购+自研”双线作战:2024年完成对中瑞华普15%股权收购,强化瑞派宠物医院控制力;同时计划未来两年推出猫传腹疫苗、口服驱虫药等10余款新品,瞄准200亿规模的宠物药苗市场。 从瑞普生物的年报及发展布局看,在传统动保增长见顶的背景下,宠物医疗正成为本土企业突围的核心战场。其“技术攻坚+生态闭环”的模式,为行业提供了可参考的样本。但如何平衡短期利润承压与长期研发投入,仍是所有入局者的必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