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欢迎光临维宠宠物导航网!

维宠宠物导航网

153-2012-0258

Industry
产业+

管理 您的位置:首页 > 产业+ > 管理

比勤奋更能决定人生的,是成长型思维

2021-08-18 1026 返回列表

成长型思维vs固定型思维

思维模式是人的底层代码,它就像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推倒了会发生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一种思维模式会衍生一大批的想法和行为,这些想法和行为把我们变成截然不同的人。

斯坦福大学著名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把人的思维分为两种: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

两者思维模式最根本的区别是什么呢?


一言以蔽之,成长型思维者,认为万事万物通过自己的参与都可以改变;因此,心智也在不断迭代强化,从而造就非凡人生。

而固定型思维者,习惯把思维局限在一个狭窄的范围,不愿意去做那些与自身能力有差距的事。


1

固定型思维的人,习惯于给自己设限

固定型思维的人,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惧怕挑战,总为自我设限。

有人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取出一个玻璃杯,然后在里面放进一只跳蚤,跳蚤马上就轻易地跳了出来。

接下来,实验者再次把这只跳蚤放进玻璃杯里,不过,这次是立即同时在杯子上加了一个盖子,嘣的一声,跳蚤重重地撞在盖子上。

在一次又一次碰壁之后,跳蚤开始变得聪明起来了,它开始根据盖子的高度来调整自己跳的高度。又过了一阵子以后,实验者发现这只跳蚤再也没有撞到过盖子,而只是在盖子下面自由地跳动。

一天后,实验者把盖子轻轻拿掉了,可是跳蚤还是在原来的这个高度继续蹦跳。

一周以后,这只可怜的跳蚤还是在这个玻璃杯里的那个高度不停地跳着,它已经无法跳出这个玻璃杯了。

难道跳蚤真的不能跳出这个杯子吗?绝对不是。只是它的心里已经默认了这个杯子的高度是自己无法逾越的。

 固定型思维的人,不是不敢去追求成功,也不是追求不到成功,而是因为他们的心里也默认了一个“高度”。

 这个高度常常暗示自己的潜意识:这太难了,我根本就没有办法做到。

 “心理高度”是很多人无法取得成就的根本原因之一,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跳蚤人生”。


2

成长型思维的人,总是抱着试一试的心理

成长型思维者,认为万事万物通过自己的参与都可以改变;心智也在不断迭代强化,从而造就非凡人生。

他们不畏挑战,总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

当年,林语堂与美国著名作家赛珍珠,身份悬殊,八竿子打不着。当得知赛珍珠来中国时,林语堂便夹着手稿,深夜蹲守在赛珍珠酒店大堂。

他的心语是:闲着也是闲着,管他的,试试呗。结果,在赛珍珠的帮助下,林语堂一炮走红。

所以,人生怕的不是失败,而是连尝试一下的勇气都没有。

 “闲着也是闲着,管他的,试试呗!”是我们要保持的一种状态。


3

固定型思维的人,总是把失败的原因归于外界

以网球运动员约翰·麦肯罗为例,他本来是一名天赋卓越的球手,甚至不需要太大的训练量就能战胜各路对手。巅峰时期,连续四年排名第一。

但辉煌也只是昙花一现,之后是一路下滑,为什么?根本原因是固定型思维使然。

因为他总是有无数个失败的借口:

不是说场地不好,就是说小报八卦讽刺了他,或者是组委会提供的食物有问题。

最痛的一次惨败,是1984年的法网公开赛。他在2:0的优势下,最终痛失好局。

结果,他还是找到了“罪魁祸首”,一名摄影师摘掉了耳机,总是有噪音传过来......用两个汉字形容麦肯罗,那就是“矫情”。

但是,他的矫情还有天赋当资本。而现实中,多少人的矫情都毫无支撑。

正如周国平所说:“多数人的矫情,根本原因在于它是平庸,却要冒充独特,因而是不老实的平庸。”

不愿接受自己的平庸,把失败的锅甩给外界,还安慰自己要坐等风起,可多少人,一坐就是一辈子。

所以,对于普通人来讲,固定型思维的害处也正在于此。


4

成长型思维的人,总是笑对挫折

具有成长型思维的人,往往含笑和挫折过招,将磕绊视为铺垫,倒逼自己成长。

他们会把失败当成一个新的起点,一个提高的契机,所以他们失败后,会更加努力,会想出各种各样的策略来发展自己的能力,从失败中学习,把失败转变为自己的财富。

成长思维的人更自信,追求目标失败了也好,身上有明显的不足和缺点也好,他们都不以之为耻。

既然能力是可以习得的,失败会自动替换为暂时失败,不足会自动解读为暂时不足。

真正的自信来自于以你的思维模式,你已经做好了成长的准备,在挫折中汲取养分,并且永无止境的成长。


5

凡事换个说法,换个思维

其实,成长型思维是可以被后天培养的。下次面对生活中的问题,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说:


关于“放弃”

我放弃了 → 我得试试我学过的(别的)方法

关于“困难”

这太难了 → 我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搞定)。

关于“足够 ”

已经挺好的了 → 这真的是我的最好成绩吗?

关于“完美 ”

我不能做得更好了 → 我还能做得更好,我要继续试试!

关于“否定” 

我阅读不太好 → 我要训练我的阅读能力。

关于“能力 ”

我不擅长这个 → 我正在提高

人生在世,工作上或生活上,大大小小的困难无法避免。有的也许可以轻易打倒,有的则令人望而生畏。

而选择负面消极的说话方式,还是正面积极的语言,也会形成不同的思维习惯,从而造就不同的人生。

附:五种受益终生的法则定律

01

吉德林法则

发现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加重要,把问题清楚地写下来,就已经解决一半。

在美国有个著名的“一条线一万美元”的故事。

有一天,斯坦门茨被福特公司请去维修一台电机。因为电机损坏,整条汽车生产线停止,公司派了很多工程师都无能为力。

斯坦门茨不紧不慢的观察电机,上上下下摸索了许久。然后在一个位置上画了一条线说:“这里少了一圈线圈。”

重新更换好线圈后,电机果然恢复运转。

经理很高兴问他需要多少维修费,斯坦门茨回答:1万美元。

他转身写下一张账单:画一条线,1美元;知道在哪画线,9999美元。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别人轻而易举的解决问题,你说其实我也可以。可是为什么那个风光无限的人不是你呢?

爱因斯坦给出了答案:


因为解决问题不过是数学或实验的技巧罢了,发现问题才更具有实质意义。

我们常常一遇到问题,急着解决,急着摆脱现状,却舍不得拿出一刻钟静静的思考

真正厉害的人,不是最先行动的人,而是最快发现问题的人。

能看到事物发展的脉络,理解事情背后真正的规律,感知自己的状态,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是能让人不断成长的闭环。


02

墨菲定律

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

有一次,空军上尉墨菲对他“运气不太好”的同事,开玩笑的说道:“如果一件事可能被做坏,让他做就一定会出问题。”

结果进行火箭加速试验时,果真出现了问题。

为什么你越担心一个事情会发生,它就越会发生?

因为你的“担心”给了它太多的注意力。你的大脑一直被恐惧占据着,将精力集中在疑难问题上,没有空余的时间浪费在进展顺利的事情上。 

“怕什么来什么”,其实也是你自己选择的结果。

所以,我们看待一件事物时,不妨从大局出发,一切从整体考虑,不要纠结一隅目光狭隘。做到了这一点,便不会让那些藏在我们“注意力盲区”中的魔鬼有可乘之机。


03

吉尔伯特法则

真正的危险,是没有人告诉你危险。

玄武门之变后,有人向李世民告发魏征。说他在李建成手下当差时,曾劝太子杀掉李世民。

李世民派人把魏征抓了起来,问他是否属实,魏征不慌不忙地回答:

“可惜那时候太子没听我的话。要不然,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

当初李建成没有意识到危险,面对魏征的提醒置若罔闻,最终命丧玄武门。

李世民不仅释放了魏征,还封他为相,接纳谏言,才有了后来的贞观盛世。

人在事中迷,就怕没人提

生活中经常有这种情景:很多人被批评了,不服气还要争辩几句,觉得甚是委屈。

任正非说:


不要怕批评,要感谢骂我们的人,不拿华为的工资和奖金,还骂我们,是帮助我们进步。


聪明人早已戒掉了“玻璃心”,容得下所有言论甚至批评。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容言,好话、坏话、刺耳话,啥话都能听得进,才能广开言路,集思广益。

做一个虚怀若谷的人,分得清哪是良言哪是谄言,听得进甜言蜜语,也容得下直言不讳,这才是强者思维


04

费斯诺定理

人有两只耳朵却只有一张嘴巴,这意味着人应该多听少讲。

曾经有个小国进贡唐玄宗三个金人,外表和重量均是一样,但是有一座最珍贵。到底哪个金人最珍贵呢?

很多大臣都束手无策,有一个老臣站了出来,他将一根丝线分别从三个金人耳朵放入。

第一座金人从另一只耳朵出来;第二座金人从嘴里出来;只有第三座金人,丝线掉进了肚子里。

最珍贵的,是这第三座。

其实,这三座金人对应世间的三种人:


第一种人,左耳进,右耳出,这样的人根本不懂倾听;
第二种人,听到的不经思考就说出了,多说无益;
第三种,既懂得倾听,又懂得慎言,做到心知肚明。


这是一个崇尚说的时代,也是一个忽视听的时代。

能言善辩不如洗耳恭听。有时候,许多误会的发生,就是因为你在想、在说,却忽视了听,轻易地下判断,从而错过事情的真相。

水深不语,人稳不言。倾听,不是一言不发的沉默,它代表着真切的尊重和沉稳的思考


05

弗洛斯特法则

在筑墙之前应该知道把什么圈出去,把什么圈进来。

在一个寒冷的冬夜,一个阿拉伯人在温暖的帐篷里休息。

站在外面的骆驼可怜地向阿拉伯人表示,外头实在太冷了,希望主人能允许它把头伸进去暖和暖和。

善良的主人不忍心骆驼挨冻,便同意了它的请求。

没多久,骆驼又陆陆续续提出要把脖子、前腿、半个身子伸进帐篷。

阿拉伯人不忍心拒绝,全都同意了。仗着主人的善良和好说话,骆驼越来越得寸进尺,最后,将自己的整个身子都塞了进去,把主人挤出了帐篷。

俗话说:凡事过犹不及。再好的事情,一旦超出界限,也会招致祸患。

每一个成年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不过分宽容,不过分善良,不逾越规则

开始就明确了界限,最终就不会作出超越界限的事来


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

30

二维码
维宠宠物导航网 电话:153-2012-0258 电话:155-0222-3953 邮箱:594036387@qq.com 地址:天津滨海新区烟台道15号办公楼5-506室

天津维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2019 Inc.

 津ICP备19008835号 技术支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