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欢迎光临维宠宠物导航网!

维宠宠物导航网

153-2012-0258

Service Centre
服务中心+

往生 您的位置:首页 > 服务中心+ > 往生

中国电影史上最大的耻辱,它实至名归

2021-10-21 1731 返回列表


豆瓣上,有这样一部片。


力压烂片代表《纯洁心灵·逐梦演艺圈》,拿下了国产电影最低分,被网友称为“中国影史上最大的耻辱”。

 

打一星的用户占比高达97.1%,约合五万多人。



这部电影不是别的,正是每隔一段时间就被网友翻出来“网爆”一下的《犬王》。



《犬王》问世于1993年,是一部在电影频道、少儿频道播出过多次的儿童战争片。


影片讲述了一段发生在抗日时期的军犬传奇——


猎犬海龙是村子里的小守护神,在擒敌过程中屡立奇功。


一次,为了保护村民,它置自身安危于不顾,从草垛中叼出手榴弹飞奔着跑开。


一声轰隆的爆炸声随之响起。


海龙尸骨无存,主人一家却得以平安。



海龙的牺牲场景,是整部影片最惨烈的时刻。


很多孩子看到这一幕,都会眼泪汪汪地问大人:狗狗真的死了吗?


这时候,大人往往会语重心长地安慰孩子:狗狗没死,电影里的爆炸是假的。


直到多年之后,人们才猛地发现,这个惨烈的场面根本不是特效,而是真的。


那感觉,宛如童年阴影照进了现实。




1

2007年,央视的《流金岁月》节目专门对《犬王》剧组做了一次采访。


导演姚守岗在节目中爆料,“为了这部影片,必须要死一条狗,还必须是军犬。”


为什么必须是军犬?


因为别的狗做不好,闻到炸药味会胆怯。


只有训练有素的军犬,才会履行职责,将其视作天职。


同时普通的狗,没有军犬的毛色,即使染色了,看上去也不像。



针对海龙牺牲的这场戏,姚守岗洋洋自得地分享了很多内容。


他说,“我用三台机器,从不同的角度来拍这个镜头,一定要拍好。”


他向剧组的所有部门提要求,要求“必须一下完(炸死)”。



分享这些创作心得时,他脸上始终挂着笑容。


透过他的行为举动,观众看不到任何的愧疚之情。



现实中,扮演海龙的是一只立过三等功的退役军犬。


筹备期间,姚守岗到部队里挑军犬,战士们听说可以上镜拍电影,兴高采烈地将这条战功赫赫的明星犬带到了他面前。


而姚守岗也对它很满意。


只不过,他没有告诉战士们,这将是一次“一借不还”的拍摄。




2


决定“炸狗”后,姚守岗并未通知军犬的训导员。


直到拍摄的前一秒,训导员都不知道现场使用的不是道具,而是真炸弹。


但军犬嗅觉灵敏,在叼着手榴弹的那一刻,它就已经知道自己将遭遇什么。


据说,它跑出去前还含泪看了一眼训导员。



然而,被训练过的军犬,只会听令行事,训导员没有指示它甩开炸弹,它就不会甩开。


于是,一条军犬,就这样命丧片场。


训导员还没来得及上前阻止,“海龙”就被炸得四分五裂。


面对此情此景,毫无准备的训导员当场崩溃,哭得死去活来。



导演却说:“如果海龙不死,就没有办法达到那个悲剧的张力”。


可以说,电影的问世,成了一个天大的讽刺——


一部歌颂军犬的电影,杀死了一条真正的军犬。


这种有极大瑕疵、严重违反现行《军犬管理工作规定》的拍摄行为,让影片期望的教育意义适得其反。



节目播出后,曾在当时引发了热议。


很多明星、演员,都发文怒斥,向姚守岗集体开炮。



姚守岗也迫于压力,做出了一些回应。


只不过,这些回应听起来更像是逃避责难的托辞。


比如,他说“当时没有经济和技术条件做特技,又必须达到艺术效果”。


他说,那条军犬身患重病,自己是帮它“安乐死”——


“当时是在北京军犬基地拍的,基地领导说有一条退役的军犬,已经很老了,而且病得非常厉害。虽然我不大懂安乐死,但我们能做到的,就是让它最后可以很快结束痛苦。”



说到底,真正缺少的,还是对生命的敬畏心。


也许在导演眼中,参与演出的军犬不过是一个符号、一个道具,是帮他达成“艺术效果”的牺牲品。


这种以艺术之名的丑恶举动,注定要牢牢地钉在中国影史的耻辱柱上,让后来者引以为戒,提高警惕。



3


不过,在虐待动物方面,《犬王》并非孤例。


类似事件,在国内的影视圈早已屡见不鲜。


1995年,在电影《悲情布鲁克》里,导演曾将一匹不肯靠近悬崖的马推下悬崖。



2009年,电视剧新《三国》杀青,导演对媒体炫耀:“我们从新西兰一下找了50匹纯种马……在拍戏中一共牺牲了六匹,疯了八匹,连马都受不住了。”



2016年,导演张扬在电影《皮绳上的魂》里,让男主捅死了一只母鹿。


观众看完此片,都觉察出了蹊跷:太真实,感觉生理不适。



其实,动物在影视作品里的伤亡镜头,很多都可以通过训练达到假摔的效果。


只不过,有些剧组会贪图省事,用残忍的手段取而代之。


只有效仿国外,形成规范的动物保护体系,才能让影视创作者去自觉地落实到行动中。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好莱坞就与美国人道主义协会(The American Humane Association)达成协议,避免为了影视拍摄而杀伤动物。



协会会介入拍摄,监督所有涉及动物拍摄的镜头。


而每一部由他们监管的电影,都会在结尾字幕打出他们的标签与评级。



如果电影里的动物演员受伤或被虐待,那这部电影很可能会因此失去重要奖项的评选资格。


比如,斯皮尔伯格导演的《战马》,就因涉嫌虐待动物,与众多大奖失之交臂。



时至今日,“动保标签”已经成了一种时髦的梗文化。


很多好莱坞电影,都以彩蛋的方式植入过它——


《哈利·波特与火焰杯》在片尾字幕中打出了“没有任何龙受到伤害”的调侃,《银河护卫队2》在字幕中打出了“没有任何浣熊或植物在影片中受到伤害,但管理人员就不一定了”的调侃。



而国内的影视制作业距离体系成熟,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我们没有明晰的处罚条例对虐待动物的剧组做出处罚,一切只能靠舆论监督和电影人的道德底线做兜底。


虽然这问题看起来很遥远,但归根究底,它是艺术伦理问题。


那些打着艺术的旗号去滥杀无辜的产物,根本谈不上是什么艺术。


毕竟,没有观众希望他们看到的艺术作品,是通过残害生命来实现的。


如果非要如此,那我们宁愿它从未被拍摄过。



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

00

二维码
维宠宠物导航网 电话:153-2012-0258 电话:155-0222-3953 邮箱:594036387@qq.com 地址:天津滨海新区烟台道15号办公楼5-506室

天津维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2019 Inc.

 津ICP备19008835号 技术支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