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欢迎光临维宠宠物导航网!

维宠宠物导航网

153-2012-0258

Industry
产业+

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产业+ > 资讯

即可独处,亦可形成社交群体,20分钟带你了解猫咪的弹性社交系统

2020-08-05 1258 返回列表

      人们一 直认为猫是独行生物。人们常看见猫独来独往,不如犬和许多家养生物那样合群。如果新猫进入某只猫已占有的领地,该猫会驱逐新猫。但是,猫也能以群体形式生活,猫生活在群体中时,对猫具有应激作用,也有益处。猫的社交系统具备弹性,既可独自生活,条件允许时也会形成社交群体,这是猫真正有趣的地方。

       生活在社交群体内有益处,但也有缺点,特别是对较不自信的个体来说,不利条件更明显。作为社交群体的一员,意味着必须管理冲突,建立和维护联盟,最大化每个成员的社交生活益处。仪式化的社交行为使动物能告知其他动物它们的意图,避免发生冲突。

       本文阐述猫的社交行为,以及猫如何组织自身群体。本文将讨论猫的亲和行为和敌对行为,探讨猫的社交行为发展情况,这与如何将新猫引入现有猫群体相关,也探讨了社交行为如何让猫与人类共同生活。

本文共6180个字,阅读需要20分钟。

 

共同生活

      许多动物与其他个体密切生活在一起。一些动物会形成紧密的社交群体,群体内的成员会互相支持和保护。这种群体形式有利于个体、群体本身和整个物种的生存。另一些动物的个体虽密切生活在一起,但形成的社交关系较松散。个体间彼此认识,有组织性联系,但面对外来威胁时,并不会互相保护。在理解猫如何进行社交化组织前,需要理解社交行为的价值,以及如何描述社交行为。



1

什么是社交行为?

       社交行为描述的是影响同种个体的行为。社交行为常包含与同种个体之间的互动或交流。因此,哺乳动物的社交行为至少包含寻找配偶、抚育幼崽、标记领地和抵御对手等行为。此处最主要的关注点是社交群体的形成。不同动物形成的社交群体的大小、成分、凝聚力和基因组成是不同的,像家猫等社交具备弹性的动物,所居住的环境和采取的交配策略也会影响形成的社交群体情况。

       一些动物会形成短暂的社交群体;在生命或每年的特定时间,它们相聚在一起,完成交配和抚育幼崽。美洲豹等部分猫科动物选择使用这类系统。一些动物会形成持久的社交群体,不同世代的个体共同生活在一个群体内。群体内常有合作,如抚育幼崽或寻找食物。在大型猫科动物,如狮子,群内可见这类系统。其他动物形成的社交群体具备更大的弹性。猫使用的就是这种类型的组织。只有当某区域的食物和空间等资源充足时,该区域内的猫才会形成社交群体。猫能在多种系统内生存和繁殖,包括高密度的群体系统至单独生活系统,这使猫成为令人感兴趣的动物。

       生活在社交群体或密切接触的群体内,个体能享有数种益处。群体内的成员可以接近食物来源、水和休息区域,同时控制其他社交群体或动物的成员接近这些资源。猫生活在群体内,就能有更多的眼睛和耳朵来警戒捕食者和其他危险。在母猫发情时,较高的生活密度可提高公猫获得交配对象和母猫进行配偶选择的机会。可有更多的动物来帮助抚育幼崽。群体可提供更多的眼睛和耳朵,提高群体警惕性,这也有利于幼崽的生存。

       社交动物的个体或某种动物在进行近距离接触的生活时,并不会感到不适,那么群体生活就是有利于该种动物。但是部分个体获得的益处可能要比其他个体的多。一些动物要比其他个体更易获得食物、水、所需的休息处和配偶。它们凭借自己的体型、年龄、性别、性格和自信水平,获得更多益处。因此,在猫群体和多猫家庭内,有些猫能获得所有资源,而另一些猫却无法轻易接近资源,除非这些资源广泛分布在猫所居住的区域内。在社交群体内,接触资源机会不均等,这便常引发冲突。管理冲突对所有个体的益处都很重要。


2

管理冲突

       生活在一起是充满压力的。某项研究检测了生活在室内的多猫家庭的应激参数,未发现猫的尿液皮质醇发生变化,但对其他高度社交化的动物的研究发现,维持社交系统是充满压力的。

       当个体近距离生活在一起时, 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双方都有受伤的风险。受伤会损害个体的健康状态,弱化个体,使个体无法捕猎、寻找食物或获得配偶。因此,必须尽可能地避免发生冲突。如果无法避免发生冲突,为了最大化个体和群体的生存机会,必须最小化受伤的风险。可使用仪式化的行为来管理冲突,这类行为展示了动物的自信度,以及动物希望打斗还是避免冲突。在一个猫群体内,猫使用威胁行为来管理冲突,包括控制获得资源的行为。一些猫会选择避开曾经与它们发生冲突的猫,也会避开那些正在发出愤怒和希望打斗信号的猫。其他猫会选择留在同一区域,但会发出信号,表明它们不希望发生互动。它们会避开眼神接触,或看向其他方向。如果冲突升级,猫会使用仪式化或消极的攻击方式,使双方的受伤程度最小化。这包括多种威胁姿势和叫声,以此尝试吓唬对方。

      管理冲突的另一种方法是创建一 种系统, 组织获得资源的优先权。人们认为猫会根据个头、体重、年龄、经验、动机和过往结果,来帮助决定双方谁获得优先权。在这种系统内,每次互动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获胜者”,因为在一定的时间内,资源对个体的相对价值不同,个体对敌对冲突的代价的评估也可能发生变化。



猫:不完全社交动物

       如前所述,社交系统多种多样,既有紧密生活在一起的系统,也有带有结盟和仪式化行为的复杂群体系统。无法将家猫简单地归类在一种社交组织内,因为随着所处环境的资源数量和分布情况不同,它们会采取不同的社交群体形式。事实上,猫的生物特性部分决定猫的这种特殊性,猫是小型捕食者,它们捕猎小型动物,需要每日多餐。因此,家猫不需要像狮子和狼等形成严密的群体,在这类群体内,个体需互相依赖才能获得食物。它们也不需要形成复杂的社交关系和结盟,而狒狒、黑猩猩和大象所形成的社交群体就具备这类特征。猫并不具备可预防重复发生冲突的等级序列,也缺乏在发生冲突后修复社交纽带的行为。家猫变为宠物和野外动物时,均能成功生存,部分是因为猫既能形成某些种类的社交纽带,但在无社交纽带时,它们也能生存。

       猫是具备领地意识的动物。公猫的领地要比母猫的大,还会覆盖母猫的部分领地,而母猫的领地较小,这可能与母猫在抚养幼猫时,无法远离幼猫有关。外部因素包括某一区域的食物和休息位置的数量及分布情况等,这些因素会对猫紧密生活的程度、邻近猫的领地之间的重叠程度和个体的互动程度产生重要影响。

       当食物富足但呈聚集分布时,猫趋向于彼此近距离生活。当食物较少且分布广泛时,猫会分散生活,占有较大的领地。在猫的领地内,不同性别和个体的社交行为是有差异的。公猫趋向于独来独往或四处走动,拜访母猫。如果资源足够支持它们,许多母猫会与它们的母亲和姐妹生活在一起。一些母猫甚至会共同抚育幼猫。

      在猫的社交群体内,母猫常常有亲属关系。群体对群体成员是友好的,或至少是可忍受的,但对不熟悉的动物常带有攻击性。群体成员通过亲和或友好行为建立纽带,同时通过敌对行为保护群体免受入侵者侵害。


猫的社交行为

       如前所述,社交行为指向同种个体,包括亲和行为和敌对行为,还包括与繁殖和抚育幼崽有关的行为。在猫的居住环境内,资源分布是不可预测的,因此猫的行为会表现出很大的弹性。本部分将详细阐述猫的社交行为。


1

猫的敌对行为

       任何社交群体内都会有冲突,猫群体内的情况也是如此。当食物、水、休息区域和交配对象稀缺时,就会发生冲突。为了最小化冲突给双方造成的严重伤害,猫发展出一些策略来管理这类互动。在寻求生存时,每只猫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目的是尽可能获得资源,同时使对峙和受伤的风险最小化。因此,资源分布是决定猫能否和谐相处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从物理地点和时间上(有可利用资源时)管理资源的获得情况,有利于避免发生对峙。

      猫的威胁行为特征与许多其他动物的一致。威胁行为的目的是驱离其他动物,或者让威胁发送者获得某种资源。威胁行为包括改变身体姿态,使用叫声和攻击行为,来增大动物的外观个头和攻击性。通过弓背、盯视对方、较少犹豫或毫不犹豫地冲向对方、轻触行为,甚至是尿液标记行为,猫能传达自信的信号。如果这些行为无法让对方放弃或离开该区域,该猫会升级行为的攻击性。猫会站得更高,将身体侧面朝向对方,使其看起来尽可能的大。猫会将尾部和身体的毛发直立起来,增加自身的外观大小和体积,同时放大瞳孔,用大而黑的眼睛盯视对方。它可能发出咆叫声,用力摆动自己的尾巴,抬抓击打对方。所有这些行为都向对方发送信息,表明该猫是大而强壮的,愿意通过攻击来达成自己的目标。

     面对这类威胁行为时,猫会选择以下几种反应中的一种:

         1. 逃走:逃离发出威胁的猫。

         2.避免冲突:压低身体,避免眼神接触,保持静止不动直到另一只猫离开。

        3.自身也发出威胁来面对对方的威胁:依据这只猫的性格、过往经验和冲突地点等因素,这只猫会使用弓背这种身体语言,来面对对方的攻击行为。如果它位于中立或自有的领地上,或者它本身年龄较小,经验较少,那么它会采取防守性和较低的身体姿势,同时保持攻击性。

(图片)

如果在面对威胁行为时,猫回以威胁行为,那么接着就会发生打斗,胜利者会驱离败者。针对非社交群体成员的猫也会有相似的行为。



2

猫的亲和行为

      冲突行为的对立面是亲和行为。该类行为鼓励社交相容群体内的成员相互接触,缩减彼此之间的距离。互相亲和的猫彼此之间建立了纽带关系。可以通过猫彼此之间靠得很近,互相触碰、轻触、磨蹭、交缠尾巴和互相理毛,来判定猫彼此之间建立了纽带关系。相互磨蹭( allorubbing)指猫磨蹭另一只猫的方式。它们会共享食物或进食时靠得很近,特别是它们有亲属关系时。但是,猫天生是独行的进食者,共同进食只能说明它们对近处进食的耐受能力高,并不表明它们希望这样进食。当它们分开又再次相聚时,猫会表现问候式叫声、相互磨蹭和轻触等行为。面对建立纽带关系的人类,猫也会展现多种亲和行为。
       群体气味对猫群体的身份和亲和是非常重要的。群体成员通过相互磨蹭和轻触,以及轻触所处环境内的物体和表面,来混合它们的气味,形成群体气味。并非支配特性驱动了该行为。群体内的所有猫都会展现这类标记行为。群体内的猫会驱离任何不具备这种群体气味的猫。

理解了气味的重要性,有助于猫主人向已有的猫引见新猫,也能最小化多猫家庭的猫在离开又返回时产生的中断混乱。用一条毛巾(浴巾)摩擦所有猫,能人为产生一种群体气味,帮助引入新猫和返回的猫。


3

幼猫的社交行为

      从生命的极早期开始,幼猫便具备社交性。为了生存,幼猫需要与母猫互动,学会舔毛、捕食、采食、敌对行为和亲和行为等重要的生存技能。它们也依赖与同窝幼崽的互动,来学会威胁行为和亲和行为等社交技能。当幼猫的眼睛和耳道打开,神经和肌肉发育充足后,它们能够改变耳朵、尾巴、身体和毛发的位置,也就开始表现出社交行为。通常由7日龄开始,幼猫表现出社交行为。

      在生命的头两个月,幼猫开始建立社交关系。这包括与其他猫、人类和其他动物的关系。与其他成猫相比,幼猫更喜爱它们的母亲,但是也能接受熟悉的成年母猫的照顾。观察有亲属关系的母猫交叉抚育它们的幼猫,就能看到这一现象。目前还未像研究犬那样,全面了解幼猫与人建立社交关系的发展阶段。人们认为幼猫要比幼犬更早地经历主要发展阶段,但较近期犬的社交发展研究发现,犬进入重要社交发展阶段的年龄要早于先前所认为的。当然,如果要让幼猫接受它们将来会遇到的其他猫、人和其他动物,就需要尽早给予幼猫社交机会,研究表明2~7周龄是特别重要的时期。共同抚养幼猫和不同品系的老鼠时,通常幼猫不会捕食与它们共同长大的老鼠品系,但会攻击其他品系的老鼠,这说明早期接触对幼猫将来如何对待其他动物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幼猫的社交环境过于匮乏,会对幼猫产生终生的影响。若在幼龄时期孤立幼猫,幼猫会发展出行为、情绪和身体问题。它们会表现恐惧和攻击性,学习困难,会出现随机、无方向的自发活动。接触其他幼猫时,它们也不会表现游戏行为。这对人工抚养大的孤儿幼猫具有重要意义。母猫仅有一只幼猫时,会通过与幼猫玩耍来完成社会化,但由人工抚育的孤儿幼猫则无法经历这种重要的互动。因此,在抚育单只孤儿幼猫时,应尽可能让母猫抚养,也可以选择其他幼猫或对幼猫友好的猫共同抚养它们。如果这些选项都不可行时,一些人认为与其抚养一只会发展出行为问题的幼猫,还不如进行安乐死。

      在社交环境下,年幼的猫也会练习捕猎行为。母亲和同窝的幼猫在身边时,可增加幼猫对猎物的兴趣。通过观察母猫如何处理和分解猎物,幼猫能学会如何应对不同的猎物。进入成年期后,这种社交学习也未中断,它们通过观察其他猫如何杀死猎物,学会如何应对新奇猎物。如果幼猫能观察到母猫如何学习和执行,便能更快地学会新奇的操作性条件反射活动。

      通过游戏可练习成年生活所需的行为。随着幼猫的年龄和发育变化,游戏行为会发生变化。在幼猫8周龄之前,可见社交性游戏行为,到8周龄之后,则逐渐被指向无生命物体的游戏行为代替。

       断奶之后,在与同窝幼崽玩耍时,幼猫会表现捕猎和敌对行为。游戏性较量最后可能变为打斗,且较量里的打斗部分的占比会越来越高。当幼猫进入独立生活时期,社交性游戏和互动的发生频率开始下降。



社交行为和有主人的猫

       在社区和单个家庭内,有主人的猫之间常发一些问题。在野猫群体内,新来的猫处于群体边缘,直至被群体接受前,都需尝试避免被攻击。如果该群体不接受它,或缺乏它可利用的资源(同时它无法代替已有的猫)时,它会离开该群体。新动物进入现有群体会引发混乱。

      有主人的猫通常无法选择生活地点、邻近家庭的猫只数量、共同分享家庭领域的猫只数量和可利用的资源。如果相对可利用的资源,猫的密度过高,可能会引发慢性应激问题,导致行为和身体健康问题。较大、年龄较老的现有的猫会驱离年幼的猫,这可能是引发幼猫丢失的因素之一。

       猫主人往家内引人新猫时,通常不会考虑猫的个体差异。野猫趋向于与有亲属关系的动物形成群体,通常是它们的雌性同窝个体和母亲。这些群体可能包含也可能不包含公猫。因此,人们期待无亲属关系的猫能形成社交纽带时,并未考虑到猫的生物特性。许多猫能与共享一个家庭的其他猫建立社交纽带,但更多的猫仅仅学会如何忍耐其他猫的存在。猫会使用“时间-分享”方式,来管理资源的接触情况。一只猫使用某区域后,会让给后进入该区域的猫使用。
      多猫家庭常受室内随地排泄问题的困扰。应收集尽可能全面的行为病史,确认起因是一只猫或更多的猫发生焦虑紊乱症,还是厕所设施或管理不足,或一只或更多的猫控制了资源,这是很重要的。管理措施包括分离部分猫,提供更多的厕所设施、休息区域、水资源和饲喂位置,避免少数猫独霸资源。

      通过调查曾引入新猫的猫主人发现,在引入新猫时,超过半数的多猫家庭仅仅是将它们放在一起。该研究的作者还发现在超过半数的多猫家庭内,猫之间会发生打斗。理解猫的需求和猫需要时间来适应新猫,有助于减少多猫家庭内的冲突和应激。将猫分开,提供充足的资源和用毛巾擦拭所有猫,有助于新猫融入家庭。


总结

      猫是复杂的生物,能独自生活,也能生活在高密度群体中。通过相互磨蹭和相互理毛,可产生一种群体气味,有助于群体维持凝聚力。猫使用敌对行为和亲和行为来管理社交群体内的应激和益处。这能使群体内的冲突最小化,同时预防外来者进人群体并利用群体的资源。

      幼猫需要正面的社交环境才能适当发育。它们会与同窝幼崽和母亲练习社交行为。社交引导有助于让幼猫对猎物等刺激物感兴趣,这对幼猫将来的生存是很重要的。

      有主人的猫基本无法控制所居住环境内猫的密度。虽然许多猫会与家庭内其他猫建立社交纽带,但若能更好地理解猫的需求,以及它们是如何形成社交纽带,便能显著改善它们]的福利状况。


本文参考来自《猫行为健康和福利》



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

20

二维码
维宠宠物导航网 电话:153-2012-0258 电话:155-0222-3953 邮箱:594036387@qq.com 地址:天津滨海新区烟台道15号办公楼5-506室

天津维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2019 Inc.

 津ICP备19008835号 技术支持 网站地图