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恰当的比方是:宠物,就像是宠主的投资标的,而这只是投资冰山一角,后续的不断投资才是最庞大的一块。有句话说得好,拍马屁不能拍在马腿上,否则被蹬了,不能怪马,怪自己没有拍准。回到一本正经,给大家分享一个大家可能都知道的工具——周哈里窗。
这是市场营销领域里常用来做模式思考的工具,好了,我们不用知道得太详细,我做了个图,来说明正确地重视客人的重要性。
ABCD四个模块即是我们面对顾客时会产生的情况,一位客人到店里来,我们大致会面临这四种情形。
不同的情形,我们的应对方式是不尽相同的,所以,我们如何正确地重视客人,就在这幅图里得到了展现。这种情形供需很对称,对于客人而言,他想要的你刚好有,所以就不需要太多沟通的过程,在这种情形下,过度热情和推销,只会让客人反感。点到为止,客人心里舒服,自然就会买单。
这样的客人属于需求没有被挖掘出来,所以与客人最主要的沟通就是推荐商品,根据客人的养宠场景开发需求。例如,客人很烦狗狗到处尿,居然不知道有尿片或是尿液诱导剂这个玩意儿,这就需要你的推荐和宣传,自然能够达成客人购买。客人总觉得倒猫砂很麻烦,居然不知道有直接倒进马桶的猫砂,你及时推荐,客人就会购买。
客人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你却不知道能提供什么,这属于你拿不出解决方案,这时和客人最主要的沟通方式就是问询,不断地了解客人内心的真实需求,从而通过提供商品和服务来解决。如果这时仍然像B模块一样直接推荐,只会让客人觉得“你拍在了马腿上”,从而失去客户的信任。
这种情况就像是“摸着石头过河”,尤其容易出现在一些创意性工作上,比如美容造型、宠物烘焙等,客人想要什么,自己也描述不清楚,你也不明白哪种更加适合,所以这时的沟通方式就是店主和客人共同参与,比如一些宠物店会有造型选项表,客人参与进来,最终就能知道要给客人剪成什么样的造型。宠物烘焙也是同样如此,而仅采取B和C模块的沟通方式却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随着客人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多样化,我们正在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客户维护挑战。
有了上面的“周哈里窗”工具,我们可以在接待客人时,快速地将客人划归到不同的模块,从而正确地重视客人,让客人心里惊呼“太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