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创 申 明 | 本文解读作者 金融监管研究院 外汇部,金融监管研究院院长 孙海波,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欢迎个人转发,谢绝媒体、公众号或网站未经授权转载
5月31日,央行发布公告:自2021年6月15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即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的5%提高到7%。此消息公布后,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急跌。但是笔者认为此次调整实际影响非常有限,只是表面姿态而已。
金融监管研究院 院长孙海波:
1、背景:
准备金率上调将收紧中国银行体系内的美元流动性,略微提高境内外汇资金成本,限制外汇贷款过快扩张,减轻境内汇市美元抛压,减少输入性通胀压力,从而缓和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本次一次性提高两个点,说明在美国大放水外部环境下外资涌进幅度非常大,引起央行重视,态度说明一切。
上调外汇准备金率旨在收紧境内的美元流动性,同时对于人民币的升值压力有所缓解。但考虑到目前境内泛滥的美元流动性,此举对于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可能比较有限。
其实这次央行行动的背景和逻辑和2013年4月份外管局发布的《关于加强外汇资金流入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13〕20号)非常类似,在人民币升值背景下,企业开始狂赌人民币升值,这个时候企业希望扩大美元负债,减少人民币负债,同时尽量增加人民币资产。这样未来人民币升值,可以再通过购汇偿还美元负债,获取收益。
本质上这种通过调整资产负债表币种结构扩大外币敞口的行为和扩大远期购汇逻辑一样,赌升值机会。
对银行发放美元贷款虽然利差也很低,但是受到的约束也少一些,资金来源可以是美元存款,也可以是客户结汇的美元资金自己维持的头寸(结售汇综合头寸范围上限范围内),也可以是境外借来的外债。
2、具体冻结资金数量
2021年以来,金融机构外汇存款明显增加,4月末外汇存款余额约为1万亿美元,其中境内外汇存款6560亿美元,外汇流动性宽松,央行将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上调2个百分点,静态看可冻结低于200亿美元;因为考虑到全口径的1万亿美元存款中有一部分不属于存款准备金缴存范围,最终额外冻结资金应该低于200亿美元。
具体冻结范围参见《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管理规定》(银发〔2004〕252号):
第六条 金融机构应交存外汇存款准备金的外汇存款范围包括:
(一)金融机构吸收的个人外汇储蓄存款、单位外汇存款、发行外币信用卡的备用金存款及其他中国人民银行核定的外汇存款或负债。
(二)金融机构的委托、代理外汇业务负债项目与资产项目轧减后的贷方余额。凡轧减后为借方余额的,视同该应交存的负债项目余额为零。不得以某项借方余额抵减其他应交存的外汇负债项目余额。
笔者不认同很多学者的观点,此次提高外币存款准备金的影响非常有限,只能说是央行的一种态度,象征性意义大于实际影响。
3、为何说象征意义大于实际影响?
我们看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影响核心是看对信贷扩张的影响,而且一定要动态看影响。一般情况下人民币存款准备金提高0.25个百分点就属于重磅政策,但是为何外币提高2个百分点仍然不痛不痒?
(1)外币存款无法进一步通过贷款进行派生,这种存贷循环是人民币法定存款准备金动态发挥作用的核心所在。人民币的总体货币乘数5以上,动态看,法定存款准备金提高如果从10%提高到11%,对整个货币扩张会有冲击,不仅仅是短期银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的减少,未来每进行一次货币循环都会被多冻结1%。
但是外币存款并不能通过境内外币贷款来派生,因为外币贷款基本上不能境内使用,所以无法形成存贷循环。也就是外币存款并没有所谓的乘数效应。
境内外币贷款少数情况下可以结汇,但也是需要通过未来的出口外汇收入偿还,不能购汇偿还,具体参见《关于进一步推进外汇管理改革完善真实合规性审核的通知》(汇发〔2017〕3号)。所以提高外汇存款准备金对人民币存贷循环也没有什么影响。
(2)多冻结2个百分点对境内外汇存款利率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按照目前企业境内外汇存款总体大约1%水平来衡量,多冻结2个百分点,且央行的外币法定存款准备金不计利息,那么大致会影响外汇存款的利率0.02%,导致存款客户的外汇存款收入从1%下降到0.98%;
(3)冻结200亿美元存款,对境内外币贷款就一定有200亿么?
答案肯定不是,境内外币贷款的资金来源其实比较复杂,不完全是存款资金来源,银行可以是通过持有较高的综合结售汇头寸来用自有美金贷款(当然人民币升值背景下,此举主要是服务客户,客户希望扩大外币负债,增加人民币资产赌人民币升值),也可以通过境外借款满足客户需求。当然央行已经通过将企业和银行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由1.25下调至1,已经压降了企业的境外直接借款来扩大美元负债空间,从银行借款需求更多一点。
4、央行曾经也对境外同业存放境内征收法定存款准备金,对离岸人民币汇率和流动性影响也非常深远,比本次境内外汇存款的冻结要重磅很多,具体参考《重磅!央行刚刚变革存款准备金制度,或释放离岸千亿流动性》。
总体而言,笔者认为更多是一种预期管理,央行和外管局手里还有无数其他政策储备,本次给市场一点信号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