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老板的一天通常是这样度过的:刚一上班,办公室门口就会排着几个人等着请示工作,刚听完一个下属汇报,又来一个了请示的,而且,说着说着电话可能又响了;这边刚刚处理完,那边可能又出了问题等着你去处理,随后可能又到了会议时间,在会上,主管们一个个提问题提要求,然后等待老板拿出解决办法......
很多老板说忙说累,可是,却不知道此时老板与下属的地位已经倒置了,老板在不知不觉中被自己的下属牵着鼻子走,强势的老板被弱势的下属给反领导了!
相信这绝对不是个案,在中国绝大多数中小型企业的治理中,老板都是个特殊的角色,应该享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但是,很多企业老板却无法体会到领导者那种至高无上的快感,而之所以与下属员工的地位倒置、之所以反过来被自己的下属领导指挥得团团转,其实都是老板们自身的领导风格惹的祸。
一般而言,很多老板用人都有如下两大特点:
一是总怕下属做不好事,因此处处喜欢对下属指指点点,导致下属凡事都不拿注意,甚至老板不在就不做事;
二是事必躬亲,任何事都想自己去掌握,但是,却又缺乏系统的控制方法,因此,要求下属一切行动听指挥,早请示晚汇报就成为必须。通常情况下,老板命令是命令,建议也是命令,员工即使不理解也要遵照执行。慢慢地,下属都会养成一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职场心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凡事都等着老板拿主意。
但是,很多时候老板的意见却不一定是对的,因为老板不是万能的,是不可能是什么都懂的。但是,在中小企业中,下属们因为必须惟命是从,也就学会了礼貌,一般都不会当面向老板提出质疑。老板意见是行也得行、不行也得行,即使下属他们发现老板的指令有问题或者根本行不通时,就根本不行动。于是,很多老板最后不得不亲力亲为地去解决自己制造的问题。这是很多老板为什么永远都忙忙碌碌的根源——自己为自己擦屁股。
于是,在企业中,有一种普遍的现象是:老板抢事干下属就没事干,老板一忙下属就偷着乐。一个忙碌的老板手下总有一群清闲的下属。而且,下属清闲并不会感激老板,相反,他们会一边看老板表演一边等着看老板笑话。所以,只要老板插手已经授权的工作,下属不是等着你失败,就是等着推卸责任。因为只有老板失败了,才能证明老板并不比他强,同时他也可以免受处罚。如果老板追究他把事情做砸了,他会认为,如果你不插手,他已经把事情做成了——他会将责任直接推到你的身上。
而且,一个没事做的下属一定会搞点事情出来,以显示他的存在,然后在等着老板去解决。因此,如果老板和员工抢事干,将会永远立于不胜之地。下属也将永远地用这种最简单、最无聊的手段“领导着”那些自认为很聪明的老板!
对于企业老板而言,要以开放的心态正确面对员工的智慧,要学会授权、学会相信别人、学会运用制度和规则,更要学会用系统流程方法去控制过程,同时,还要敢于把员工扔进水里,让他们自己扑腾,最多给他们上游泳课,这样你的成效才会高得多。否则,最后企业里只有老板一个人在战斗,老板永远都是一个孤家寡人。
结:老板为什么被下属领导,老板为什么越来越累。关键在于管理者不懂得把责任放在员工的身上。员工遇到问题咋办?激发员工状态,找到更多选择。毕竟,一个选择没有选择,两个选择左右为难,三个选择才是选择的开始。
员工永远不懂老板
有些老板总觉得员工不理解自己,其实你也没必要纠结,因为员工永远不懂老板,他没有经历过老板的辛酸苦辣,要是能懂他就是老板了。但是老板能懂员工,因为他也给别人打过工。
孩子不懂老爸,是因为他没做过老爸;有些当官的不了解老板姓的疾苦,是因为他没做过老百姓。
所以,你家孩子再有钱,也要让他有一个打工的过程,不然他永远也领导不了员工,因为他不懂员工。
没有阅历、经历,就没有资历。不要怪你的员工不理解你,因为他们没有做老板的经历,也正是因为这样,你才有机会让他给你打工。
咱们老板越来越累的原因在哪里?
老板越累,公司越危险
身为老板,多操点心、多干点事,是事业心和责任感强的表现。但凡事都有个度,如果事必躬亲、不善于发挥下属的作用,也会产生相反的结果。老板要懂得给下属机会,否则就算自己累死,下属也不会领你的情。
历史上隋文帝杨坚就是这种事无巨细的领导,所有事情都要亲自过问,恨不得自己全给管了。杨坚每天从早到晚看军报,以至于兵部尚书杨尚希无所事事,干脆请旨平调到礼部当尚书去了。虽然杨坚这么能干,可隋朝从公元581年建国到618年灭亡,前后连40年也不到,成为历史上统一南北但却很短命的王朝之一。
相较于杨坚,宋太宗赵光义就觉得自己更了不起了。史书上说,哪怕大将要去五千里外打仗,赵光义也会画个阵图叫捎带上,图上明确画着应该在哪儿扎营、哪儿挖井、骑兵在哪儿、步兵在哪儿,所有都标记得一清二楚。赵光义这样“遥控”下属,仗打得怎么样那也是可想而知的。
老板管的太细,很容易造成几个弊端:
1、老板变“打杂”。老板本该是定战略,指方向的,结果每天被一些琐碎的事情耽误,造成身体疲惫不堪,在国内企业老板累死的报道我们还少见吗?真正的领导者是很轻松的,不需要每天事无巨细的管理着公司的大小事务。
2、下属变“饭桶”。老板管的太细,底下的员工就没有发挥才能的机会。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就是因为管的太细了,导致蜀国后期没有人才。企业培养人才往往需要给人才制造锻炼的机会,很多事情要大胆的让员工去想,去做。而不是凡事都喜欢指示员工,这样只能使得员工没有创新,没有主动性。培养出的人才个个都是机器人,叫干啥就干啥。
3、“三个将军一个兵”的多头领导。很多老板喜欢一秆子捅到底,这样的后果就是员工要接受老板以及直接上级的双重领导,这样员工开展工作就不知道究竟该听谁的,往往夹在中间吃力不讨好。员工疲于应付领导的工作,从而影响了实际的工作效率。
柳传志曾说,老板只干好三件事,定战略、搭班子、带队伍。老板是管方向性的问题的,而不是事无巨细都过问。能够用人之脑、合成众人之智的,才算是最高明的领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