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45岁的生日。唉,又老了一岁。
我一直对我的生日爱恨交加。
爱的是,这40年来我一直沾祖国的光,每年生日,举国放假。
恨的是,放假也剥夺了小伙伴们前赴后继地给我庆生的机会。
不过,再后来觉得也挺好,每年都有那么几天,可以安安静静地思考思考自己的人生(被逼无奈)。
45岁了。
这个世界是属于年轻人的。
而我,已经不再是年轻人了。
后浪汹涌而来,把前浪硬生生地拍死在沙滩上。
作为一朵刚满45岁的前浪(虽然很不愿意承认),在今天这个属于我的节日,我就写4点生日感悟,聊以安慰吧。
(本分享来源于进化岛社群日常分享。)
— 1 —
起点很低不可怕
没有进步才可怕
去年生日前夜,趁着国庆假期回南京过节。
带儿子小米去看我小时候住的地方。
我对小米说:
小的时候,不管刮风下雨雷电冰雹,我都要在露天中爬上这个铁管焊梯,住在那个不挡寒不挡暑的屋顶。
小米,我在这里住了近20年。
我常说:“劣势限制的是过去,但无法完全禁锢一个人的未来”。
我们不能选择的事情太多,我们无法选择出生的城市,我们无法选择出身,我们无法选择缘分,我们无法选择父母…
然而,如果有什么是我们绝对可以选择的,那就是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可以选择:
“你生命之中,什么是最重要的,什么是最微不足道的。”
我一路走来,见过太多太多各行各业优秀的人。
最近越来越有一种感悟:
起点很低不可怕,没有进步才可怕。
一个人起点有多低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进步速度有多快。
只要抱着一颗遇见问题,解决问题的心,
起点多低,都没关系。
吴军老师也说道:
“一个年轻人,如果能坚持做到高速率成长、可叠加式进步,
即使起点低,即使30岁还不富裕,10年后的成就也是不可限量的。
位置、方向、方法、步伐、节奏等要素非常重要。
任何人,不论起点高低。
如果能认清自己的位置,找准方向,用正确的方法做事,提高进步的速度。
同时把握好节奏,每往前走一步,都集聚足够多的势能,让每一次进步都成为下一次进步的基点。
做到高速率,可叠加式的进步,只要进步速度足够快,你一定可以在这场无限游戏中,后发先至。”
这些年来,也曾有同学在进化岛社群问我相似的问题,大意如下:
润总,我的学历不高,也没什么值得讲的经历,更不认识什么人,你看我应该怎么成功?
这样的话,就像在说“我从小家里很穷,这个穷限制了我的未来”一样,在反复强调说一个与生俱来的,不幸降临的劣势。
将目前的劣势境况,推卸给家庭,推卸给父母,推卸给一切外在的力量。
这个心态不改,则难成大事。
一个人未来能取得多大的成就,很多时候,就体现在一些微小的差距之上。
不要小看平时一些微小的差距,这一点点差距,就像高考时的分数一样。
仅仅一分,就可以刷下去数万人。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心态决定命运。
我以“尊重时间”为例,你对待时间的心态是什么?
所有的规则,最终都是刻画在时间上的。
对时间的尊重,是对规则最基本的尊重。
尊重时间有三种:我努力,我加快,我准时。
我努力,是从态度上尊重。
我加快,是从方法上尊重。
我准时,是从结果上尊重。
从小学到高中,12年里,不管风吹雨打、头疼脑热,没有迟过一次到。
小学一年级,我要给全家做早饭,然后自己坐两站公交车上学。
所以,必须起很早。
有一次我起晚了,要迟到。心急如焚。怎么办?
我决定不吃早饭就坐公交车,奔向学校。还好,没迟到。
可是,当天早上有体育课。一阵奔跑后,我昏倒在操场上。
醒来时,已经在老师的办公室。他们在喂我吃芝麻糊。
没有一次。
对时间尊重,然后才会对规则尊重,然后才会对规律尊重。
认真、诚实、坚持、勤奋、渴望学习、极致利他、愿意下笨功夫,这是判断一个人是否可以崛起的基本盘。
对于绝大部分人而言,没有什么背景,也没有什么天赋,只能靠更多的努力和积累,去和有背景、有天赋、投机取巧的人,进行残酷竞争。
如果能力、背景、天赋不如别人,还不懂得坚持、勤奋,大概率很难有突破原生桎梏的机会。
人笨一点,没有背景,起点差一点,没有关系。
但是,别懒。
最怕你一生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
— 2 —
人生开挂的人,都有窄门思维
有次安排企业游学,我的执行合作伙伴准备、策划、部署了三个多月,我一直不满意。要求重新做用户调研,不断更换本地行程,仔细讨论每一分钟的游学体验,如何定价。我想,执行合作伙伴的同学一定觉得,和我一起工作是很不容易的。终于行程确定下来。在微信群里公布后,上限24人的行程,几小时内,报了25人。于是,我们公布了这个消息。很快,收到了47个报名。我们按照先后顺序,收了其中5名。瞬间,24名队员报满。还有几十位同学,在候补,等待万一前面的队员签证出问题,而释放出来的席位。执行合作伙伴的同学再次深深体会到,什么叫做“把乙方做成了甲方”。虽然看上去荆棘密布,但一旦披荆斩棘跨过去,海阔天空。或者,你是选择做产品的时候比较难,还是选择卖掉它的时候比较难。“如今我走到人生十字路口,我知道哪条路是对的。毫无例外,我都知道。但我从不走,为什么?因为太苦了!”摆在我们面前,供我们选择的,通常并不是“成功的路”,和“失败的路”。困难的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通常是“成功的路”,和“容易的路”。
— 3 —
顶尖高手,都是极致利他者
帮助合作伙伴赚钱了,帮助他们成功了,你的模式才会顺畅。当你帮助别人赚钱,而且让别人赚钱比你还多的时候,才会调动别人的积极性。其实,这不是懂不懂渠道的问题,而是懂不懂人心的问题。再优秀的人,如果不舍得分享利益,周围的人最终也会离他而去。他曾经花了仅仅一年,就让亏损10年的汉斯啤酒厂扭亏为盈。不但填平了3800万的亏损,还赚了1200多万的利润。而赚到的这1200多万,他只把200多万的零头留下,作为企业利润。因为金志国老师深深地知道,只有让经销商赚到钱,只有让经销商赚到很多很多钱,才会有更多经销商加入,大家才可以一起持续、长久地赚到更多钱。等到金志国调离时,汉斯啤酒厂的利润已经突破1个亿,成为青岛啤酒的重要利润来源。“我要的不是眼前的1000万,我要的是未来的1个亿。”这就是战略忍耐力。战略忍耐力来自于对底层逻辑的坚信。他坚信只有把别人的利益,而不是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的时候,大家才能一起把蛋糕做大,获得源源不断的收入。如果你是金志国,你会把1200万中的1000万,都分给别人吗?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不会。甚至很多人根本就不相信,所以当他们赚到一点点钱,第一反应是,我怎么能够让自己再多分一点?经销商分得太多了,能赚钱明明是因为我产品好,我再提高点供货价吧!员工分得太多了,他们只是我的“手脚”,而能赚钱都靠我的头脑,他们凭什么分这么多!我砍掉点他们的奖金吧!当他们赚到一点点钱,第一反应是,我怎么给消费者、给合作伙伴,给员工多分一点?于是,他们会想:我要把成本和售价降得更低,继续给消费者让利。今年卖这么好,多亏了合作伙伴,我要给他们分1000万。他们心中装着的,不是眼前的蝇头小利,而是未来的星辰大海。任何一次收费,如果用户没有获得超预期的价值,就不要卖。任何一次合作,如果合作伙伴没有获得超预期的收益,就不要做。任何一个项目,如果员工没有获得超预期的收获,就不会长久。我主动为别人提供价值而不求回报,别人感受到你的真诚,也会真诚地为你提供价值。我努力让自己每天做到100分,但是最后,只取50的回报走。取50得从容,对得起别人。行走天地间,才能无拘无束。只要你能提供真正的价值,那么最终你一定可以赚到钱。
— 4 —
别把自己当一回事
要把做的事情当一回事
首先,我们得承认,我们没什么了不起的,我们都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大多数人的痛苦都来自一种“将迎意必”的心态,即追求自己认为好的东西。你要问自己,是你自己想成功,还是你想满足别人对你成功的期待?当你心中装着自己时,你会想他在说“我”错了,他在说“我”做得不够好,他在说“我”应该改进。所以,我们说要听取关于“事情”的建议,但都在纠结于关于“我”的问题。你会说“我”这么做,是有理由的,你不理解“我”,“我”有自己的苦衷。把“我”这个执念,这个障碍,从心中拿掉,你才会看到真正的“目标”。把“自己”从自己心中拿掉,才能看清自己之外的东西。在前进的过程中,有目标,就一定有通往目标路上的障碍。但是一个成熟的人,能快速走出焦虑,专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需要你迅速从焦虑中走出来,不是往后退,不是恐惧变化。用心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用心对待工作中别人的建议。“我没错”,“我都想到了”,“我很周到”,”我是对的”,“我有经验”,“这个我懂”。这种情绪和反馈,在我看来,阻碍一个人成长和进步的巨大障碍。一个“忘我”,一个心中“事比我大”的人,才能够快速成长。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太把自己当一回事儿,要把做的事情当一回事儿。
最后的话
因为在世界在哪里被撕裂,就会在哪里迎来一轮疯狂生长。有时候早饭还没吃,我就已经相信6件不可能的事情了!如果你所谓的不可能,仅仅是一种可以改变的观念,并非事实呢?当我们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遇见困难和限制,想要放弃时,不妨冷静问问自己:限制客观存在。在有限制的情况下,完成任务,是你的责任,也是市场给予你的机会。如果什么条件都具备了,没有问题了,市场也不一定还需要你的存在。P-D-C-A这四个字母,分别代表:Plan(计划),Do(行动),Check(检查),Act(处理)。它的本质,就是给任何事情扣上闭环,有开始就必须有结束,避免石沉大海,做到:起点很低不可怕,没有进步,做事没有方法,喜欢投机取巧,急功近利才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