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欢迎光临维宠宠物导航网!

维宠宠物导航网

153-2012-0258

Human resources
人力+

教育 您的位置:首页 > 人力+ > 教育

洪琼花:与“羊”共舞,最美“羊妈妈”

2021-02-19 1754 返回列表
图片

洪琼花,女,1968年12月出生,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二级研究员,云南省产业技术领军人才,云南农业大学硕士生导师;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羊学分会副理事长,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繁殖学分会常委理事,云南畜牧兽医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全国三八红旗手,云南省先进工作者,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新中国60年畜牧兽医科技贡献奖(杰出人才),中国农学会青年科技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所带领团队被授予“全国巾帼文明岗”。洪老师1990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畜牧系,2002年获中国农业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硕士学位。

近30年的畜牧科研工作,洪老师参与育成了云南半细毛羊、主持育成了云上黑山羊两个国家审定的自主培育的新品种;建立了羊胚胎移植高效扩繁技术体系并进行规模化推广应用;研究建立了家畜遗传资源保存技术体系。“热爱、坚持、传承、团队、产业”这五个关键词是她取得如此骄人成绩的经验总结。

热爱让事业有了温度和高度

洪老师生长在农村,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的生活条件艰苦,道路全是土路,一下雨就泥泞不堪,没有电,没有自来水,可以说是吃不饱穿不暖,一年也吃不上几次肉。洪老师小时候干过农活,也养过羊。每当她看到那些散落在蓝天碧草间,像“黑珍珠”、“白珍珠”一般的羊群,总会被它们吃草时的温顺、跋涉时的执着吸引。1986年高考,洪老师作为村里唯一的女大学生,凭她的分数有很多选择,也许是受了羊儿们生命纯洁而坚强的吸引和感召,她的高考志愿填报了北京农业大学畜牧专业,这个专业在当时是冷门专业,有些人甚至还有偏见,就连她的父母亲都有点不理解,他们觉得农民种粮养畜的天赋是与生俱来的,以为考上大学就不用再做种粮养畜的农事了,没想到自己的女儿还专门去北京学养牲畜。在他人的误解与偏见下,以前从未出过县门的洪老师还是怀着兴奋激动的心情来到了首都,开启了她的人生新的篇章。

大学四年的学习中,因路途较远,不能每学期回家,她就去老师的课题组,做些数羊毛、测量羊毛长度的科研实践,也使她无形中更加喜欢上了温顺合群的羊,喜欢上了关于羊的科研工作。1990年洪老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受到当时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高源汉——云南养羊界的权威、国内有名的绵羊育种学家的赏识,进入了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工作,开启了她从事羊产业,投身国家羊业发展,贡献智慧与奉献力量的人生。

洪老师每每回想起过去,她都很庆幸自己当时的选择,下定决心来养羊,做羊的研究,成为一名合格的“羊妈妈”。


坚持时间是最好的朋友

1990-2000年是洪老师大学毕业后起步做研究的前十年,她参加了国家“八五”科技攻关课题——“云南半细毛羊”新品种培育。育成的云南半细毛羊,成为我国第一个半细毛羊新品种,为我国南方的高寒山区提供了脱贫增收的优势畜种,成果也因此获200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2001年云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

在那十年里,洪老师每年都要常驻在永善县马楠山上的育种基地,马楠山属高寒特困民族乡,海拔2800米,年平均气温7℃,降水量1770毫米、阴天日数240天、相对湿度80%以上,有的年份5月份还会下雪。这样的环境条件正是经她的老师高源汉多年研究出云南半细毛羊最适宜的生长环境。当时的育种基地条件艰苦,全是土坯房,衣服要晾晒在外面,没有电没有水,吃的就地取材,用羊粪烧洋芋,喝的水靠到几公里外的水源点取。由于当地湿冷、低温、多雨,农作物十年九无收,开荒也解决不了吃饭问题,农户只能靠发展养殖来增收。每当4、5月份种羊鉴定的季节,洪老师等人就需要半夜3、4点钟起床,翻山越岭天亮前要到达村子进行羊群鉴定、打耳标等育种工作,手把手教群众,不耽误农户放羊。他们早年进行研究的时候连电都没有,更别提先进的仪器设备,就靠一把测杖、一根软尺和一本羊毛细度标样开展育种工作。而到了12月至次年1月的寒冬又是半细毛羊产羔的季节,在零下10几度,滴水成冰的羊圈里,洪老师等人要保证每一只羊能顺利生产、每一只小羊能健康成长。春天,上万只羊进行药浴,秋天上万只羊在山上的临时配种站或者农户家中人工授精配种,工作十分辛苦。有一次又到产羔季,洪老师与另一名同事被派到永善马楠山云南半细毛羊育种场开展接羔育幼工作,为了加强母羊和羔羊补饲须向县畜牧局领导汇报,可被多日的风雪阻隔在山上,工作又不能被耽误,两人只好走路上、下山,来回艰难跋涉花了整整两天才回到基地。在这样的生活工作条件下,有的同事当了逃兵,当时洪老师也有过彷徨,她心想为什么非得选择条件最艰苦的羊呢,选择猪和鸡也可以啊,从事猪和鸡的研究条件相对好得多,尤其对一个女孩子更合适,但比较下来,她还是喜欢在蓝天碧草间、大草原上的羊,它们意味着纯洁、天然、绿色、生态;经过强烈的心里斗争后,她下定决心留在马楠山,做羊的研究工作。这样的研究起始和成长过程练就了她科研的基本功和坚忍不拔的科研精神。

1995年5月云南半细毛羊通过了国家畜禽委员会的现场审定,这一重大成果填补了我国无粗档半细毛羊的空白,解决了在物质匮乏年代穿和用对半细羊毛的需求,尤其解决了高寒、少数民族地区吃、穿、用的问题。图片

洪老师在永善县指导云南半细毛羊选育

云南半细毛羊育成了,老前辈们也退休了,洪老师迎来了科研工作的瓶颈期,面临没有科研项目可做,当时职称还很低、在科研上还没有成长起来的她面临着无项目可做,非常困惑,不知道项目和方向在哪里?回学校继续读书,提升自己,是洪老师当时又下的一个重大决定。其实那个时候她已经成家,并有了自己的小孩。她觉得人的一生很短暂,工作时间更是短暂,能在这短暂的时间里为国家做点事,为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留下点东西,也不算枉活一生,不辜负国家的培养和大家的期望,家人也支持她。这一次,她选择了在职攻读中国农业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专业硕士学位。与此同时,在单位领导的支持下,洪老师前往新疆学习羊的胚胎移植技术,在新疆塔城一种羊场一呆就是近三个月,与老师一起边学习边实践,凭着她自己的专业知识功底和悟性,很快掌握了此项技术。洪老师学成后回单位即在云南省种羊场开展了试验,并取得成功。在中国农业大学攻读学位期间,她也多次参与导师课题组开展的胚胎移植工作,其中令其受益最大的是在内蒙古乌拉盖参加的世界首例“万枚胚胎移植”,该项目由香港屹昌科技集团、美国CCI集团共同实施,期间她学会了腹腔镜胚胎移植技术。拿到硕士学位回单位后,洪老师担任“良种肉用山羊胚胎工程及产业化”项目执行负责人,成功组织实施了该项目,并获得两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成果推广应用到国内的7个省(区市)。

图片

胚胎移植手术

胚胎移植是技术手段,良种才是畜牧产业发展的核心和基础。山羊是云南养羊业的主体,数量占了云南全省羊存栏的90%左右,主要分布在山区、半山区,90年代以前云南省的山羊养殖不受重视,1994年在云南省科技厅的支持下,实施了首个山羊方面的科研课题,沿着前辈们的思路和打下的基础,2000年洪老师承担了黑山羊新品种培育的重任,并带领团队,重新理思路、调方案、建基地,组建育种群体,开展种羊鉴定、选种选配工作,融入分子育种、胚胎移植高效扩繁等现代科技手段,日复一日,常年奔波在各育种基地之间,牺牲了无数的节假日、周末,经过22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在2019年4月28日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的审定,拿到国家畜禽新品种证书。

图片

云上黑山羊

云南半细毛羊选育历经25年、云上黑山羊选育历经22年、羊胚胎移植高效扩繁技术体系建立并进行规模化推广应用历经19年。这些成果都需要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和付出。

传承站在前辈的肩膀上

科学技术的研究,是个相当漫长的过程,这离不开一代代科研人员对经验的传递和知识的更迭。30年前,洪老师从第一天踏入畜牧业科研行业起,就始终坚信这一点。看到老一辈科研人员的忘我付出,她常想: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担当。她问自己,她怎样才能不辜负国家对她的培养,如何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光热?洪老师希望能为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留下点什么。刚毕业,她就有幸参与到“云南半细毛羊新品种”培育课题,跟着老前辈们刻苦学习。他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以全情投入的方式对待工作,这些都逐渐内化为她的人生的信条。像科研前辈一样,她自己努力工作的同时,注重把技术和经验传授给年青人。如今,华发渐生的洪老师,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歇,对科研工作的任何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对学生也是如此。从年青人写的科研报告到实际操作,她都一字一句地修改、手把手地教,从一开始就规范他们的科研行为、锻炼他们的科研精神。比如,在胚胎移植过程中,洪老师手把手地教年青人如何进行胚胎移植,在胚胎移植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关键点才能提高移植成功率,教他们如何在显微镜下面发现胚胎、区分胚胎的质量好坏,如何进行胚胎回收和移植,就这样她培养了能熟练操作胚胎移植的技术人员30余人;在从事云上黑山羊育种的过程中,洪老师手把手地教年青人如何鉴定种羊,如何从外貌、长势评价一只种羊的优劣,就这样在近20年的时间里,使参与育种工作的50余人均能准确评价种羊、选择种羊。

图片

洪老师指导学生

多年的研究工作,让洪老师有机会接触到全国羊研究的顶级专家,和这些专家的接触和沟通中使她今后研究的方向和目标更清晰,也更坚定了她实现这些目标的决心和信心。

团队打造科研工作的闭环

在几十年的科研工作中,洪老师团队承担的主要科研任务涉及绵羊和山羊的育种、胚胎工程技术、畜禽遗传资源种质评价及保存等领域的几十项国家及云南省重要科研项目;获得的重要科研学术奖励有1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云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云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3项、其它奖5项;发表重要学术论文13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授权6项;重要专著有7部;制定了2项地方标准。

要完成这些科研任务,仅靠洪老师自己或少数几个人是不可能的,必须要靠围绕科研工作上中下游整个创新链的人才团队作为支撑。在这个研究团队里,洪老师因为团队工作踏实努力,赢得了有关管理部门以及很多养殖企业的信任,为养羊科研工作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同时,也是由于在一个高起点的团队里工作,业绩一点点地积累起来,最后终于形成了大的成果。历经22年,在整个课题组的不懈努力下,终于成功培育出我国第一个黑山羊新品种,为云南乃至我国南方的广大山区、半山区提供了脱贫增收的优秀畜种。

图片

洪老师团队

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在洪老师主持的多个重要课题中,先后吸纳了20多名有培养前途的年轻人到团队中,从国内引进2位博士、招收2名外国籍博士后(摩洛哥、巴基斯坦)加入团队,力图为年轻人施展才干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舞台。团队先后建立了“云南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工程实验室”和“云南省肉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团队成长为“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羊产业技术研发与应用省创新团队”。如今,团队已成长为女性占60%以上的巾帼团队,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称号,展现了女性半边天的风采,羊妈妈,不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

产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童年时的洪老师,自己养过羊,也见别人养过羊,曾深刻感受过养着羊,但一年也吃不上一次羊肉的滋味,也深知如果养羊却不能改善人的生活是多么地无奈。因此,当云南半细毛羊和云上黑山羊培育成功后,它们能够切实地投入到生产中并能成为高原上的又一项农村产业,她感到了无限的欣慰。

科研工作如果不服务于产业,成果就很难突显出它的现实意义。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助推产业发展是畜牧科研人员的历史使命。完成科研的同时,洪老师开始专注于把科研与生产相结合。近几年来,她带领团队首次在云南省规模化开展羊的胚胎移植,共生产移植羊胚胎3万余枚,生产顶级良种近2万只,山羊鲜胚移植产羔率为54.47%,批次最高达80.77%;绵羊鲜胚移植产羔率为63.64%,自产冻胚移植产羔率为39.06%,各项技术指标处于国内领先,云上黑山羊的培育也借助了这一先进的技术而加快了育种进程。同时,该技术在天津、甘肃、青海、安徽、河南、贵州、四川、江苏等地推广应用,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团队培育的云上黑山羊、云南半细毛羊也在产业发展中得到广泛应用,近三年共推广种公羊3万余只,改良本地山、绵羊400余万只。洪老师有个愿望:就是继续努力使“高原羊”成为全省山区半山区建档立卡户的“脱贫羊”、生产经营者的“发财羊”和消费者的“美味羊”,最终成为农民手中的“喜羊羊”。

为使云南羊产业跻身全国有影响的产业,品种是基础和核心。2005年至今,洪老师多方筹集资金从澳大利亚引进纯种萨能奶山羊、努比山羊、澳洲黑山羊和黄山羊100余只、冻胚500余枚,通过自繁和胚胎移植扩繁结合,建立了这些品种的纯繁群,丰富了云南省的羊种资源,对云南省的羊种改良和种质创新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

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第168号公告云南省“云上黑山羊”新品种顺利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这是中国第一个由云南省自主培育的肉用黑山羊新品种、是云南省自主培育的第二个国家审定的羊新品种、第三个肉用山羊新品种,是云南省山地牧业发展的又一重大成果。新品种的顺利审定给了洪老师和她的团队极大的鼓舞,仿佛历经22年艰辛孕育的孩子终于出生并终将成长成熟而惠及父老乡亲,她就是那个真正的“羊”妈妈。


图片
图片

洪老师与云上黑山羊

云上黑山羊新品种育成了,但洪老师的工作根本停不下来。育种工作是不进则退,为了保持品种的先进性和优势,需要长期、持续不断的选育。只把种羊和技术交到养殖者手中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把好的品种和技术推广到生产中,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所以除了持续做好科研,洪老师还需要到养殖场和养殖户做一些技术指导和培训工作。除此之外,她在西藏和云南省内也有扶贫任务,那些地方的条件更艰苦,更需要良种,更需要先进的技术。

图片

洪老师下基层宣讲

洪老师在实践中为云南省及南方地区羊产业的发展、助力产业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提供了种业支撑。在科研工作不断探索和坚持中,她深深体会到了习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去奋斗的精神内涵: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广大青年应该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在艰苦奋斗中净化灵魂、磨砺意志、坚定信念。回顾洪老师的求学及科研的人生历程,她正是在信念、成长和奋斗中找到了人生的价值和幸福。

图片

《新时代云岭工匠精神讲坛》洪老师专访

2019年,洪老师登上《新时代云岭工匠精神讲坛》,用自己的故事讲述了“把一件事做到你能做到的最好”的这种工匠精神。大学毕业三十年多年来,她与羊“共舞”,堪称最美“羊妈妈”。

注:本文在《新时代云岭工匠精神讲坛》洪琼花专访节目,《与“羊”共舞——新时代奉献与奋斗之歌》(文/洪琼花)和《历经22年,这位高原“羊妈妈”培育了我国第一个肉用黑山羊新品种》(文/云南台都市条形码)三者的基础上修改而成,标题为编者所拟。

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

10

二维码
维宠宠物导航网 电话:153-2012-0258 电话:155-0222-3953 邮箱:594036387@qq.com 地址:天津滨海新区烟台道15号办公楼5-506室

天津维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2019 Inc.

 津ICP备19008835号 技术支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