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欢迎光临维宠宠物导航网!

维宠宠物导航网

153-2012-0258

Industry
产业+

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产业+ > 资讯

关税“灰犀牛”突袭,宠物行业迎来史诗级巨震

2025-04-07 91 返回列表

来源:宠物行业白皮书

白皮书团队讯,近日,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再度升级,中国输美宠物商品关税累计达54%,中方同步反制,对美进口宠物食品关税从4%飙升至40%。这场以“对等”为名的贸易博弈,正将全球宠物行业推向新一轮洗牌周期。

作为全球最大宠物消费市场,美国长期占据中国宠物企业出海份额的“半壁江山”。然而,当关税成本击穿20%-30%的行业平均利润红线时,一场关于生存与转型的战役已悄然打响。传统出海路径失效,企业必须重新计算成本与市场的平衡公式。


绕不开的关税壁垒:海外建厂从“东南亚热”到“北美冷

过去五年,为规避贸易摩擦风险,中国宠物企业掀起东南亚建厂潮。中宠、乖宝、佩蒂等上市公司先后在越南、柬埔寨等地布局产能,试图以“第三地生产”绕开关税壁垒。但美国最新关税政策将东南亚多国税率推高至46%-49%,甚至超过中国本土税率,由此,这一策略对于想要出海美国的企业来说基本已宣告失效。

“政策变量远超预期,企业必须寻找更稳定的生产基地。”中宠股份近期宣布在加拿大投建新厂,成为首个在北美落子的中国宠物企业。加拿大对美出口在宠物食品板块零关税的政策优势,叠加靠近消费终端的物流效率,使其成为新避险地。无独有偶,乖宝宠物通过收购美国品牌Waggin'Train切入本土市场,佩蒂则加速扩建新西兰工厂以覆盖大洋洲需求。

然而,海外重资产投入并非万能解药。从选址、审批到投产至少需要18个月,期间市场波动可能吞噬前期投入。面对不确定性,更多中小企业选择“轻资产突围”——通过代工合作或收购海外品牌曲线入美。


进口品牌“双线博弈”:涨价求生还是扎根本土化?

中国市场的反制关税同样冲击显著。美国原产宠物食品进口成本激增40%,直接波及SC、素力高、渴望等产地位于美国的主流品牌。2024年数据显示,美国仍以255款获批SKU稳居中国进口宠食首位,但成本压力正迫使企业做出艰难选择。

涨价会削弱价格竞争力,但不涨价则可能亏本。部分品牌已尝试小幅提价,但中国宠物食品市场正陷入“价格内卷”:国产平价产品市占率持续攀升,高端市场则被新西兰、欧洲品牌蚕食。双重夹击下,美国品牌不得不加速本土化——玛氏、雀巢等巨头早已在华建厂,而新兴品牌如Open Farm正寻求与中国代工厂合作,以“非美产地”标签规避关税。

国产替代窗口期:高端市场能否打破“信任天花板”?

进口受挫,国产品牌则将迎来最好的时代。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数据显示,32.9%的犬主人只购买中国品牌,较2023年上升5.8个百分点。34.8% 的猫主人只购买中国品牌,较 2023年上升6.5个百分点。,关税战进一步放大了这一趋势:乖宝、中宠等上市公司国内营收占比均超60%,股价抗压性显著强于依赖出口的佩蒂。

但挑战依然存在。长期以来,国产粮被诟病“重营销轻研发”,消费者对高端产品的信任度仍落后于进口品牌。此次关税调整后,进口高端粮价格或将上浮15%-20%,为国产品牌腾出价格带空间。目前,伯纳天纯等国产品牌已有“平替进口”系列,而卫仕、疯狂小狗则通过并购海外研发团队强化技术背书。


寻找新战场,出海“安全区”何在?

当美国市场风险陡增,中国宠物企业似乎需要开始“向东看、向西进”。东南亚凭借地理邻近性和人口红利,成为零食、用品类目的新增长极;欧洲市场虽准入标准严苛,但高客单价和稳定需求吸引头部企业布局。同时,拉丁美洲、中东和非洲等高增长新兴市场也值得关注。

“在德国,一只宠物犬的年均消费是中国市场的4倍,但竞争远未饱和。”某跨境电商业内人士表示。中宠股份已通过收购新西兰品牌ZEAL打开欧洲渠道,乖宝则携手K9 Natural则已经开始主攻东南亚高端市场。值得注意的是,海外布局同样需要“本地化改造”——例如,欧洲市场对昆虫蛋白、低碳配方接受度更高,而东南亚消费者更关注性价比和适口性。

贸易战没有赢家,但总有企业能在动荡中重构竞争力。无论是出海建厂、本土替代还是服务升级,核心逻辑始终未变——离消费者更近,比对手更快。关税是短期的,但市场是长期的。谁能把危机变成组织能力的磨刀石,谁就能活到下一个周期。

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

00

二维码
维宠宠物导航网 电话:153-2012-0258 电话:155-0222-3953 邮箱:594036387@qq.com 地址:天津滨海新区烟台道15号办公楼5-506室

天津维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2019 Inc.

 津ICP备19008835号 技术支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